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演出

京城梨園新秀集體亮相 24台劇目將輪番登場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1-03-18 14:48:05 | 文章來源: 北京青年報

29名演員、24台劇目輪番登場,唱念做打各顯絕活。5月15至6月10日,北京京劇院主辦的“魅力春天”暨首屆“2011年青年京劇演員擂臺賽”將在長安大戲院推出。參賽演員均來自北京京劇院下屬的一團、青年團、梅蘭芳團,清一色的青春面孔,年齡均在40歲以下,流派、行當各異,堪稱京城梨園新秀的一次大檢閱。在日前的啟動儀式上,評委和選手代表共同敲響“春雷”鑼,寓意好戲開場,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梅葆玖更是贈送參賽演員張馨月道具馬鞭一根,寓意扶開工,送一程,以及京劇事業快馬加鞭。最終勝出的具有藝術潛質、有觀眾緣、有票房號召力的青年優秀人才將在找到自己最佳定位的同時,也將得到更多的機會。

■《藝術建設五年規劃》

人才培養是重頭戲

北京京劇院有著足以令全國任何一個院團羨艷的青年演員團隊,京劇新秀佔到劇院演員總數的80%,雲集著歷屆中國戲曲學院、北京戲曲藝術職業學院的優秀畢業生。近日,劇院制定了《北京京劇院2011-2015藝術建設五年規劃》,規劃中通過新劇目創作、保留劇目加工提高、人才培養等七個方面對劇院未來五年的工作進行了建設性的構思,而此次擂臺賽無疑是人才培養的重頭戲。擂臺賽期間,29名參賽演員或一人挑梁,或多人聯袂展示一台拿手大戲,且劇目均為傳統經典,劇院將根據專家、觀眾的品評打分和票房收益決定比賽名次。

■擂臺賽首次引入

票房考核機制

其中由25人組成的專家評委既有李維康、耿其昌、劉長瑜等院外名家,也有王蓉蓉、杜鎮傑、李宏圖、遲小秋、朱強、董園園6位本院當紅名角。他們將按照演員的自然條件、基本功、人物刻畫、表演技巧、綜合能力、藝術潛質和演出效果七個方面進行評分。而觀眾評委通過採用網上徵集、篩選長期關注劇院發展的戲迷朋友和青年觀眾中産生。此次擂臺賽最為特別的是將票房收益納入評比機制,每場演出評委打分、觀眾打分、票房收益各佔1/3。其中票房收益分的計算辦法很具實驗性:所有比賽演出每場總票房收入為125900元,根據演出檔期不同分為週一檔期、週二至週四檔期、週五至週日檔期三個標準,週一檔期票房收入滿7萬元計100分,週二至週四檔期票房滿8.5萬元計100分,週五至週日檔期票房收入滿10萬元計100分,根據每場實際票房收入所佔比例計算選手票房收益分。

■面向社會公開徵選觀眾評委

佔據此次擂臺賽評分比重三分之一的觀眾評委將通過公開徵選的方式産生,即日起至4月15日,有意加盟觀眾評委的戲迷可通過以下三種方式報名:網路報名:登錄北京京劇院官方網站報名或登錄北京京劇院新浪官方網站下載表格報名;電話報名:北京京劇院業務辦公室報名電話:67247773;現場報名:地址為北京京劇院(南三環洋橋往南500米路東)611、616室。報名人員需預留個人身份證複印件,北京京劇院將對其進行資格審查,最終確定100名觀眾評委,其中35歲以下人員不少於30%。觀眾評委産生名單將在北京京劇院官網公佈。

院長解讀

李恩傑:

擂臺賽是以演帶學的有效措施

此次擂臺賽將集中展示北京京劇院近5年來形成的團隊態勢,對我們來説,有人才和沒有人才都是壓力,有人才但如果沒有機會或是錯過了個人發展的好時機,那也是一種損失。所以我們有一份責任,讓每一位年輕演員的造詣通過學和演得到提升。青年演員的培養是很費錢的,不做成純市場的形式就無法延續,而擂臺賽是以演帶學的有效措施,是用市場手段運作人才培養的新嘗試。所以我們在考核中引入了票房機制,就是要讓演員關注市場,這是一個演員的基本素質,忽略了這一點,就會與市場脫節。但我們並不是鼓勵演員自己掏腰包去買票,而是給大家一個公平的環境來展示自己,也不設獎金、獎盃和獎章,觀眾認可程度高的人將得到更多的演出機會,每一個人都將通過擂臺賽最終找到屬於自己的合適位置。

名家寄語

梅葆玖:市場化運作並非讓京劇自生自滅

我17歲進梅劇團,跟隨父親走南闖北,那時團裏年輕人很少,唱戲首先是為了生存,擂臺賽不可能也沒有人會去想。今天,我們院裏80%是青年人,每年還陸續有戲曲院校的畢業生來到劇院,他們能否有演出的機會都是問號,可以説生存是一種社會的現實。如果把京劇比成雄鷹,那麼“傳統”和“市場”就是它的兩隻翅膀,缺一不可。“市場”我在兩會上曾經反覆呼籲,全國那麼多豪華劇院都閒著,而同時我們的年輕演員演出的機會又很少,這是個矛盾,而擂臺賽是個很好的方式。市場化運作手段和完全市場化生存是兩個概念,不應該把市場化運作解讀為讓京劇在市場中自生自滅,擂臺賽既是為青年演員提供平臺,也是探索市場。至於另一隻翅膀“傳統”,則更為重要,京劇只有老老實實地繼承傳統,在繼承中求發展,否則是沒有出路的。

■本版撰文/本報記者 郭佳

■攝影/本報記者 王曉溪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