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春晚,張繼鋼導演的舞蹈作品《千手觀音》一炮而紅,打動了億萬全國觀眾。其後歷時7年打磨、27次易稿,張繼鋼將這部舞蹈作品重新詮釋,成就傳世之作——大型舞劇《千手觀音》。
去年1月《千手觀音》在北京首演時,便超計劃續演7場,場場爆滿,每場還另外售出站票百餘張,首度開創國家大劇院站票先河。隨後該劇又在山西、重慶、新加坡等地上演,均好評如潮。今年金秋10月,張繼鋼將攜大型舞劇《千手觀音》首度亮相上海——作為2012年上海國際藝術節重點推薦項目和舞劇類開幕演出,于10月19、20、21日獻演于上海城市劇院。
新版《千手觀音》表達“愛在心中”
據了解,舞劇《千手觀音》絕對不是舞蹈《千手觀音》的“完整版”或“加長版”,這是一個全新的作品。張繼鋼表示,舞劇和舞蹈只有題材是相同的,但人們眼睛看到的、耳朵聽到的都是完全不一樣的,這是一個嶄新的作品。張繼鋼對於自己更有著極其嚴苛的要求:“一是永遠不重復別人,也不重復自己;二是手段要豐富,境界要單純;三是堅信限制是天才的磨刀石,把演員逼到一個狹窄的空間,在極小的範圍內把想像力發揮到極致”,張繼鋼説,“如果沒有新的藝術語言、沒有新的品格,就不能稱為新作品。”
許多觀眾在2005年央視春節晚會上“認識”了張繼鋼編排的6分多鐘的舞蹈《千手觀音》,有業內人士分析,這支舞蹈之所以動人、感人,是因為新創了一個看不見的“道具”:一根直線。美麗的聾人舞者們每一個動作的“出”與“收”都分毫不差地以這根視覺上的直線為依歸。但張繼鋼説,他在將這6分鐘的舞蹈擴展為一部1小時50分鐘的同名舞劇時,把這根扣人心弦的“直線”拿掉了。理由是:“舞劇不應該是原作舞蹈的放大、拉長和重復,必須是一個全新的藝術品。”劇中有12段舞蹈,每段都經歷了上百次精心修改,“在編舞的時候,我就考慮編出的舞蹈動作是否似曾相識,盡可能不要讓人有司空見慣之感。”
舞劇《千手觀音》沒有用通常的幕場結構解析故事,而是用十二首頌歌逐一展開觀音慈悲修成的過程——為救病重的父王惠遠,三公主出門尋找蓮花,歷經千辛萬苦,深入眾生苦難,最終了然頓悟,將尋到的蓮花施與蒼生,自己則幻化成了聞聲赴救的大慈大悲千手千眼觀世音。這是一個走向世間萬象的同時走向心靈深處的歷程,張繼鋼在舞劇《千手觀音》裏闡述的主旨便是“愛在心中”。通過舞劇《千手觀音》,張繼鋼試圖向世人表達:“千手觀音非凡,不是你,不是我,不是他;千手觀音平凡,就是你,就是我,就是他。只要心中有光,只要心中有愛,就要伸出雙手,播撒溫暖!”
國內外演出盛況空前 十月來滬續寫輝煌
大型舞劇《千手觀音》一經問世,便震撼了觀眾和業界人士。北京舞蹈學院教授著名舞蹈教育家潘志濤評價説:“這是一個成熟藝術家的作品。看完以後,你不急於鼓掌,因為它能夠讓你坐下來思考一些問題。而且它在中國形象問題上的探索是成功的,它的舞段、構思、結構、內容以至節目單都是很中國的。我希望這部舞劇能夠成為舞蹈界的一個教材。”而著名舞蹈理論家張苛更是給出了這樣的褒獎:“這是一部‘無中生有’的作品,無卻生了千,千生了萬,生了萬物,這是平中出奇的作品。它的雙人舞不僅突破了芭蕾和我們現有的形式,而且還運用雜技、武術,增加了創新的力度,深化了感情。”張繼鋼的恩師潘志濤教授在發言中提到:“有人説張繼鋼善於煽情,現在他放下了,能夠從安靜中找哲理。”
金秋十月,張繼鋼將帶著他的這一巔峰之作首次訪滬,作為2012年上海國際藝術節重點推薦項目和舞劇類開幕演出,于10月19、20日、21日連續三天獻演于上海城市劇院。張繼鋼和他的團隊很期待上海觀眾的反應,希望能給大家帶來驚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