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演出

孟京輝從藝術狂奔到商業擴張 “犀牛”更瘋狂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2-03-29 16:32:08 | 文章來源: 北京日報

最新版《戀愛的犀牛》結束了在北京的首輪演出,工作人員正在整理海報。

最新版《戀愛的犀牛》結束了在北京的首輪演出,工作人員正在整理海報。

《戀愛的犀牛》1999年版

《戀愛的犀牛》1999年版

《戀愛的犀牛》2012年版

《戀愛的犀牛》2012年版

《戀愛的犀牛》2003年版

《戀愛的犀牛》2003年版

先鋒導演、憤怒青年、文藝青年……孟京輝身上曾被貼了不少鮮明的標簽。十幾年過去了,那時的憤怒青年,如今已成為市場的“寵兒”。《戀愛的犀牛》、《兩隻狗的生活意見》這兩部代表作都在短短幾年內演出了大約一千場。曾經淩厲尖銳的他,在專業團隊、專屬劇場、簽約演員的包裝下,還能否棱角依舊?在商業上獲得巨大成功的同時,孟京輝的自我感覺也變得越來越好,而他的藝術創作力能否水漲船高,攀上一個新的高峰呢?

擴張:“犀牛”4年演出800場

“黃昏是我一天中視力最好的時候,一眼看過去大街上都是美女……”這是孟京輝作品《戀愛的犀牛》的第一句臺詞,它剛剛在廣東中山被吟誦過,明晚又將在深圳少年宮劇院響起。自從1999年6月7日第一場《戀愛的犀牛》在北京北兵馬司衚同青藝實驗劇場上演以來,這些經典臺詞在全國各地大大小小的劇場已經被吟誦了900多次。

不過,13年間,“犀牛”並不是一直這麼忙碌。1999年首演後,沉寂了幾年的“犀牛”分別在2003年、2004年、2008年再度上演。真正的忙碌從2008年開始,那時,總共演了100多場的“犀牛”擁有了專門為它打造的專屬劇場蜂巢劇場。有了劇場,興奮的“犀牛”半年之內就演了130場。這樣一種從未有過的頻率,為這部戲開闢了一條新的道路,不僅演到了北京之外的上海、深圳這樣一些大城市,而且還要演到武漢、貴陽這些二線城市,乃至遠赴近萬里之遙的新疆烏魯木齊。到了2009年,10歲的“犀牛”已經是個閱歷廣泛的孩子。

今年3月,第四版《戀愛的犀牛》面世,它繼續奔波在全國巡演的路上。今年年底,它將迎來第1000場演出。而13年前,誰也沒有想到這部戲能演這麼久。近兩年不斷傳來的利好消息,讓孟京輝和他的製作人戈大立都堅信,這部戲一定能夠繼續演下去。“現在只有100萬人次看過這部戲,它應該可以覆蓋5000萬人次。”戈大立説。

2008年誕生的《兩隻狗的生活意見》,是孟京輝創造的另一個“奇跡”,4年來,它的演出場次已經接近一千場。

在兩個“奇跡”的帶動下,整個孟京輝工作室的節奏也加快了,越來越多的産品被生産出來,然後走向全國各地的大小劇場。目前,孟京輝工作室已經形成了比較穩定的生産節奏:每年推出一部有明星加盟的大劇場作品和3至5部小劇場新作,同時,繼續演出《戀愛的犀牛》、《兩隻狗的生活意見》等以往票房反映比較好的舊作。目前,孟京輝工作室每年會演出700到800場,同時有4組演員演出,其中一多半都在北京之外的市場。

正是在這種急速擴張的過程中,孟京輝成為戲劇圈中“先富起來的那部分人”,早在幾年前就開上了寶馬的SUV。“做戲的人並不一定要擠在地鐵裏,寶馬算什麼,我還要開賓士呢!”

