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在“青研班”中招收地方戲演員到去年將京劇從表演係中獨立出去嘗試多劇種辦學,中國戲曲學院正從觀念上改變著統治戲曲界多年的“京劇獨大”狀態。作為中國戲曲學院60週年院慶學術論壇的重要板塊,昨天開幕的“中國地方戲曲發展論壇”會聚了來自全國的專家、藝術家及院團負責人,與會人士就地方院團的生存狀態、演齣劇目的創作模式等話題展開研討。其間的核心話題莫過於一個觀念的顛覆:“國劇”並非僅僅指京劇,所有的地方戲都是“國劇”。
剛剛結束的央視青歌賽所牽出的民族唱法話題同樣延伸到了戲曲領域,文化部民族民間文藝發展中心副主任張剛表示,“央視青歌賽引出的用民族唱法統一中國所有聲樂藝術的問題戲曲界同樣要警惕,地方戲要向京昆學習的觀念其實是我們自己消滅自己的過程。地方戲的文化品格是地方戲的生命線,否則其文化價值和生存價值也就不存在了。但是在現今的戲曲界,劇種間同質化的趨向非常明顯,無論從劇本、導演、表演、舞美等方面都是如此。”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員余從解釋了後人對於“國劇”之説誤讀的原因,“其實最早齊如山先生口中的‘國劇’指的是中國戲曲劇種,後來因為他一直和梅蘭芳先生一道從事京劇創作,他提出的‘國劇’也就被後人誤讀了。”京劇的統治地位還體現在演員的待遇上,太原市實驗晉劇院副院長、“梅花獎”獲得者謝濤用自己的親身經歷比對出了這種差距,“我們團的群眾演員每月工資僅有800元,而我本人作為主演,每個月的工資也不過2600元。”
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員何玉人認為,“重新確認地方戲的歷史地位是保留其獨特性的重要前提,全國300多個劇種,現在常演的也就100多個,而且近30年我們創作的新劇目與這個時代是不相符的。”中國戲曲學院教授傅謹表示,“京劇的強勢姿態使得一些地方戲演員自覺不自覺地向其學習,很多京劇演員自己也有一种老大的心態。其實我們都知道青歌賽的民族唱法是一個人為造出來的虛假的東西,由此引申開的是我們的地方戲要更多地保持自己的品格。”來自四川的戲曲理論家陳培仲稱:“現在很多劇種都在向大製作靠、向京劇靠。前幾年的《徽州女人》名聲在外,但很多老觀眾認為這個戲有話劇、有歌劇、有舞劇,就是沒有黃梅戲,這樣的作品非常危險。獲得精品工程十大精品劇目的川劇《金子》中吸收了很多四川民歌的因素,但卻沒有將川劇高腔的特色彰顯出來。其實劇種特色弱化的原因很多,除了創作機制外,當務之急是培養出自己的導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