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博報

博物館——都市文化的榮耀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0-09-21 19:17:07 | 文章來源: 查常平的部落格

文\查常平

到倫敦不去大英博物館,就等於沒有去過英國。

一尊尊古老的巴比倫石雕面前,一群幼兒園的小孩指指劃劃著,有的仿佛在向其他小朋友提問,有的靜靜地凝視著眼前莫名其妙的藝術造型。這是我去年一月在大英博物館一樓展廳見到的最為難忘的情景。我當時大腦裏冒出一個問題:為什麼老師會把這些洋娃娃似的孩子帶到這裡?他們從小接受這樣的藝術熏陶將來會成為什麼樣的英國人呢?

星期五一早,我在倫敦郊外的泰德現代藝術館遇到一對退休的醫生夫婦。他們專程從英國北部的威爾士趕來,體驗一位德國藝術家關於內空間經驗的作品,其過程是:參觀者脫掉外衣,進入一個S型的封閉樹脂管道,從五樓滑到一樓。我中午離開的時候,從老到小的藝術愛好者排成了近百米的長隊,付十五英鎊(約60元人民幣)購票參與。這裡,其實和大英博物館一樣,大部分作品免費供人參觀,唯有幾個展廳收費。

1.因榮耀而建立

作為都市文化的核心,博物館和圖書館類似,在西方乃是近代都市文化的榮耀。前者以實物見證一座城市的輝煌過去,後者以文獻述説它的滄桑變化。或者説,圖書館是以圖書形式收藏都市歷史記憶的博物館。人和動物的差別之一,就是人有歷史。人是歷史性的存在者。都市與鄉村的差異在於:作為人工的創造物,都市結晶著人類的智慧、需要有對其歷史的記憶與承傳,而鄉村作為自然形成的結果因其變化緩慢無需這樣的東西。那麼,歷史的記憶與承傳的責任,便落到了博物館之類建築物身上。沒有博物館,一座都市就可以説沒有文化。它們的存在既然對於都市文化的生成、都市文明的延續、都市人群的性格塑造如此重要,所以,我們不能想像為了經濟的發展巴黎市長可以決定把盧浮宮遷離市中心塞納河北岸(右岸),更不能想像為了房地産商的利益讓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搬出中心地帶的曼哈頓北端的第五大道。令人不可思議的是:一個小小的紐約市,竟然有千多家博物館;而我們這座具有幾千年建城史的文化名城卻只有八十多家,更不用説作為成都城市基本證據的城墻只留下迎曦下街一段六十米!

當然,我們也有收藏這座都市遠古曆史記憶的金沙遺址博物館。金沙遺址出土的“太陽神鳥”,同北邊的三星堆遙相呼應,讓人聯想到古代蜀人基本上以宗教祭祀為主的信仰生活,其中內含他們渴望與諸神交通、絕地通天、對自然滿心敬畏的神秘思想。其原始宗教意味濃厚,和今天以所謂娛樂休閒的俗世都市景象天然有別。不過,成都博物館群中更值得一書的,還是二十一世紀以來興起的幾座私人博物館。

2.因熱愛而投入

建川博物館,為成都收藏百年的傳統;朱成石刻藝術博物館,為成都收藏千年的傳統;茍德的川菜博物館,為成都收藏味覺藝術的傳統;趙樹同的皮影藝術博物館,為成都收藏地域藝術的傳統。前兩者更多是從時間意義上的收藏;後兩者更多是在空間意義上的收藏。成都的私人博物館既然收藏了時空,那麼,它們收藏的就不只是成都的歷史,而且是全部宇宙的微觀資訊標本;它們所陳列的就不只是成都的過去年輪,而且是整個華夏民族的往昔歲月。

樊建川的戎馬生涯,是他起初決定建立以百年(1900年以來)中國現代歷史為收藏內容的博物館群的重要原因。目前,它由民族經歷的抗戰、由平民經歷的民俗(生活)、由一代人經歷的“文革”(紅色年代博物館)三大系列組成。但是,一直激勵他堅持下來的動力,僅僅是因為他對收藏的偏愛、對華夏民族歷史苦難的反思。這些歷史文物,凝聚著他的半生心血和畢生積蓄。然而,他並沒有將此看成是樊氏家族的私産,而是當成整個中華民族的精神財富,他稱死後不留給家人。事實上,建川博物館,還是全體亞洲人包括日本人的恥辱文化的見證。作為生存在同一個地球角落的人,日本人與中國人都需要反省為什麼我們在過去100年彼此會有那樣不幸的經歷,正如二戰後的德國與歐洲其他民族要共同追溯那裏發生兩次世界大戰危機的根源一樣。換言之,建川博物館的意義,遠遠超越了民族主義的立場,因為日本人當年也是以此作為發動侵華戰爭的口實。在邏輯上,民族主義教育的結果必然導致該民族的自大,而民族的自大乃是戰爭發生的可能根源之一。如果個人心沒有和平,人與人之間就不可能有和平;如果人與人之間沒有和平,民族之間就不可能有和平;民族之間沒有和平,世界就不可能和平。

也許,藝術就是能夠帶給人心和平的一種媒介。

也許,如果説建川博物館是對漢族百年恥感文明的收藏,那麼,朱成的石刻博物館卻是對漢族千年樂感文化的聚焦。朱成的石刻,大多出自地下陰間的墓地,屬於圖像建築文明史的一部分。其中內含女人在墓穴半掩門對心儀的男人的微笑期待、有人們把此岸榮華遷居到彼岸樂土的殷殷渴望、還有出土漢代的充滿豪氣古樸的幹欄式建築。朱成將把這些藏品置入他的圖像建築文獻館的過去館,他本人的《喜》《怒》《哀》《樂》之類作品被規劃到現在館中。和其他藝術類博物館不同,朱成博物館最大的特徵,還是它本身將成為一件不斷被創作的藝術品。它設計了一座能夠自我生産收藏的未來館。朱成的理想,就是要用裝置藝術的方式盛入他收藏的一段段歷史殘片,因這位藝術家的作為而把過去與未來聯結起來。朱成博物館帶有半開放式的研究性質,在展示和陳列方式上他要做一個創造性的實驗,使其成為世界私立博物館史上的裝置博物館典範,希望他離世之後其能夠不斷地自我繁衍下去。

