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演出

曲藝家郝赫45年後再登臺 一聲驚堂木開講評書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0-06-03 10:58:34 | 文章來源: 中國新聞網

傳統評書茶館講開

截屏風,兩盞紅燈,一把折扇,一塊驚堂木,一段傳統評書説古論今。這是上週六下午,記者在瀋陽的德泰軒茶館看到的場景。已經連續三周了,每週六的下午14時,出生於郝派西河大鼓世家的著名曲藝作家郝赫在這裡開講傳統評書《三俠五義》。他那生動的播講方式以及加入的諸多現代元素,讓評書在這裡又煥發了新的青春。郝赫的友情演出讓很多喜歡評書的觀眾高興不已,但是評書進茶館的舉動卻在社會上引起了不小的關注。

登臺只為了卻心願

提起郝赫,除了他郝派西河大鼓傳人的身份外,他在曲藝創作上也是有其獨到之處,從瀋陽市曲藝家協會主席的位置上退休之後,至今依然活躍在曲藝舞臺上給北京的一些大腕兒們寫本子。但是圈外之人都不知道,郝赫先生最早卻是説評書的。郝赫告訴記者,他是1960年第一次登臺説相聲的,説的就是《三俠五義》。在臺上説了5年評書之後的他,因為其在創作上的天分而被團裏安排去搞曲藝創作,因此他的評書事業就此中斷。但是作為有一百多年曆史的郝派西河大鼓的傳人,他耳濡目染了幾代先人在大鼓書上取得的成就。去年,瀋陽曲藝團的相聲演員穆凱找到他,希望他出山到茶館去説評書,郝赫很爽快地就答應了,但他提出的一條要求就是義務演出。雖然只説了三場,但郝赫先生表示感覺還不錯。

觀眾認可茶館評書

連續三周,記者在德泰軒茶館看到,前來聽書的人既有老人,也有年輕人。首場演出一位從新民趕來的觀眾讓記者有些吃驚。他告訴記者,自己非常喜歡評書,來了之後就買了一個月的聯票。每次來瀋陽市內他都要坐很長一段時間的車,然後中午在瀋陽吃個午飯,提早就來茶館等著聽書。當記者問他這樣往返吃飯的費用買張評書光碟回家看也行,這麼折騰值得嗎?他表示,自己就是喜歡現場的這種感覺。記者了解到,德泰軒茶館的評書場能坐四十多人,而每場都有將近一半的人是交了茶資來聽書的,這讓記者沒有想到。穆凱説,對於觀眾的熱情他們也沒有想到,在演出中能夠聽到觀眾的笑聲和掌聲,他們也覺得非常高興。記者在現場聽到,郝先生在説書過程中,加入的一些“辭職”、“白領”、“高考”等現代元素,還是讓觀眾開懷一笑,尤其是恢復了傳統評書原汁原味的講法,也很受評書迷們歡迎。

評書進茶館是試水

評書為什麼會進茶館?這個創意的始作俑者是瀋陽曲藝團的相聲演員穆凱。他説,作為一名曲藝演員,他一直希望傳統的東西能夠回到它原有的土壤中。他在一次偶然的機會裏認識了德泰軒茶館的經營者。當他得知德泰軒的名號已經有上百年的歷史時,他很激動,雖然現在的地址不是原址,但他覺得這個老字號與曲藝結合是最好的,所以他就想到了邀請郝赫先生出山。而德泰軒的經營者也覺得這個創意很好,毫不猶豫就決定每週六的下午在茶館搞一場“評書聯播”,他覺得能夠在這個喧鬧的都市中給人們提供一個安靜喝茶聽書的地方,是一件很好的事情。而一提起德泰軒茶館,郝赫先生也是再熟悉不過了。他説,當時位於北市場“雜巴地”的德泰軒茶館,是瀋陽著名的四大茶館之一,生意非常紅火,演出也非常多,郝家的西河大鼓也曾在這裡演出過,所以他印象很深。當穆凱跟他提起説評書的事情,他就答應了。穆凱表示,之所以在茶館裏選擇講評書,他覺得評書從形式上具有很強的連續性,在內容上也更吸引觀眾,所以他們希望通過這樣的一種實驗,來了解一下瀋陽曲藝土壤的“酸鹼度”如何。記者在幾場演出中也看到一些瀋陽曲藝界的熟面孔,穆凱表示,他們都是來觀摩的,因為他們想把這個場子做豐富了,將來吸納相聲、快板等更多曲藝門類,讓傳統藝術真正回歸到百姓中來。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