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辦美術學院是消耗才智的無底洞。除了少數責任人,每個人對它的興衰存亡不需要承擔風險。美術學院同中國的大學體制一樣,實行的是書記與院長共管制。這種照搬中國政治體制的死板作法,遺害很深。通常的情況是書記院長各行其是,明爭暗鬥,相互掣肘,弄得學校一盤散沙,不死不活。再好的人物,在這種體制的折磨下也會變態。
美院的在藝術上的品位,首先要看院長。可是中國的美院院長像走馬燈一樣在輪換,任期只有五到十年,頻繁換人致使教學思想無法一以貫之,長遠規劃只能流於紙上談兵。迄今為止,沒有一所美院持續地保持公認的風格。
中國的師生關係,學生永遠是被動的、任人宰割的。學生沒有自主權,甚至古人推崇的因材施教也被懸置了。一刀切的灌輸式教學方式仍然在大行其道。中國美術教育要想有所作為,首先要確立學生的自主權。由學生決定教學方向,由學生挑選教師,由學生挑選教材,就是自主。現行的公辦美院,常常是把美術愛好者變成美術厭惡者的地方,是把人才變成庸才的地方。究其原因,不外乎違背藝術邏輯的教學思想、嚴重過期的教材和陳腐的師生關係。
公辦美院的用人制度,沒有擺脫求全責備的人才觀,結果總是讓有人緣而無才氣的人走運,讓有個性、有棱角的人才倒楣。公辦美院的院刊大都屬於印刷垃圾,缺乏學術價值。它不過是本院教師用於申報職稱的福利簿。公辦美院教師知識結構,隨著年齡的增長而日益老化,是一個普遍問題。
美術教育的目標曾經是培養美術家。中國數以十萬的美術本科生,有幾個能成家?一面是美院畢業生顯得過剩,一面卻是全社會審美格調的低下。這意味著大學美術教育的走向,在普招之外,需要物色新的目標。素質教育同精英教育分而治之。對於美術素質教育,有兩個兩個未被正視的走向。
一是走向官場。在中國,當市長而不懂美術的人,卻是城市風格與品位的決策人。有著幾千年官本位傳統的中國,不會在短期之內改變凡事由行政長官説了算的習氣,不妨因勢利導,化弊為利。為數眾多的中高級官員如果帶頭學習美術,肯定能夠事半功倍地改變國人的審美格調。官員任職之前,有關部門應當要求他們事先必須在美術學院接受系統的掃盲教育。
一是走向富豪。中國富豪的總數同比歐洲任何一個大國的富豪總數都多。這批人基本上是美術的門外漢,視覺藝術的判斷力連業餘水準都談不上。他們只會無視本土的文脈而照搬洋人的營造物,只能懸挂更多的紅燈籠,置放更大的石獅子,陳設更奢華的裝飾品,只會像暴發戶的鄉下老媳婦濃抹艷裹一樣惡俗,進而感染整個社會。政府應該強行要求富豪及其配偶,必須取得在美院或畫院進修合格的證書。學時不必太長,不必學習技法,進修目標同官員相同,只是成為懂行的鑒賞者。
參見《批評家》第5輯彭德《病入膏肓的美術教育》,2010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