動力:專屬劇場簽約演員

最近幾年,孟京輝作品的市場佔有已經從北京擴展到更為廣闊的全國各地,大約30多個城市上演過他的作品,甚至,在外地演出的場次比在北京還多。製作人戈大立認為,是“GDP的增長”帶動了二線城市的戲劇消費。

如果説“GDP的增長”是孟京輝演出版圖迅速擴張的外在動力,那麼,專有劇場和演員就是其內在動力。蜂巢劇場是由孟京輝的一位朋友在2008年投資建設的,孟京輝擔任劇場的藝術總監,負責把控劇場的藝術品質。建設之初,這個劇場就被定位為“專門為《戀愛的犀牛》駐場演出而打造”,因此,它從一開始幾乎就成了孟京輝的專屬劇場。這也使得他成為新中國話劇史上第一個擁有自己劇場的導演,讓同行無比艷羨。

有了劇場就有了演出平臺。蜂巢每年200多場演出,除去青戲節佔用幾十場外,絕大部分時間都演孟京輝的作品。劇評人陶子認為,劇場和導演之間的關係是互相促進的,它不僅給了孟京輝演出的空間,同時也促使他為劇場排演更多新的作品。孟京輝曾經一度停止的小劇場創作,近幾年因此出現了“井噴”,《鏡花水月》、《愛比死更冷酷》、《空中花園謀殺案》、《三個橘子的愛情》、《羅密歐與朱麗葉》、《兩隻狗的生活意見》、《希特勒的肚子》等,他推出新作的速度越來越快。

2012年新版《戀愛的犀牛》,馬路和明明分別由孟京輝工作室簽約演員劉暢和黃湘麗飾演。孟京輝是京城戲劇圈裏第一批擁有簽約演員的導演,要想維持持續不斷的演出,擁有可以長期合作的演員無疑是市場鏈條上重要的一環。

黃湘麗和劉暢是4年前考試進入工作室的,當時正在排演2008版《戀愛的犀牛》。此後他們陸續演出了《戀愛的犀牛》、《三個橘子的愛情》、《蝴蝶變形記》、《愛比死更冷酷》等多部作品。當時和他們一起進入工作室的近40名演員,4年後僅剩下4人,大多數人都因為無法接受孟氏風格或想尋求更多元的發展而選擇離開。去年,為了排演年度大戲《初戀》,又有一批新演員進入工作室,他們很快也將被打上鮮明的“孟氏”烙印。

在2008版“犀牛”中,劉暢和黃湘麗分別飾演配角黑子和紅紅,一演就演了接近800場。“我們可能是中國最忙的話劇演員,今年1月,我們就演了32場。每天不是演出,就是排練,有時排練結束去演出,演出結束再排練,幾乎與外面的世界完全隔絕,想看一場別人的演出都沒有時間。”

一個演員4年時間演出同一部戲達800場,無疑是極大的鍛鍊,同時還要參與別的劇目演出,總演出場次超過千場,難怪孟京輝稱他們為“中國最牛的演員”。“這4年我們在孟導手下就像重讀了一回大學”,説起這4年的經歷,劉暢和黃湘麗都覺得值,他們一直在朝著孟導認可的方向努力,並且越來越接近。對於未來,他們並沒有太多想法,“演戲挺好的,為什麼不繼續呢?”

品牌:脆弱的“孟京輝”

去年年底,《戀愛的犀牛》的演員出現在湖南長沙某地産品牌的發佈會上。原來,為了標榜自己的文化氣質,該樓盤特意邀請孟京輝的這部作品前往湖南大劇院演出。

近幾年來,包括樓盤、汽車、巧克力、時尚雜誌等越來越多的知名品牌都對“孟京輝”青睞有加,使他成為國內戲劇界最具品牌效應的人物,有時甚至遮蓋了戲劇本身的光芒,“外地演出商往往並不在乎這是什麼戲,演員是誰,只要是孟導的作品就成。”負責巡演的工作人員説。

為了將品牌效能發揮到極致,已經忙得不可開交的孟京輝還要監製一些作品。去年,孟京輝工作室就推出了兩部孟京輝監製作品《新娘》、《桃色辦公室》。《桃色辦公室》見面會舉辦時,孟京輝因為在國外沒能出席。為了強調這部戲的“孟京輝”色彩,身在瑞士的他還特意錄製了視頻,與現場的詹瑞文進行互動。楊婷幾年前導演過一部《聖井》,在藝術方面也許不算失敗,但在票房上卻一敗塗地。這次,她執導《新娘》,因為貼上了“孟京輝”的標簽,就好賣了許多。

