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中國

中國網

永遠的張伯駒——張濟海

永遠的張伯駒——張濟海

時間: 2010-03-10 11:17:59 | 來源: 藝術中國
書法 >

張伯駒先生

 

我習書尤喜臨《平復帖》,它是草書演變過程中的典型書作,如冬蟄初醒之龍,乍盤乍行;靜中寓動,動中寓靜,令人賞心悅目,愛不釋手。《平復帖》為西晉大文學家陸機所作,距今已有1700多年,是現今傳世最早的墨跡。在書法史上佔有重要地位。它雖不足一平尺,卻蓋滿了歷代名家的收藏印記,滿紙生輝,被尊為“中華第一帖”。董其昌在《平復帖》後作跋文説:“右軍之前,元常之後,唯此數行,為希代寶。”該帖現藏北京故宮博物院,為鎮館之寶。

説到《平復帖》,不能不提到張伯駒。正是由於張伯駒先生的傾盡生命之力,才讓它完好無損地流傳下來。

張伯駒是集收藏鑒賞家、書畫家、詩詞學家、京劇藝術研究家于一身的文化奇人。他與袁世凱次子袁克文、清代鎮國將軍溥侗以及張學良4人,時稱民初四公子。張伯駒雖然出身於望門,但不屑于官場生活與名韁利鎖之事,而對國之瑰寶的收藏事業視如生命。上世紀30年代初期,張伯駒在湖北賑災書畫展覽會第一次見到《平復帖》,深為祖國博大精深的書法藝術所震撼。《平復帖》當時歸道光皇帝的曾孫溥心畬所有。1936年,張伯駒得知溥心畬所藏的唐代韓幹的《照夜白圖》流於海外,甚為不安,恐《平復帖》亦遭此厄運,立即請人商于溥心畬,懇請願以6萬元大洋相購,但溥儒索價20萬元,張伯駒力不能勝而未果。1937年春節前夕,張伯駒得知溥心畬母親病故急需用錢,便找到曾任北洋政府教育總長的傅增湘做中間人,以4萬元大洋將《平復帖》購得。當時北平有個文物掮客叫白堅甫,為日本人盜買了大量的中國珍貴文物,如顏真卿手書《告身帖》,就是此人賣給日本人的。他的報價就是20萬大洋,但沒想到被張伯駒搶了先手。可見,再晚一步,後果將不堪設想。

在張伯駒眼裏,這些蘊含了中國文化的字畫的價值,超過自己的生命。抗戰期間,北平淪陷,張伯駒攜眷入秦,為安全計,將《平復帖》藏在衣被之中,雖顛沛流離,但《平復帖》卻是安然無恙。從此《平復帖》便與張伯駒形影不離,即使在最需要錢的時候也不肯轉手他人。後來,張伯駒收得《平復帖》的消息傳到日本人耳中,便委託白某找到張伯駒,表示願出30萬大洋高價收買《平復帖》。“這是國寶,再多錢也不能賣。”理所當然地被張伯駒厲聲拒絕。1941年初春的一個清晨,張伯駒在上海突然遭人綁架,出口要300萬元才能贖出張伯駒。張伯駒深知綁匪的目的是為了敲詐他的名墨字畫,他悄悄地告訴妻子潘素,寧可自己死在魔窟,也決不允許變賣所藏的古代書畫來贖身。綁匪扣押張伯駒8個多月,未見其心志動搖,最後無奈,寫一封信給潘素,七日之內不拿出40根金條贖身,請做好收屍準備。張夫人見信淚如泉涌,深感問題的嚴重,於是便奮不顧身,走街串戶,求親告友,四處籌措,終於感動了一些親朋好友,大夥解囊相助,最後終湊足40根金條,將張伯駒贖出,而古代書畫卻一張未動。

1956年,張伯駒同夫人潘素商量,將變賣全部家産和冒著生命危險收藏的《平復帖》無償獻給了國家,國家獎勵的20萬元人民幣也分文未取。同時,他還連同唐杜牧書《贈張好好詩》、李白的《上陽臺帖》,宋范仲淹書《道服讚》、宋蔡襄書《自書詩冊》、宋黃庭堅書《諸上座帖》、宋吳琚雜書《詩帖》、元趙孟章草《千字文》等7幅書法一起捐獻給了國家。這些書法極品,樣樣都是天價。誠如故宮博物院專家章宏偉所言:“張先生捐獻的任何一件東西,用什麼樣的形容詞來形容它的價值都不為過。”

更可貴的是,歷代的包括帝王在內的大收藏家,都在《平復帖》上鈐下了自己的印跡,只有這個張伯駒,卻不留絲毫痕跡。就平復帖而言,在它遇到最大風險的時候,有了張伯駒,這是平復帖的福分,也是中國人的福分。

既不為利,也不圖名。張伯駒是真正意義上的收藏家。

永遠的張伯駒!

 

文/ 張濟海

 

張濟海臨《平復帖》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