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2日,天津市應急管理局會同紅橋區政府、市教委、市民族宗教委、市衛生健康委、天津海事局、市地震局、市消防救援總隊、市科協等部門,在天津市民族中學聯合舉辦“天津市2023年全國防災減災日宣傳諮詢活動”,宣傳普及防震減災知識和自救互救技能,通過教會一個學生,影響一個家庭,帶動全社會關注參與防災減災工作。
今年5月12日是第15個全國防災減災日,主題是“防範災害風險 護航高品質發展”,5月6日至12日為防災減災宣傳周。
在演練環節,參演師生先後開展了地震避險、緊急疏散和次生災害緊急處置等模擬演練。隨著地震預警警報的響起,老師迅速組織學生就地採用“伏地、遮擋、手抓牢”的方式避險,降低重心躲在課桌下。第一波地震過後,為了防止余震造成的傷害,老師們立即指揮學生快速有序撤離到安全區域。演練同時模擬地震造成學校實驗室電氣設備故障,引發火災,1名學生被困4樓亟待救援。消防救援人員趕到現場後,利用登高平臺消防車將被困人員成功救出。演練達到了預期效果,有效增強了師生們的防災避震的意識和技能。
在宣傳展示環節,各主辦單位通過設置宣傳展臺、發放科普資料和畫冊、開展現場諮詢等多種形式,向在校師生宣傳普及森林火災、地震、洪水、城市內澇等自然災害防範避險和醫療救助、火災逃生、水上救援等知識技能。活動現場,3輛“應急安全宣傳大篷車”開進校園,讓學生們親身體驗,“大篷車”依託先進技術,通過影音、AI+VR等多媒體形式,推出消防、用電、煙霧逃生等主題應急科普模組,實現科學性、知識性、趣味性于一體的應急安全知識科普。同時,天津海事局向師生展示了水上救援飛翼、生命探測儀、保暖救生服等海上人命救助以及突發事件應急處置裝備;紅橋區消防救援支隊向師生展示了應急救援裝備及使用方法;天津藍星應急救援隊現場指導學生練習心肺復蘇操作技能,並將50套心肺復蘇模擬訓練器材捐贈給民族中學教學使用。
此外,主辦方還準備了600冊防震減災科普圖書,向2023年參加“地震科普 攜手同行”主題活動的15所學校贈送。民族中學和民族中學附屬小學的同學們精心準備了防災減災的文藝節目,孩子們先後表演了《地震科普,我們一起努力》詩歌朗誦、《山水相連》歌曲演唱,引起現場陣陣掌聲。參與活動的師生紛紛表示,此次活動,讓大家認識到災害就在身邊,必須學習掌握防災減災知識,提高應急避險能力,確保災害來臨時能夠有效應對。
各主辦單位領導同志,紅橋區各街道、各有關部門負責同志,各區教育局分管負責同志,紅橋區消防救援支隊指戰員,藍星救援隊隊員,紅橋區各中小學分管負責同志、教師代表,民族中學師生代表等1200余人參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