獲獎學生
本報訊 (記者 李洋 實習記者洪欣宜) 昨天,歷時11天的第十屆大學生戲劇節落幕。綜合評判參賽的35個劇目,評委們認為,模倣市場上成功的商業話劇是大學生在戲劇創作上普遍存在的問題,但這種模倣卻多流於表面熱鬧,缺乏把控能力和深刻的思考。評委們建議,大學生們不如誠懇一點,自己能説多少就説多少,不必著急。
今年的大戲節,90後第一次成了主角。“90後很少説‘我……我……我……’,而是更能將目光投向夢想與現實的抉擇、生存的困境和困惑中。”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所副研究員、本屆大戲節文學指導陶子説。不過她也指出,孩子們表達自己的思考時,也暴露出來一些問題。
“學生們容易模倣成功商業戲劇的表達,比如模倣孟京輝的《兩隻狗的生活意見》的表達方式,但支撐這種表達的思考卻過於簡單,內涵與形式上的反差就讓作品看著很不舒服。”北京劇協副主席楊乾武説。
相比之下,摘得最高獎——金刺猬獎的浙江師範大學阿西劇社作品《再見彼得潘》卻給人真誠的感覺。難得的是,阿西劇社2009年就曾摘得大戲節一等獎,當時的獲獎作品《滄海月明》和這次的《再見彼得潘》,均出自學生編劇李維肖之手。“能被評委評價為真誠,我想是因為我寫東西的時候不是從思想主題出發,而是從情感出發,把故事講出來,再賦予它思想。也許,這就是命題作文與自由發揮作文的區別吧。”李維肖説。本報記者方非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