“孟京輝”這個品牌不是一天煉成的,而是十幾年實驗與探索的結果,是靠著慢慢積累的觀眾人氣打造而成的,即使從最經典的《戀愛的犀牛》中也能看出孟京輝對觀眾的關照。《戀愛的犀牛》演了13年,有四個版本,雖然是同樣的故事,但孟京輝卻一直在對它進行調整,不讓這只“犀牛”脫離社會和觀眾,因此,總能引起他們的共鳴。第一版“犀牛”有些簡單,那時的馬路還顯得有些稚嫩,第二版則更強調實驗性,突出了馬路身上的憤青氣質。劇中的主演從郭濤、吳越到段奕宏、郝蕾都是個性鮮明的實力派演員,表現力和爆發力都可圈可點。從第三版開始,孟京輝開始啟用年輕演員,這樣的組合不僅增加了長期演出的可能性,同時也讓“犀牛”漸漸變得柔軟起來。為了顯得有力量,孟京輝在舞臺上設置了巨大的水池,讓演員趟著水使著勁兒演戲。最新版的“犀牛”中,馬路和明明漸漸褪去了憂鬱,可以説是最浪漫、“小清新”的一版了,“現在這個社會浪漫是最有勁的。”孟京輝説。

這種與觀眾的呼應,在孟京輝近幾年的作品中卻越來越稀有了。資深孟迷楊小姐説,有時看完一部孟京輝的新戲,走齣劇場時會覺得很迷茫,“不知道孟導的新作品到底為何而做,還總擔心是因為自己的藝術造詣不高才看不懂。”劇評人解璽璋也認為,孟京輝現在做戲不夠認真和投入,沒有把全部精力和真誠用在戲上,“這樣的戲多了,觀眾會越來越失望,經年累月累積起來的觀眾基礎會漸漸流失。”

作為戲劇界極具商業開發價值的品牌,“孟京輝”其實很脆弱。因為戲劇市場本身就很脆弱,有限的觀眾群體尚待進一步開發,戲劇觀眾維持其對戲劇的愛好要支付很高的成本,即使一直堅持低價原則的孟京輝作品,最低票價也要百元左右。若沒有深度愛好,讓普通觀眾在一張品質不可預期的話劇票和兩張好萊塢大片的電影票之間選擇,答案幾乎是毫無懸念的。

質疑:形式多了內容淺了

演員們一人平舉著一個衣架,晃動著身子,表示是在一輛顛簸的公共汽車上……這個曾經出現在1999年版《戀愛的犀牛》裏的場面,直到今天依然出現在一些新排演的話劇裏,有時只是將公交車換成了地鐵。打牌的桌子被做成了西班牙畫家達利筆下著名的軟鐘,椅子、掃把、雞毛撣子、臺扇、紙糊的三角旗都是舞臺上的道具。那時的“犀牛”雖然簡陋,卻令人耳目一新,甚至引領風氣之先。

新版《戀愛的犀牛》裏,舞臺上被注滿了水,演員頭頂上更是下起了傾盆大雨;《愛比死更冷酷》,一道巨大的玻璃幕墻在觀眾和演員之間樹立起第四堵墻;《柔軟》在舞臺上建構起迷宮般的建築;《初戀》將舞臺變成了半個“大碗”,演員可以表演“打滑梯”……

今天,孟京輝作品的舞臺已經越來越複雜了,每次走進新作品首演的現場,觀眾都會被各種匪夷所思的舞臺“震”一下。但仍然有觀眾表示不滿意,“原來的舞臺雖簡單,卻能讓人感受到內容的厚重,如今,孟京輝的舞臺複雜了,但內容的厚度卻跟不上,甚至被它的舞臺襯托得更淺薄了。”一位資深戲迷説。

去年年底上演的《初戀》讓孟京輝受到了更多的質疑。他的初戀故事不甜美、不清新,大多數時候都顯得空洞而抽象,大約是為了吸引觀眾,劇中的愛情專家“黃圍脖”專門負責搞笑。這個手段很奏效,每到“黃圍脖”出場時觀眾都笑得前仰後合。但這個場面卻讓有些觀眾聯想到馬路對面、備受詬病的“雷子樂笑工廠”,不得不説,在某些瞬間孟京輝讓觀眾有些穿越了。

面對迎面而來的種種質疑,孟京輝卻有些不以為然,他認為觀眾不理解是因為他太超前,相信時間會證明自己是正確的,“就像時間證明了,當初人們不看好的《戀愛的犀牛》在今天卻成為經典。大家不相信自己能創造經典,《戀愛的犀牛》告訴我們奇跡其實就在身邊。”

