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博報

細藏往事墨痕香——張大千與謝稚柳的故事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0-06-28 18:14:47 | 文章來源: 北京日報品藏版的日誌

謝稚柳 柳蔭觀泉

往事流轉,丹青生香。時間讓情誼變得厚重難言,情誼讓畫作變得意味深長。在畫壇巨子謝稚柳先生誕辰百年之際,讓我們一同去細細品讀一幅幅畫作中謝稚柳與摯友張大千先生不能不説的故事吧。

張大千同謝稚柳是相交甚密的摯友。上個世紀40年代,謝先生還是中央大學美術系的教授,接到了張先生的邀請,便毅然辭去教授之職,同往敦煌考察,情誼之篤,可見一斑。張先生門生遍佈天下,有些甚至比謝先生還要年長,但見到謝先生都以謝叔叔相稱。張先生曾明示弟子,學花鳥畫要師倣謝先生。甚至在1948年,張大千離開大陸的前夕,倆人還同在上海謝家作畫。可是,自1948年至1983年張先生離世,親如兄弟的倆人再未相見過, “人事多錯迕,與君永相望”。如今,兩位藝壇巨子雖已相繼離世,但一幅幅細藏往事的書畫墨跡還在流傳,訴説著他們當年的情誼。

2007年,香港佳士得拍賣了謝稚柳早年的畫作《槲樹啼猿》。畫面從左上角縱橫伸出兩枝樹榦,皴染分明是宋徽宗的家數。幾組闊葉掩映其間,設色古雅,絲絲不茍的神貌,散發出宋人院體繪畫特有的樸拙。一隻黑猿舒展雙臂攀援樹上,深厚繁複的點染,凝練沉穩的勾勒,古意盎然。難得的是,這幅畫作在1964年得到了張大千的題詩“別來歲歲滋煙塵,畫裏哀猿怨未深。天下英雄君與操,三分割據又何人。”張大千吞吐大荒固然堪稱一世之雄,然而在他心中能夠與自己在畫藝上頡頏雁行、並駕齊驅的,恰恰是這位“柳弟”。三分天下又何人?放眼望去沒有人選了。在傾蓋相交之中,在生死契闊之後,昔年莫高窟前的萬里流沙,青城山中的滿目蔥蘢,映照著他們敲詩聯句、談書論畫的身影。《槲樹啼猿》在當年拍出了近300萬元港幣的天價,可以説除了藝術層面的高妙技藝以外,感人的故事所寄託的英雄相惜的當年情意,使之更有意蘊,因而更加難得。

上海一別,倆人誰也未曾想到竟再無相見之日。三十年的分別,魚雁無蹤,音訊全無。直至張大千離世前一年,雲外青鳥輾轉帶來了友人的問候,張大千信中説:“聞弟中風,至為不安,爰亦衰病步履維艱,索性尚可操筆,不至饑餓。老年弟兄,一別遂至三十載,何時使得風雨聯床耶,望萬萬自重……”滿紙離愁,感慨萬千。隨信附上一幅畫作——《落花遊魚圖》。飄蕩搖擺的柳條中,一隻山雀踞石獨立。多虧左下角幾隻嬉戲于落花之間的遊魚,才為這孤寒冷峭的意境,添了幾分暖意。步入耄耋之年的張大千,筆墨的確已顯荒疏。落款卻寫明,是讓老弟看看自己的龍鍾老態!人世滄桑,離情難禁,讀及於此,有情人能不泣下?尺幅丹青,藏深情幾許,畫中的故事,或許才是許多藏家的收藏之旨吧。

文人懷念故情總有含蓄而特別的方式,訥于言表卻一往情深。上世紀80年代,張大千先生離世前半年,謝先生默默找出了張先生分別之前未及完成的一幅荷花,用自己精研多年的落墨法將其補成,於是有了情韻深長的《朱荷圖》。綻放的花頭用朱紅填滿,曳曳生姿,美不勝收。兩旁題滿長跋,字字句句全是與大千日後重逢、展卷同觀、開懷解頤的期待。然而“巴山池上雨,相見已無期”,他們並未等到這次重聚,半年之後,張大千撒手塵寰。撇去《朱荷圖》高超精妙的藝術價值不談,兩位高手天海相望,相隔數十年蒼茫紅塵歲月的合作所體現出的深厚難言的情誼,感人肺腑,令人淚下。畫作本身就是見證,歷史的見證,情誼的見證。

華辰拍賣公司書畫部主管薛峰先生指出,藏品背後的故事本身有著寶貴的價值。其一,它是歷史的記錄。就像我們讀一首詩詞一樣,“讀其詩而不知其人,可乎?”答案必然是否定的。每一件作品的由來、背景就是歷史的見證,弄清了它,會加深我們對歷史的理解。其二,于市場而言,作品的來歷可以作為可信度的見證。許多藏品的來歷故事牽強附會,薛峰毫不避諱地指出了前些年曾轟動一時的“張大千贈與謝稚柳的”的巨幅山水畫。從以上張謝之間的互贈可以看出,謝稚柳是張大千最親近的摯友,若要以這麼大的作品相贈,必是客氣,絕不會發生在摯友之間。故事本身就是證據,有了證據就可以推斷,這為書畫鑒定提供的幫助不可估量。其三,故事間接體現著作品的藝術價值。故事講述著情誼,文人之間的相贈必然是精心的創作。比如張謝不僅僅是肝膽相照的朋友,更是惺惺相惜的知己,他們二人之間的相贈則必是有別於其他作品的。藝術品的評判標準有兩個:美術史家的評判和故事本身隱含的價值。其四,故事本身就是收藏的題中之旨。我們老説“藝林佳話”,“佳話”不就是這一件件表情達意的作品背後的故事嗎?有心收藏的人喜歡有“佳話”的藏品,因為它不僅可以印證歷史,更包含著史書所不能傳達的東西,就是情誼。

相關文章
注: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尚無評論

留言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