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展人盛葳攜參展藝術家與到場嘉賓合影
2003年,由中國油畫協會與何香凝美術館共同主辦的首屆全國美術學院油畫專業畢業生優秀作品展開幕,幾乎迎來了第一批剛剛步出校門的八零後青年藝術家。如同一場輪迴,2012年,樂正維出任展覽總監、馮博一擔任藝術總監、盛葳為主策展人、汪海、姜前維為策展人的“新視覺2012:彌散的主體——第九屆全國美術院校油畫專業應屆畢業生優秀作品展”迎來了最後一批八零後畢業生代表——二十五位來自全國九大美術學院的優秀畢業生和他們帶來的34組167幅作品。
在一個十年時代即將結束之際,我們在深圳,在何香凝美術館,見證了八零後以應屆畢業生身份的謝幕。八零後所處的時代是一個與前代人截然不同的時代,他們被稱為含著蜜糖出生,並被鄙視為“溫室中的花朵”,誠然八零後生活在一個物質資源相對豐富的時代,而同時不能忽略的,是精神層面的豐盛與圓滿。八零後大都享受了完整的教育,和相對寬鬆的文化政策帶來的全方位文明的營養,由此帶來的結果,便是如本屆展覽主策展人盛葳所言:“無論是內向的建構唯美世界、片段理想,還是外向地尋求與社會與世界的新關係。從主體和主體性的角度看,這一代人已經與上代人發生了根本的轉向和位移,也走出了前幾年極端自説自話的極端“自我”囈語”。
本屆展覽以“彌散的主體”為主題,意在表達對當代人存在方式的一種描述,同時亦體現了對作為主體的當代人與客體世界之間關係的一種把握。在作品選擇中,策展團隊有意弱化了當代青年的核心特徵——“自我”的強烈表現,而是尋求從個人自我“主體”出發,重建與外部世界、他人對話的多重互動。以此為原則,展覽設立了五個分主題,分別是著重選擇帶有理性思考和觀念化傾向的藝術家及其創作的“未覺之思”;表達外部殘酷與焦慮的社會現實在青年藝術家內心反向建構的“矯飾之夢”;大多以碎片化、片段式的藝術形式進行象徵性的自我表述的“破碎之鏡”;集中了當代青年畫家對隔絕於自我之外的社會現實、虛擬世界的看法與反思的“天真之眼”以及體現出青年藝術家對超越於時間和空間的心理慰藉的“懷舊之景”。
相對清晰的思路與明確的創作方向似乎是本屆展覽的鮮明特徵,雖然很多人還沒有完整解決為何創作的初始問題,但是通過近年來青年藝術博覽會的興起,青年藝術家正在獲得更多的展覽機會,並得以在展覽中鍛鍊自己、成熟自我,對於作品,他們已經變得越來越有話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