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教育

王澍:中國城市建設缺乏思考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2-02-29 10:59:59 | 文章來源: 中國廣播網

象山校區設計被世界認可

2000年,王澍擔任中國美術學院建築藝術學院院長,正是在這裡,開始了他對建築與環境關係的研究。中國美術學院院長許江認為,王澍是一位既有國際視野,又有本土情懷的建築師。他提出重建本土建築學的主張,專心於設計和研究以中國美術學院象山校區為代表的獨有中國特色的建築。在象山校區的設計中,王澍充分發掘建築材料的可再利用和經濟實用性,從各地的拆房現場收集了700多萬塊不同年代的舊磚棄瓦,讓它們在象山校區的屋頂和墻面上重現新生。對此,王澍表示,象山校區是由中國本土特點與現代建築的相結合的一個實驗,但沒想到會被世界如此認可。

王澍:這些年全世界的現代建築的探索,尤其是現代和地方性的結合比較多。這個作品它的規模、力度、原創性,都是罕見的突破。所以它在世界上才會有這種震撼級的反應。它的很多靈感來自於中國傳統的繪畫,和自然對話的觀念,當然還包括其他的線索,比如説我們用了大量的回收的傳統建築材料,和現代施工的結合。包括對中國傳統手工藝的運用和現代的建造技術的結合。它是一個綜合的成果。我們做的時候可能沒有那麼強烈的感覺,當然大家也覺得很好,但是如果放在世界的角度上,這麼大規模,一個學校給一個年輕的建築師這麼大的信任,來進行這種原創性的創造,非常的罕見。所以它在世界上才會有這種震撼級的反應。

中國城市建設缺乏思考

普利茲克建築獎評委會主席帕倫博勳爵,引用今年獲獎評審辭來説明瞭王澍獲獎的理由:正如所有偉大的建築一樣,王澍的作品能夠超越爭論,並演化成紮根于其歷史背景、永不過時甚至具世界性的建築。對此,王澍表示,這太過於褒獎自己。而對於很多人所關心的中國在當今的城市化進程中,建築應當基於傳統還是只應面向未來。

王澍:中國的城市在過去20多年的發展裏面,傳統的這部分被破壞的很厲害,有非常多的高層建築出現,可能是還發展太快,思考太少,就不認為這裡面有太多的文化的問題。實際上它直接衝擊到中國的傳統文化。但是反過來,我們這麼大的人口,高層建築是不可避免的。我覺得還是比較缺乏這種原創型的帶有思考的探討。

王澍認為,作為一個當代的建築師,或者一個當代的藝術家,一定要對當代發生的問題有反應,有回答。

王澍:當你看到到處都在拆老的建築,有那麼多的材料,原來非常有尊嚴的呆在老的建築上,忽然變成了像垃圾一樣被扔在地上的時候,如果我沒有反應,那説明我不是當代人,這是一個必須要做反應的。反過來,怎麼反應,怎麼樣讓這樣的東西用有智慧的方法復活,能夠讓它在新的建築中延展它的生命,這裡有很多藝術上的技巧和探討。

   上一頁   1   2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