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演出

樂咏中國完美謝幕 外國作曲家新作亮相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3-03-18 13:48:36 | 文章來源: 北京晨報

“樂咏中國”

“樂咏中國”

每個人都試圖從中聽出自己所熟悉的中國元素,但西方現代語境下描繪出的中國似乎更像是光怪陸離的幻境……外國作曲家筆下的中國似乎與我們的期待並不一致……經過兩年的漫長等待,國家大劇院“樂咏中國”計劃的“世界首演”音樂會終於“千呼萬喚始出來”。昨晚,五位世界頂級作曲家卡列維·阿霍、邁克爾·戈登、羅賓·霍洛韋、奧古絲塔·裏德·托馬斯、塞巴斯蒂安·柯瑞爾集結一堂,他們所創作的五部管弦樂作品在著名指揮家張藝和克裏斯蒂安·雅爾維率領的國家大劇院音樂廳管弦樂團的演奏下,首次與世人見面。

五首作品首演

本場音樂會首演的五部作品全部與“美麗中國”有關。不難看出,從古都西安到繁華上海灘,從貴州邊陲到七彩雲之南,無論是北方的震撼宏大還是南方的五彩斑斕,連同那些原汁原味的中國民間音樂,在五位外籍作曲家的心中刻下了難以磨滅的印記。“出爐”的五首管弦樂作品可説是凝聚了五位作曲家的巨大心血和非凡才華,也融入了他們對於中國文化的獨特感受、認知與理解。

音樂會上半場第一首曲目為羅賓·霍洛韋的《在中國》,這部作品是對作曲家兩年前旅途的集中體現,這個共分四個樂章的交響詩使現場觀眾目睹、聆聽、品味、觸摸和感受到了作曲家在中國城市鄉村、歷史名勝目不暇接且富有想像力的旅行。之後,卡列維·阿霍的交響詩《革家》展現了苗鄉革家部族生息之地的民風,這部作品源於貴州的小村落,音樂中不僅浸染當地的祭典,還能聆聽到那來自中國最美的自然風光,而在作品中,作曲家也用上了中國頗為特別的樂器——鑼和戲曲小鼓,給在場聽眾一個非凡的聽覺體驗。阿霍表示:“在我印象裏,之前很難讓一場音樂會融入五部全新作品,很榮幸我的作品能夠進入其中,我認為這場音樂會是一場聽覺盛宴,絕對是不容錯過的一次機會,豐富了我們大家的音樂體驗。”

展現中國文化

音樂會下半場,作曲家們在作品中也展現了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樂咏中國”計劃唯一的女作曲家奧古斯塔·裏德·托馬斯帶來的《豐收之鼓》深受觀眾喜愛,這部作品展現了苗族人的熱情和力量,音樂會中大劇院管弦樂團以一種不拘一格的方式描繪了源自苗族神話的傳奇。值得一提的是,柯瑞爾的《量子群》則是源於老子《道德經》中的古語“執古之道,以禦今之有”,柯瑞爾表示:“有一些人問我北京和紐約有什麼不同,在我看來,中文和英語聽起來是完全不同的,中文在我聽起來是非常美妙的,所以我就把中國的語言文字變成音樂的形式來展現給大家。”《量子群》創造一連串漢字的音符化對照,音樂中展示了漢字的能量、姿態、形式和情感,令人著迷。

音樂會最後一部音樂作品《北京和聲》則與北京“古典地標”之一的天壇息息相關,他的作曲者邁克爾·戈登被北京這座古典而大氣的城市深深吸引,音樂會後,他興奮地告訴記者:“每個城市都會創造屬於自己的和聲。我的作品是向北京天壇的回音壁致敬,在天壇的回音壁聲音變起了魔術。而在今晚的大劇院中也同樣創造出了這樣的氛圍!”

當晚國家大劇院管弦樂團在兩位指揮家的率領下也盡展高超技藝,作曲家羅賓·霍羅韋讚賞道:“我之前去過排練現場,音樂家們很賣力,而今晚音樂家們的表現更令我滿意,他們的演奏技藝非常精湛,之前我的作品常在倫敦交響樂團、BBC交響樂團和舊金山交響樂團首演,而今晚來自中國的樂團第一次首演了我的作品,他們的演奏同樣精彩!”

晨報首席記者 李澄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