您的位置: 首頁> 資訊> 教育

“莫奈熱”折射美育多重特性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4-05-16 09:53:18 | 文章來源: 解放日報

若瀏覽一下近年來的申城文化日曆,從2011年的“畢加索”到2012年的“自然主義”、2013年的“印象派”,再到前不久上海當代藝術館迎來被當代藝術界譽為“前衛女王”的草間彌生在中國的首次大型展覽,無不堪稱當季的申城文化盛事。換言之,若在上述這一系列更深廣的背景下看“莫奈熱”,就可以理解“莫奈熱”之所以那麼“熱”,應該不單單是莫奈一個人的魅力和功勞。

怎麼看這種此起彼伏的藝術觀展熱?有分析説,在這些近似“人來瘋”的熱度背後,是很多人的盲目從眾、附庸風雅。但這種説法是否過於將人們的觀展熱情“非理性化”了呢?這讓人不由聯想起中國近代美育的發生。近代中國,第一次將美育置於教育學角度去論述的,是著名學者、思想家王國維。王國維將美育與德育、智育、體育相提並論,明確提出美育是培養“完全之人物”所不可缺少的一項重要內容。此後,蔡元培更是明確地將美育列入教育方針。在他看來,之所以把美育特別提出來,與體、智、德併為四育,是為了要特別警醒社會,“因為挽近人士,太把美育忽略了”,而“美育者,應用美學理論于教育,以陶養感情為目的者也。”

如今,當人們的生活水準普遍提高,願意拿出自己的閒暇時間和可以承受的金錢,前往各種展會或藝術文化機構行觀覽之實,就算是“附庸風雅”,也體現了一種社會渴求。如果我們因為過於強調人們觀展“非理性”、“不夠專業”的一面,不僅可能因此錯過正確評價當下民眾藝術文化生活需求的大好時機,還很可能會由此一再低估人們在藝術欣賞上的學習潛力。這種思維定勢若長久不改,對於我們正希望促成民眾擁有更高審美眼光的社會美育事業而言,是不利的。此外,當我們再審視一下此番“莫奈特展”是如何“預熱”起來的,就可以看到,這背後既有以知名購物中心、民營文化仲介機構為代表的商業力量的身影,更有以網際網路為代表的傳媒力量的推波助瀾。

如今人們獲悉的觀展資訊,很多來自自己的朋友圈,由此結伴觀展的“小夥伴們”不在少數。展覽上有任何亮點,即刻會通過微網志、微信等被“曬”到網上。這種文藝欣賞行動背後強大的“社交屬性”,無疑是一項活動可以在無形中贏得更大影響力、收穫被高倍放大的美譽度的關鍵因素。今天人們觀展,早已不是單純地看看。觀展,既是審美活動、話題談資,更是面對面抑或是從線上到線下再到線上的交互和分享。如果我們的文化工作者或文化事業機構能關注到這一點,並由此去改善、變革自己既有的行銷、傳播、溝通、服務手段,很有可能會如虎添翼。當然,在“莫奈熱”的背後,也必須看到存在的一些問題。比如,平時中華藝術宮、上海博物館也免費提供很多珍品供參觀,論藝術價值均不低,而且可以省去長時間拿號排隊之苦,但觀看人數卻總在低位徘徊。

是宣傳不夠,還是人們不“識貨”?在公共文化資源有限的情況下,這方面的開發和推廣工作急需提升。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