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教育

中國美學 當從朱光潛們“接著講”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0-08-10 09:10:53 | 文章來源: 東方早報

道家與西方後現代藝術相通也相異

在昨天的第18屆世界美學大會上,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張世英,將莊子哲學與西方後現代藝術進行比較。一個是東方中國的莊子哲學,一個是西方後現代藝術;一是哲學,一是藝術——看似“不倫不類”,但他認為,道家哲學與西方後現代藝術有相通之處。

“莊子妻死,鼓盆而歌。遠非麻木不仁,絕情無欲,而是一種從痛苦中掙扎出來,以主動順應自然的態度來對待生死的高遠的精神境界。”

“法國後現代藝術家Yves Klein《虛空》的作品,是一間一無所有的空房子,讓人去參觀。許多參觀者哈哈大笑,掉頭而去。可是作家加謬卻有深刻的領悟,他在留言簿上寫下了一句頗富哲理的題詞:虛空充盈著力量。”

張世英認為,莊子關於“虛室生白”、“室無空虛,則婦姑勃谿”的哲理論述,與加謬的留言真可謂心有靈犀,是對Klein作品最好的解説;而後現代藝術作品《虛空》做出哲理的説明,就是一篇老莊哲學。

中國的道家哲學,為何與西方後現代藝術如此相通?張世英的解釋是,兩者都重視人的生活境界,崇尚生活美、思想美、心靈美,這種美的核心是在思想上破除限制,彼此融通,自由創造,而非視覺上、感性上的美。

而歧異在於,兩者是不同民族文化傳統、不同時代背景下的産物:後現代藝術是西方後科學的文化現象,道家哲學是中國前科學的文化現象。

張世英説,後現代藝術是對西方近現代一味重界定、重分析的科學至上主義和理性至上主義的反叛、批判;但又由於傳統的凝滯性和頑固性,未能擺脫嚴格劃界、非此即彼的傳統思維方式的影響,又由一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聲稱否定藝術、否定美,否定感性美、視覺美,只講生活境界,只講思想,以致畫家放棄繪畫。

在張世英看來,後現代藝術家所謂“模糊”藝術與生活間的界線的口號,主觀上意在反傳統思維方式,客觀上卻讓生活脫離藝術,思想美脫離視覺美,未脫傳統思維方式的窠臼。後現代藝術中,某些由作家刻意製作的非日常生活的生活作品和行為作品,皆由此而來。“把視覺美、感性美與生活美、思想美絕對對立起來,是西方後現代藝術的一大缺點。”

   上一頁   1   2  


注: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尚無評論

留言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