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揮家馬利奧·文扎格
著名指揮家馬利奧·文扎格
德國國家青年交響樂團成立於1969年
7月22日,首次訪華的德國國家青年交響樂團登上國家大劇院音樂廳,為中國觀眾帶來了富有德奧音樂傳統的活力之聲。這也是大劇院“週末音樂會”的第209場演出。
“明日巨星”首次來華
作為國家大劇院藝術普及教育的品牌欄目,“週末音樂會”一直堅持一流院團、經典作品的演出原則,不僅有國內一流樂團加盟,也經常邀請國際知名院團參與,羅馬交響樂團、美國匹斯堡交響樂團、丹麥男童合唱團等都曾在這個舞臺上與中國樂迷親密接觸。
此次為慶祝中德建交四十週年,德國國家青年交響樂團于7月19日至7月28日策劃首次訪華巡演,五場音樂會足跡遍至北京、上海、河南和澳門四地。國家大劇院正是他們的第二站。
德國國家青年交響樂團成立於1969年,一直以來都被認為是德國頂尖交響樂團演奏家的搖籃,歷屆團員中目前有多名團員在柏林愛樂樂團、巴伐利亞廣播交響樂團等樂團裏擔任重要樂位,更有一些已經成為聲名顯赫的大師級人物,如單簧管女皇薩賓·梅耶、小提琴家克利森·特茲拉伕、大提琴家阿爾班·蓋哈特、德國名號手萊因霍爾德·弗裏德里希、中提琴家塔貝亞·齊默爾曼等等。如今這支樂團擁有百餘名年齡在15至19歲之間的年輕樂手,他們來自德國各地,大多數是“青年演奏家”大賽的獲獎者及參賽者,受到德國乃至國際音樂界的廣泛關注,可以説是最閃耀的明日之星。
樂團秉承德國古典音樂文化傳統,演出曲目寬泛,從古典佳作到現代精品皆有演繹,更常年聘請秉承世界著名指揮家執棒重要交響作品,庫特·馬祖爾、西蒙·拉特爾等著名指揮家都曾悉心教導,庫特·馬祖爾曾稱讚:“在他們出眾的音樂才華之外,是他們對音樂的巨大熱情賦予了樂團獨特而奪目的個性。”經典作品和青春活力,經驗豐富和新鮮感,看似互相矛盾的品質在一個樂團得到和諧統一,讓人格外期待。
活力之聲激情奏響
7月22日現場,這支才華橫溢的青年交響樂團在著名指揮家馬利奧·文扎格帶領下,首先帶來了馬勒《第二號交響曲選曲》以及舒曼《大提琴協奏曲》。儘管年輕,但德國國家青年交響樂團的樂手們演奏起這兩部經典作品並不顯稚嫩,既展現了自己對瑰麗宏偉作品的把握,也展現了對音樂細膩豐富的處理。
擔任《大提琴協奏曲》大提琴獨奏的尼古拉斯·阿爾斯蒂也引人注目。這位活躍在當今古典樂壇冉冉升起的青年才子是著名俄羅斯大提琴家帕戈門齊柯夫的關門弟子之一,曾多次摘得國際大獎桂冠,曾與維也納愛樂樂團等多家國際一流樂團合作。他的演奏詩意典雅,令人動容。
隨後,樂團又帶來了拉威爾的《達芬妮與克洛伊第二號組曲》(又譯達夫尼斯和克洛埃第二組曲)和《大圓舞曲》。《達芬妮與克洛伊第二號組曲》在國內不常演奏,由同名芭蕾舞劇音樂改編而成,音樂從舒緩曼妙逐步發展,到最後達到熱情狂歡;緊接著的《大圓舞曲》高貴華麗,不同與前者的一個“漸強”,《大圓舞曲》高潮眾多,並且拉威爾豐富的配器製造出了五光十色的音響效果,讓人時時處於充滿激情和刺激的體驗中,這種能量在最後形成大狂歡。當最後一個音符落下,所有觀眾集體起身歡呼鼓掌。這支年輕的樂團用出色的表現證明了自己同樣可以把握法國作品。
全部曲目演奏完畢,在觀眾持久的掌聲和歡呼聲中,樂團又特別加演了《茉莉花》、《雷電波爾卡》,送上對中國樂迷的祝福。特別是當激昂的《雷電波爾卡》響起時,觀眾紛紛站起來,跟著節奏打起拍子,整場音樂會達到最高潮。
“週末音樂會”夏季主打繽紛
北京已經進入“三伏”,週末音樂會也準備了色彩繽紛的音樂會為樂迷消夏。
接下來的2個月,國家大劇院音樂廳管弦樂團、中國國家芭蕾舞團交響樂團、中國廣播民族樂團、中國廣播電影樂團、中央民族樂團等樂團輪番登臺,還有遠道而來的南韓教授男聲合唱團。幾乎每週的音樂會主題都不一樣,芭蕾舞音樂、動畫電影音樂、民族管弦樂、鋼琴、管樂、合唱等豐富多彩。每場的曲目也精心挑選,以短小、大家熟悉的經典作品為主,因此暑假期間家長和孩子一同欣賞是再適合不過了。目前,7月-9月的所有演出都已開票,仍堅持40元市場價、10元大劇院會員價的“親民票價”。
樂迷們也可以通過國家大劇院、北京電視臺合作推出的《古典也流行——國家大劇院週末音樂會》欄目收看到每週的精彩演出。該欄目于每週日上午10:00-10:45,在北京電視臺文藝頻道播出。欄目不僅有每期週末音樂會的精彩演出,還會探尋臺前幕後,系統生動講解音樂知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