燈光漸暗,器樂聲起。昨晚的國家話劇院,蘆笙、大筒簫、侗笛、勒尤、直簫,以及月琴、排鑼鼓等十多種原生態樂器,甫一亮相便已先聲奪人。伴隨五彩的服飾和亮閃閃的銀飾,名為“貴州田野民間歌舞集——《原色》”繼前不久上映的民族舞劇《天蟬地儺》之後,再次為本屆民族文藝會演添抹一道多姿多彩的黔貴風情。
該歌舞集是貴州省民族歌舞團2008年在原歌舞《天邊外》基礎上重新創作而成。它打破傳統的舞劇和舞蹈詩的形式,通過原生態的“田野民間藝術”和時尚節拍的“現代舞臺聲樂”碰撞出一種全新的舞臺藝術樣式。全劇以紅黃藍三種最原始又不可調和的基礎“原色”,彰顯“生命原來如此單純”的創作理念。
與此前的《天蟬地儺》相似,《原色》依然延續呈現了許多與祭祀和圖騰崇拜相關的主題。大幕初啟,低沉而又不失力量的蘆笙開場是對祖先的一種緬懷。無論是舞臺上方懸吊下來的山神、樹神圖騰,還是演員從舞台中央緩緩推移過去的山石,都呈現出這是一個萬物有靈的民族文化樣式。在這裡,蘆笙表達的是生生不息一脈相傳的貴州民族特色人文傳承。名為《天不晴、地不平》的第二幕則用反排木鼓和苗族踩鼓展現春耕儀式和天地人相通的世界。
無論是侗族《日出日落》美景,還是《一年又一年》的四季變換,全劇前八個篇章更多停留在宏觀展現那片神奇的土地上,而從第九章《男人,女人們……》起,則開始更多關注到生活在土地上的人們。先是傳奇岜沙人的鐮刀剃頭成年禮,接著通過華美的錦雞舞和頗具電影鏡頭感呈現山寨的《看鬥牛》,沉浸在近距離體會當地民眾勞作生活中的觀眾,每遇一個章節落幕,都會報以熱烈掌聲。
舞臺儘管色澤多彩,但並不顯華麗浮躁。總導演林辰介紹,起初他們恨不得把當地的草、木、山、水都搬到舞臺上去,目的只有一個——“原生態”,而最終,主創團隊選擇了盡可能純凈地再現民族元素組合。其間,貴州蠟染貫穿始終,是要以“染”為主題繪製一幅多彩貴州的畫卷。全劇百餘名演員中近半數以上來自民間地頭,其中,不少還是非物質文化遺産的傳承人,他們的出現讓全劇十二個節目成為一座“歌舞的博物館”。
值得一提的是,全劇始終都有濃郁的民族器樂演奏。貴州最具代表性的蘆笙、苗族飛歌、銅鼓等在頗具時尚感的節奏裏,生發出別樣風情。據了解,主創組專門聘請了一位美國音樂人參與全劇音樂製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