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演出

謀女郎王予嘉領銜新版經典歌舞劇 《劉三姐》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1-01-27 17:00:34 | 文章來源: 大洋網-廣州日報

由廣西彩調劇團創作排演的經典歌舞劇《劉三姐》自上世紀誕生以來,曾創下五進中南海、四進懷仁堂,足跡橫跨24個省市區、演出1000多場的傳奇。

如今,在老版《劉三姐》基礎上重新編排的新版歌舞劇《劉三姐》,將於3月11日、12日先後登上廣州中山紀念堂和黃花崗劇院的舞臺。而劇中挑大梁的“第五代劉三姐”,正是當年在張藝謀執導的《印象·劉三姐》中憑藉“漁女出浴”一舉成名的“謀女郎”王予嘉。

“第五代劉三姐”挑大梁

劉三姐是壯族民間傳説人物,被譽為“歌仙”,她的歌聲唱響大江南北。經典歌舞劇《劉三姐》在上世紀60年代創造了全國演出場次最多的紀錄,堪稱“中國戲劇史上的里程碑”。

2005年,在《劉三姐》首演45週年之際,京、港、桂三地的優秀藝術創作者聯手,以原劇為模型改編的歌舞劇《劉三姐》重新登上舞臺,在國內外的演出均大獲成功,受到廣大觀眾的喜愛和好評。從傅錦華、黃婉秋到唐佩珠、吳似梅直至主演《印象·劉三姐》的“謀女郎”王予嘉,劉三姐的美麗傳説被一代又一代的廣西兒女演繹著,經久不衰。

作為第五代劉三姐,王予嘉能歌善舞,擔任桂林旅遊形象大使,曾在《印象·劉三姐》中扮演“漓江女兒”,曾獲白玉蘭獎“新人主角獎”、“五個一工程”表演獎等。新版歌舞劇《劉三姐》中,她成功塑造劉三姐熱愛生活、追求愛情自由的“歌仙”形象。

同時,已有54年曆史的廣西壯族自治區彩調劇團,則是全國唯一的省級彩調劇團,後榮獲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單位。

還原廣西歌圩盛大場面

導演龍傑峰説,觀眾將會看到新版中的劉三姐不僅是一個為自由而歌唱、具有反抗精神的女性,而且更是一個充滿活力的清純少女。

同時,舞美、音樂、唱段、布景等都經過了重新編排,採用了一些高科技手段,實現了民族音樂經典與現代藝術的完美結合。

劇中的民歌、舞蹈、服飾等都具有鮮明的民族特點,例如在演員行走時,頭上銀飾挂墜發出的清脆碰撞聲都成為美妙的伴奏。

據悉,新版《劉三姐》還將還原廣西歌圩的盛大場面,把一場原生態民間超女選秀搬上舞臺——所有的普通百姓盛裝而出,載歌載舞,你方唱罷我登場,這邊唱來那邊和。劉三姐唱的歌曲多是即興創作,純粹為了歌唱而歌唱。

廣西彩調劇團有關負責人表示,他們在包裝劉三姐這一角色時,既考慮到繼承性,又兼顧了不同年齡群體的感受,“《劉三姐》中的對歌一咏三嘆,有兒歌朗朗上口的特點,而歌詞內容多是智力問答或趣味知識,很對兒童的口味,在幾座城市贏得了一大批小粉絲。”

劇情簡介

相傳唐中宗年間,廣西有一位聰明美麗、能歌善舞、深愛各族人民愛戴的壯族姑娘劉三姐。她的歌聲唱出了人們的願望和理想,宛若一江春水滋潤著人們的心田。

莫海仁,一個貪婪、荒淫的“土皇帝”。劉三姐的美貌令他垂涎,劉三姐的山歌更讓他惶恐不安。為了讓劉三姐成為他所能掌控的籠中之鳥,為己所用,便千方百計欲娶劉三姐為妾。

劉三姐為了維護人生的自由和尊嚴頑強抗爭,用山歌揭露了莫海仁的陰謀,並在鄉親們的幫助下使其美夢灰飛煙滅。(文/蘇蕾)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