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中國

中國網

鼻煙壺的國際路線(圖)

鼻煙壺的國際路線(圖)

時間: 2011-03-01 17:51:24 | 來源: 藝術與投資
收藏 >

清乾隆禦制銅胎畫琺瑯錦雞玉堂富貴鼻煙壺 35.2萬美元 紐約佳士得
 

文杜卡

中國鼻煙壺的全球市場長久保持著一條明晰的流向:從內地到香港,再到達日本、新加坡,再從亞洲擴散到西方各國。即便是內地收藏十分活躍的今天,鼻煙壺的主要買家仍在國外。最好的鼻煙壺往往還是被外國人拿走。

“外國人比中國人更喜歡鼻煙壺,他們更早開始收藏鼻煙壺,也更早開始研究鼻煙壺。”柯佐融説,“中國藝術品在西方有且僅有3個國際性的研究組織,一個是瓷器,一個是青銅器,另外一個就是鼻煙壺。”

早在1968年,美國就成立了一個國際鼻煙壺協會(International Chinese Snuff Bottle Society),並從世界各地吸納會員,定期舉辦國際化的會員大會,共同探討、交流鼻煙壺。而今,這個協會已經有會員600多人,每年在不同城市舉辦一次會員大會。在這一鼻煙壺協會內,開始的時候幾乎沒有華人,直到上世紀末,華人才開始慢慢加入。即便如此,包括香港、台灣以及海外華人在內,如今的華人比例也只有10%左右。其現任副主席是倫敦收藏家和古董商莫士揮(Hugh Moss),前任會長是旅居巴西的華人李公偉(James Li)。

James Li&Julie李公偉和菊露夫婦:

志同道合的巴西華裔藏家

上文多次提到的“J&J”專場,正是著名藏家李公偉(James Li)及其已故夫人菊露(Julie)的英文字母簡稱。李公偉和夫人菊露從20世紀70年代開始收藏鼻煙壺。夫婦倆一起在後來的30年時間內,與古董商莫士揮緊密合作,購買了大約1000件鼻煙壺,建立起品種齊全、數量豐富、品質上乘的“J&J”鼻煙壺珍藏。“菊露喜歡小巧的東西。而且精巧的小品也容易存放,總是有足夠的空間容納更多的小珍玩。”李公偉解釋説。但是鼻煙壺在南美很少,這使得居住在巴西的夫婦二人經常旅行去其他地方參與拍賣會和研討會。2000年,菊露過世,李公偉失去了一個志同道合的朋友。

此後,李公偉開始經常把自己的藏品送到世界各地巡迴展覽,他希望能將他的藏品更多向地世人展示,以壺會友。比如2003年,他就在北京保利藝術博物館展出了自己的450余件鼻煙壺,幾乎件件都是傳世珍品,讓內地觀眾大飽眼福。同時,他也決定:“現在是分拆藏品的時候了。”於是在接下來的5年,佳士得為之組織了5場系列專拍,每場88件。李公偉覺得,“88”有“發發”的意思。

説到收藏這些流光溢彩的鼻煙壺,李公偉可謂子承父志。1935年,他出生於南京的一個國民黨外交官員家中,三歲半隨家移民巴西。其父雖身為政界要員,但藝術上的造詣頗為深厚。不僅在中國傳統藝術方面深有心得,對東南亞各國的藝術也是了然於心。李公偉也是因為從父親那裏繼承了50件鼻煙壺,而對此産生了濃厚興趣。

況且,上世紀70年代,鼻煙壺的價格還很低。看到這一點,李公偉毫不猶豫地在那個時候陸續買進了大批的藝術品。後來,李公偉認為,與其為了湊數而買進許多收藏價值不高的東西,還不如走精品路線,集中精力、財力多買幾件傳世精品。李公偉就在經過莫士揮的篩選後,忍痛從自己多年苦心收藏的1000件鼻煙壺中剔除掉了800件,其中還包括了一些他父親遺留下來的東西。

“在拍賣之前,J&J鼻煙壺收藏就已經非常出名了”, 紐約佳士得鼻煙壺專家邁克爾•巴斯説,“對於收藏家來説,J&J的圖錄就像聖經一樣”。所以,J&J珍藏的系列拍賣,可以説給新晉的收藏家以難得的良機,也給市場帶來新鮮的氣息。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