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教育

讓學生的想像插上翅膀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0-07-26 08:48:45 | 文章來源: 臨海新聞網

假期裏,有親戚帶小孩過來玩,這兩個小孩都讀幼兒園了。“和阿姨 玩吧,阿姨會畫畫的,你們可以學。”父母們對小孩説道。於是,小女孩馬上纏著我要畫畫,並很開心地涂畫起來。突然年齡稍大的女孩對另一女孩大聲地喊著:“蘋果不是這樣的,我們老師説用紅色涂,涂得不能有空白的。” 邊説邊洋洋得意地用力涂著自己手下的紅蘋果。

當時我聽了立馬就愣住了,過去看了看她的畫。呵!真的是不留一絲空白的。於是,我問道:“瑩瑩,你看到的蘋果都是紅色的嗎?”女孩想了想説:“不是,有綠蘋果的。”順著她的話,我接著説:“對呀,蘋果不但有紅色的,綠色的,有些蘋果還有好幾種顏色都有呢?”女孩在邊上想了想説:“嗯!阿姨還可以畫什麼蘋果?”“沒事,瑩瑩你想怎麼畫就怎樣畫,畫畫是因為開心。”我就不去看她的畫了,讓她們在那兒涂鴨。

看著她們的畫,我感到有愧自己當老師,按説兒童繪畫是最具有想像力的,難道我們把想像力給弄丟了,希望這只是個別現象。

美國的德納博士在《美國藝術的指導思想》一文中,坦率地談到中國藝術教育與美國教育觀念的不同:“總的説來,中國教育者認為應該先從基本的技能開始,創造性是以後的事。相反,美國教育者開始就是刺激一種創造性和想像力,而相信到以後基本技能需要時,他們自己會掌握。美國藝術教育的長處是給兒童足夠的時間來探索讓他們發展創造能力,風險是也許以後對基本技能的發展有影響,以後在表達上力不從心。中國教育的長處在保證所有的孩子都能掌握一種基本技能,都能夠讀譜視唱,能把歌唱得很準,這也有一種危險,達到一定水準後,他們就沒有能力和願望來做創新的事情。”

大多數的美術教師都知道,幼兒階段小學低段容易出作品,到小學中段、高段及進入中學以後,思想逐漸受到禁錮,處於一種既想表現正規技法,又力不從心的境地,常常以:“像還是不像”為標準,限制了想像力的發展。怎樣使學生在獲得審美,感受的同時,引發學生回復到類似兒童時代的豐富想像。想像的新穎性,獨立性和創造性的劃分根據,是指不依據現成的描述,在大腦中獨立地形成新形象,用以豐富審美對象的內容。想像,又分為有意想像和無意想像。無意想像常常是不自覺的,即審美主體沒有主動要求自己的想像,而自發地展開想像活動。有意想像是自覺的展開想像,它也能促進無意想像。沒有想像就沒有藝術創造,也沒有豐富的審美欣賞。如何讓兒童及青少年充滿幼想純真美妙的世界繼續得以保持?

首先,把美放在首位,挖掘美,表現美,揭示美,是美術教育的天職。突出的審美感受能力和以藝術形成表達自己的審美感受能力,便是美術能力。一件美術作品,如果顯示出獨到的觀察,豐富的想像,巧妙的構思高超的技巧,便是以上兩種能力的高能體現,美術是形式。沒有美就沒有藝術,可以在美術教學中提高學生的審美素質,是教學取得成功的基礎。

其次,學會欣賞他們的作品。當我們被兒童藝術畫像是隨手涂來的,毫不費力的誇張,變化和組合打動的時候,往往驚嘆于他們的表現能力。可為什麼這些兒童在進入中學,甚至是小學高段後,他們的想像力 就迅速的夭折了?那是因為兒童的想像力在不知不覺中被我們這些所謂的為了他們有利成長的大人們給扼殺了。當孩子有時不如我們所願做時,我們這些成人總會這樣那樣地訓個不停。是後還不忘加一句:“記住了,以後不能再這樣,我們都是為了你好。”聽聽!這就是中國父母們的訓兒經典。孰不知就是這麼一句常挂嘴邊的經典,讓自己的孩子在模型裏艱難的成長,得不到欣賞的,永遠站在樹陰 下,你們説他能成功?

接著我們應該肯定他們的傑作。教師是一個人,學生可以是五六十人。不能以一個人的思維以固定五六十人的思想和想像。不然我們這些做美術教師的就是罪人了。我曾做過一個試驗:學生交上來的作品,我不是簡單的一個等級打分,而是在他們的作品上寫上優點和缺點,讓學生知道自己差在哪要改正,好在哪要再接再厲。一段時間下來,學生對自己的作品充滿了信心。現在我有時抽出一節課來當堂在教室裏批改作業。學生站在我邊上,告訴他如果線條能畫得流暢點,畫的效果會更好。或者建議他這麼做可能有明顯的效果。個別同學畫著兒童畫,我也覺得不錯,至少他們還保持著童真。

培養學生的審美觀念和審美能力,在於教學生過程中重視藝術欣賞,在創作過程中逐漸形成學生的審美觀念,學會鑒賞和創造美的能力,這就是美術教學中的美育任務。《全國學校藝術教育發展規劃》指出:“藝術教育是學校美育的主要內容和途徑。”把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陶冶美的心靈作為主要的學習目標。美術教育中的美育成功與否,不僅關係到教學的成功,而且為學生今後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質,心理定向打下了基礎。豐子愷先生説:“希望美術教學要以優美的藝術品進行欣賞教學,陶冶學生的道德和美感,要以‘人格為先,技術為次’的原則進行創作教學,陶冶學生以愛美之心對待人生。滿足學生的‘求真’的‘知識欲’,‘求善’的‘ 道德欲’,求藝術的‘美欲’”。

我們在藝術欣賞中,不是去對藝術品進行邏輯分析,而是努力培養審美主體的敏銳的感知能力,豐富的想像力,直覺的洞察力和大膽的創造力。審美不僅拓展了學生的知識面,而且發展了學生的智力。學生通過藝術形象達到審美意境,在這一過程中,審美顯示出其愉悅性,使受教育者易於接受,而産生美感,使其體驗到生命的意義和人生的價值,喚醒了潛在的審美意識。

以美為先導是取得教學成功的基礎,想像力,藝術創造過程本身是審美情操的培養過程,也是教學取得成功的決定因素。在完成雙基教育的同時,啟發、引導、發展學生運用自己的技巧創造作品的能力。作為美術工作者,不能走那幅漫畫的道路,應儘自己所能讓學生把自己的個性特長充分地展示出來。

注: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尚無評論

留言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