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滬兩地名家歷時四年傾情打造、舞劇名團上海歌劇院舞劇團醞釀20年後,牽手東上海國際文化影視集團重磅出擊,原創海派舞劇《周璇》在5月讓京城觀眾足不出戶享受海派饕餮,體驗30年代東方巴黎迷人風情。
上海弄堂生活搬上舞臺
舞劇《周璇》借由一代名伶周璇的一生以及她難以令人忘懷的“金嗓子”,將老上海的弄堂生活、繁忙街景、百樂門舞廳場景搬上舞臺。黃包車、報童、旗袍名媛等“老上海元素”熠熠生輝,懷舊風濃郁。旗袍是這座摩登城市裏的霓虹燈,在不停閃爍,吸引一個又一個的上海女人,這也是這部舞劇吸引人的地方,帶點憂鬱,帶點懷舊,帶點楚楚動人,成為上海城市文化新名片,受到了世界各國觀眾的廣泛讚譽。
談起周璇就會想起老上海、百樂門內身著旗袍的佳人哼唱著靡靡之音,周璇作為海派文化的象徵人物,從1989年起就被多次搬上戲劇和電影電視的舞臺,可謂是最家喻戶曉也是最具老上海特點城市人物。這臺舞劇將以周璇的曲折經歷作為主線展現上海的民俗風情和獨特魅力,描繪一幅蘊涵城市記憶的精神畫卷,力求將該劇為打造一張海派文化的新標桿。
值得一提的是為周璇及其她演員量身定制的近百套旗袍,件件美輪美奐,配以優美舞姿,如花搖曳,正如周璇的經歷,一朵小花來到這座城市,一夜間綻放。一個被遺棄的孤兒,可以成為光耀天下的星後,這正是上海的城市魅力。
融合多種藝術形式彰顯海派藝術風範
作為上海世博獻禮之作,舞劇《周璇》以著名海派音樂名伶為文化象徵,通過曲折跌宕的人物經歷與黑暗年代的殘酷現實之衝突,將愛情、痛苦、成功、失意交織成一部具有獨特海派都市風格的命運交響。該劇用舞蹈語言再現了一代“金嗓子”周璇跌宕起伏的人生。由於周璇生活經歷的傳奇性,職業及環境的獨特性,使得舞劇創作具有了充盈的結構表現空間。該劇不僅在劇情和舞蹈上頗為用心,整個作品還將會把電影、歌曲、戲劇表演、影像與多媒體等各種藝術形式融入到舞劇結構之中,使其成為具有強烈時代感的、創新的舞劇表現形式,讓觀眾看過之後會與傳統的舞劇作品有一個完全不同的認識。
舞劇版《周璇》舞蹈元素多樣,芭蕾、民族、探戈、華爾茲等,讓人眼花繚亂,又不失整體,真真正正展現海納百川的海派文化形成。獨具風格,又渾然天成。
據透露,該劇尾聲時,舞臺擋板上將出現周璇當年出演《馬路天使》、《十字街頭》等經典電影片花。此外,音樂中除了運用不少周璇的老歌外,該劇還重新創作了主題曲,由著名歌唱家譚晶演唱。
奧運團隊潛心打造海派文化藝術的扛鼎之作
此次海派舞劇週旋的創作班底可謂超強,北京方面陳維亞率領著奧運團隊加盟,其中不僅有奧運會副總導演陳維亞,還有開幕式執行導演沈晨,閉幕式作曲鄭冰、閉幕式編創成員韓春啟,中國舞臺美術學會副會長、舞美設計苗培如,以及北京一級舞臺服裝設計師、造型設計麥青,這些人都是各自專業的領軍人物,在藝術界均卓有建樹。他們傾心打造舞劇《周璇》,不僅推掉了除廣州亞運會外的其他所有工作,更在完成劇本文稿之後,反覆虛心聽取各方意見,前後進行了12次認真修改。
作為海派舞劇,令人感到出新的是,上海歌劇院還專門建立了一個由著名旅美舞蹈家周潔為藝術核心的資深編劇、記者,社科專家、策劃人,舞蹈家、音樂家及市場行銷專家組成的上海專家諮詢組。他們既為海派舞劇的創新出謀劃策,亦就舞劇的主題、結構、文本、標題、舞臺呈現、宣傳推廣等多個議題頻繁研討,為該劇主創團隊的劇本修改、宣傳策劃、市場推廣提出眾多寶貴意見,這樣的南北文化的跨界聯手為原創海派舞劇《周璇》的項目品質提供了有力保證,使其更具“上海味”。
精心打磨備戰全球巡演 目標直指“百老彙”
據上海市文聯副主席、上海市舞蹈家協會副主席張俊介紹,原創海派舞劇《周璇》突破了以往高雅藝術演出週期短、場次少的被動局面,以提前運作、走市場化路線,並擬定了立足上海、面向全國、走向國際的海內外巡演整體計劃。在前後進行12次認真修改後,舞劇《周璇》將成為導演陳維亞打造享譽世界的《大夢敦煌》之後又一部舞劇力作,該劇將在5月29日、30日上演北京國家大劇院,正式拉開球全球巡演序幕,首演美國,目標直指“百老彙”。為了配合國外市場,主題曲再創作過程中將旋律感保留了製作英語版的基礎,待舞劇《周璇》走出國門時也可能製作雙語演唱的版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