一句話,朱成的圖像建築文獻館本身,就會成為一件經典的收藏藝術品。

不過,如果從審美方式上為建川博物館、朱成石刻藝術博物館定位,它們都屬於視覺藝術的範疇。茍德的川菜博物館,只能歸入味覺藝術的收藏傳統。茍德的爺爺茍斌武,乃是一位高廚。這種血緣上的遺傳基因,成為川菜博物館得以建立的原初理據,但它沒有演變為羈絆其視野于血緣家族的先天狹隘力量。茍德反覆強調:博物館應當具有一種面向全球的人類開放精神。用通俗的話説,川菜博物館應該收“美金”、“歐元”、“英鎊”之類外幣;用文化人的術語説,心靈開放的確是四川人最需要更新的精神心理結構。茍德在採訪時告訴記者説,川菜博物館的橫標為:“味覺的記憶是最永久的記憶”。因為,人在味覺滿足中及滿足後最應當尋求精神性的生活;因為,川菜博物館的建立初衷,並不是僅僅為了吃,而是藝術地吃或吃得要有文化藝術。 同這種地域文化收藏相關的,還有趙樹同的皮影藝術博物館。和茍德、朱成一樣,趙樹同這位收藏界的奇人對四川一草一木有著深深的執愛。這是他們定意要把博物館建立在成都的原因。收藏具有地方性。趙教授“只想做一件事,儘量地把這些好東西留住,留在我們中國。因為這些東西屬於這片土地。我們不應該到外國博物館去尋找我們自己的歷史。”同行形容趙樹同“家財萬貫,身無分文”,這同樣可以用在樊建川等人身上。他們都是以幾尺之軀儲存人類歷史漫長的精神生命之人。趙樹同雖然在杭州建立了“中國美院皮影藝術博物館”,但是,他仍然心繫成都,于2004年底在成都促成“成都中國皮影博物館”的問世。子承父業,兒子趙洪很快從各地收集到了16萬件皮影。收藏作為一種人類文化活動行為,其實最終就是在尋求一個族群的文化身份認同,但支援其中的精神卻是人類性的。趙氏父子都認為:他們的收藏不是他們壟斷的私家産業而是全人類的遺産,他們只是在為人類代管這些東西。收藏具有人類性。

3.因無價而投資

此外,為成都收藏地域文化傳統的,還有四川客家民俗博物館;為成都收藏百年傳統的,還有公立的成都工業文明博物館;鄧鴻的成都現代藝術館,為成都收藏的卻是近十年的藝術傳統。樊建川、朱成、茍德、趙樹同等,把他們最寶貴的青春與才華獻給收藏的事業。這事業的受益者,卻是我們這些成都的無數普通百姓。他們因為熱愛我們的歷史而變得貧窮,目的是為了我們在歷史的精神生命中成為富足。博物館的收藏,既然具有地方性與人類性,因此,生活在一方風土中的都市人群,當他們常常來到博物館的時候,就能夠喚起他們對本土文化傳統的熱愛激情,使他們在這種不知不覺的熏陶中改變自己的心靈結構,形成一種具有明顯精神特徵的都市文化人群。因為,文化就是對人的心靈的耕耘。

另一方面,博物館的每件收藏品背後,隱藏著過去先民的智慧、淚水、人生的酸甜苦辣。這種生命情感,並不因為你是美國人、日本人而發生實質變化,或許只有表達方式的不同。在這個意義上,博物館對於我們今天所處的全球化、地球村的時代而言,乃是培養成都人成為世界公民必不可少的去處。這就是為什麼許多外國人到成都首先選擇遊覽博物館的深層心理原因。他們在博物館的藏品中,看到我們祖先的命運多舛和憂傷歡樂,由此聯想到他們自己的艱辛生活處境與人常倫理快樂,在文化的理解中加深對我們同為現代人的生活的理解,在文明的欣賞中強化對我們同為文明的創造者的尊敬。所以,博物館的投入,乃是無價永恒的投入,是對遠處的人與近處的人、過去的人與現在乃至將來的人之間的溝通的投入。這對於任何有眼光、有文化的官員、商人而言,都是利在韆鞦的功業。他們的名字,將被人類紀念。例如,唐朝的落魄詩人杜甫,今天為成都人成就的是浣花溪外柏森森的五大花園的房産;成都的皇城、城墻如果在20世紀60年代未被拆除,我們的歷屆市長們還用得著如此勞苦地為招商引資而奔波遊説嗎?

從目前成都的博物館分佈看,正在形成一個V字形的博物館群落,即以成都為基點,向西以青城山、都江堰為一線,向北以三星堆為一線。我想:要是成都政府的領導們,能夠通過率先頒布地方性的《博物館法》把成都建成世界的博物館之都,通過免稅之類政策實現對博物館捐助的扶持,通過在博物館內設置高級的研究機構實現對本土文化與外來文化的宣講,自覺引導民間資金在成都西北方向建立上千座博物館、美術館,那將是成都之城的無窮榮耀,更是送給未來的成都人無盡感恩的禮物。 如果這樣,成都就會成為名副其實的文化歷史之都。這才是最偉大的公益。

相關文章
注: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下一頁呂澎:宋莊及其象徵
上一頁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尚無評論

留言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