劇評人胡薇認為,對孟京輝來説,技術不是大問題,關鍵還是創作心態的調整,“現在,他的作品過於小我,甚至還在標榜這種小我。要想不沉溺于展示自己的優勢、重復自己或是進行各種花樣翻新、隨心所欲的‘創新’和‘突破’,而是繼續在戲劇道路上攀登一節節臺階,尤其需要極大的專注力與自我對抗、自我突破的勇氣。”

不知道生意上成功的孟京輝,有沒有想到水能載舟,亦能覆舟,他對戲劇藝術以及觀眾的態度,不僅會影響他的生意,而且肯定會影響到他對戲劇藝術的探索。

“犀牛”的前世今生

1999年初春,剛剛結婚不久的廖一梅,心裏憋著説不完的話,就想痛快淋漓地説出來。剛度完蜜月,她便把自己關在家裏醞釀這部劇作。在她的構想中,這是一個男人綁架女人的愛情故事。故事的名字從一開始的《愛情日記》、《害相思的犀牛》,到最後定名《戀愛的犀牛》。

廖一梅選擇犀牛是因為犀牛的視力很差,她想以此暗喻人們在戀愛中的盲目。劇本中的這頭犀牛是來自非洲草原的黑犀牛,名叫圖拉。廖一梅為此翻閱了不少有關犀牛的資料,還到動物園觀摩,甚至與飼養員攀談,積累素材。劇本完成後,孟京輝一看就愛上了,“那種感情太濃烈了,完全抵擋不住!她好像拿著一把語言之劍,我擔心別傷著我了”!

這是他們夫妻之間第一次合作,從開始就不是很順利。當時,孟京輝好不容易拉來一筆20多萬元的投資,並邀請那時還活躍在話劇舞臺上的陳建斌來演馬路。然而,就在將要開始排練時,陳建斌因為要拍電視劇而爽約,事先談好的投資也在建組前撤了,投資人不相信這部戲能賺錢。無奈之下,孟京輝決定用自己在國話集資購買的房子做抵押,補上21萬元的資金缺口。

1999年六七月的那些日子,成為孟京輝藝術生涯中最重要的時刻。“犀牛”的舞臺洋溢著一種超現實感。除了主角郭濤、吳越,其他演員一人要扮演三四個角色。他們一人平舉著一個衣架,晃動著身子,表示是在一輛顛簸的公共汽車上。這些在隨後幾年經常被實驗劇拷貝的“花招”,在當時讓人耳目一新。起初並不被人看好的《戀愛的犀牛》,迅速在觀眾中贏得了口碑,甚至連姜文、陳凱歌、王朔等大腕也自掏腰包買票觀看。“我從來沒有看到人們為一個小劇場話劇排隊買票,那時,買票的隊伍都排到了衚同口。”和孟京輝搭檔多年的製作人戈大立説。孟京輝的孤注一擲,最後凈賺26萬元,這在當時“多演多賠,少演少賠,不演不賠”的戲劇市場裏絕對是個奇跡。從那以後,開始有人給戲劇投錢了。

2003年,由段奕宏、郝蕾主演的“犀牛”又救了孟京輝一命。當時,孟京輝正遭遇許多打擊,又碰上非典,“我對人生的很多事情都有些猶豫,有些含糊,不知道該怎麼做了。”在排練“犀牛”的過程中,他忽然發現這個戲很有勁兒,劇中人對理想的堅持,讓他有了繼續前行的動力,“我在心裏問自己,我們為什麼就不能堅持做下去?”隨後,他又開始在戲劇的道路上繼續前行,到達了自己的又一個創作高峰,《迷宮》、《琥珀》、《艷遇》……一個個新作噴薄而出。

2008年,由年輕演員張念驊、齊溪主演的《戀愛的犀牛》,在舞臺上做了大幅改動,增加了多媒體和水池等包裝手段。蜂巢劇場建成後,這一版的“犀牛”成了蜂巢的“鎮場之作”。從那之後,“犀牛”開始了在全國的大範圍漫步。2011年9月,它甚至走出國門,遠赴澳大利亞進行演出。近三年來,它基本保持著平均兩三天演一場的速度,觀眾人次已經超過100萬。

2012年,新版《戀愛的犀牛》由孟京輝工作室簽約演員劉暢、黃湘麗主演。預計今年年底,該劇演出場次將超過1000場。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