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報訊(首席記者
羅德宏)“這孩子畫了個亂七八糟,看不出是什麼。”“這個孩子畫得好,顏色涂得勻,那個孩子做得好,非常像。”……在幼兒園或在家裏,針對幼兒的這些評價耳熟能詳。但在幼教專家看來,目前幼兒藝術教育過於看重模倣教育和技能訓練,期待孩子都成為“藝術的幼兒”,忽視孩子情感的自主表達。不過在本市部分具有眼光的幼兒園裏,教師的關注點已開始聚焦“幼兒的藝術”。
上周在長安幼兒園舉行的西城教育科研周活動上,不少幼教專家指出,目前幼教藝術教育過多關注幼兒的藝術技能,忽視的恰是幼兒的自主表達。“藝術教育讓孩子來實現老師的想法,孩子成為老師的玩偶。”
針對幼教領域過於注重“藝術的幼兒”問題,本市部分幼兒園在藝術教育逐步反思調整,更加關注幼兒園的生活、經驗、情感和創造。其中以“研究幼兒的藝術,支援幼兒的成長”為辦學特色的西城長安幼兒園成為其中的代表。該園的“十一五”研究課題為《支援幼兒在藝術活動中自主表達的實踐研究》。
“長安幼兒園的藝術教育散發著孩子的特點,在作品中我看到了孩子。”幼教專家王瑜元如此評價。記者了解到,幼兒園到處點綴著孩子們信手塗鴉的“作品”,連下水道的井蓋圖案也是幼兒的創作。每年幼兒園大班畢業典禮上,孩子們自主“秀”出他們創作的時裝、童話劇和歌舞。
“在研究中,教師關注點逐漸實現從藝術的幼兒向幼兒的藝術轉變。”長安幼兒園園長趙建華透露了一些支援幼兒自主表達的策略,如創設寬鬆的環境,關注幼兒興趣,了解幼兒需求,解讀幼兒作品,支援幼兒富有個性的自我表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