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扇
既有京劇裝扮的“大花臉”,又有崑曲扮相和現代裝扮混為一體的兩組李香君、侯方域,中西、古今多種元素將在舞臺上打破時間和空間的界限。無伴奏合唱清唱劇《桃花扇》5月7日將在音樂廳上演中西藝術隔時空玩“混搭”。
《桃花扇》是崑曲作品中的代表作。天津音樂廳演出的《桃花扇》,是由著名作曲家廖乃雄先生二度創作合唱音樂演出, 曾作為北京現代音樂節開幕式演出,借助西洋合唱中的和聲、復調手段,以及混聲合唱、小組唱、領唱合唱等形式,將《桃花扇》中的愛情故事和歷史背景娓娓道來,崑曲的柔艷纏綿在無伴奏合唱中被層層鋪開。這種獨創的大型百人無伴奏合唱團及昆劇表演同臺演出的形式,使中西不同音樂元素和表現手法完美的融合在一起,展現出令人震驚的強烈對比和美感。
對西方音樂有頗多了解的廖乃雄先生坦言,這種中西音樂混搭的形式能夠出現在觀眾面前主要是受了崑曲《桃花扇》的啟發。他説:“我自十一歲時跟父親青主選讀《桃花扇》後,一直對此劇極其傾心,曾想寫作一部歌劇《桃花扇》,可是這夢想在現實條件下只能屬於空想”。
2007年,廖乃雄偶然地在南京看到了昆劇《桃花扇》的演出,欣喜之餘,決心將它改寫成一部無伴奏合唱清唱劇。他認為東西文化的交融已經歷了千百年的反覆過程和種種嘗試,在音樂領域也一樣,早在漢代、唐代已曾進行過。可是,在我國民族音樂的基礎上,結合運用西方音樂創作手法和形式體裁去寫我國古典文學、戲劇的題材,歷史卻並不很長、經驗也並不豐富”。
《桃花扇》這樣一部史詩式的巨作,刻畫得如此精微、細膩、哀感動人,特別適合用無伴奏合唱的形式和風格去體現。廖乃雄表示“原作中有四段最使我傾心:《哭主》、《守樓》、《沉江》和《余韻》。我也在清唱劇中將這四段作為重點,力圖通過音樂達到同樣的刻畫效果。”
售票熱線:233200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