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還是這碗燉菜最地道
發佈時間:2024-12-20 11:00:58 | 來源:中國網 | 作者:高夢圓 | 責任編輯:王靜冬至時節,冷風呼嘯,寒意襲人。一碗熱乎乎的燉菜是冬季驅寒暖胃的經典菜肴,老北京人此時總會懷念起開鍋即爛、回味甘甜的核桃紋大白菜。以核桃紋大白菜為主料,搭配肉類、粉條和豆腐,熱氣騰騰地煮上一鍋,簡單易做,營養美味。
除了入口即化的核桃紋大白菜,味香濃郁的五色韭、瓤沙“蘋果青”番茄、清脆爽口的“心裏美”蘿蔔、北京名菜燒茄子的最佳食材七葉茄……這些都是北京人記憶中的“老口味兒”。近年來,它們再度“活躍”在蔬菜市場,幫人們找回了記憶中的味道。
從“銷聲匿跡”到“再度復活”
上世紀80年代初,北京人口迅速增加,蔬菜市場供求矛盾突出。一些品質好、風味濃的傳統品種因産量低、抗病性不強而逐漸銷聲匿跡。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水準的不斷提高,對食物的追求已經從“吃的飽”向“吃的好”轉變,更加關注食物的特色口味和營養價值。因此,蔬菜屆又迎來了新一輪的農業産業結構調整。
為了滿足首都市場消費者特色化需求,豐富市民菜籃子,從2009年開始,北京市農業技術推廣站開展了老口味蔬菜品種挖掘與示範推廣工作。經多方尋找,北京市農業技術推廣站科技人員最終從“菜把式”王振林手中找到了核桃紋大白菜和一些其他老品種原種,經過資源品種鑒定評價和提純復壯、栽培技術等多方面工作,如今已恢復核桃紋大白菜、花葉心裏美蘿蔔、蘋果青番茄10余個老口味蔬菜品種。
從“水土不服”到“重煥生機”
與80年代相比,現在北京的溫度、濕度都發生了變化。相應地,老口味蔬菜種植也要進行適應性改造和創新。“為了摸準老品種蔬菜在新環境下的‘脾氣’,我們在種植時間、采收時間、種植方法上做了探索和改變。針對老品種特性開展了技術研究,現在已經形成了9套集約化育苗、水肥精準調控等高品質栽培技術。”北京市農業技術推廣站正高級農藝師曹玲玲介紹道。
例如針對有機肥減少的變化,通過生物菌腐熟有機肥或直接將生物菌肥施到地裏,再配以麻渣、豆餅,能有效減少隨水衝施有機肥帶來的細菌感染,顯著提高蔬菜品質;針對病蟲增多的變化,採取農業措施輪作倒茬,配以黑光燈、糖醋盆、防蟲網等物理措施,再加上辣根素、除蟲菊、引入“天敵”等生物措施集中防控。
如今,在各項種植技術的加持下,越來越多的老品種蔬菜走出之前的“舒適區”,開始適應現代新環境。例如心裏美蘿蔔在幾十年前是八月初播種,現在因為溫度升高在八月中旬播種口感品質效果最佳。在儲存方面,核桃紋大白菜也不再放在封閉的冷庫或者屋子裏,現在將白菜放在土窖裏貯藏品質最佳。
從“精準恢復”到“多點開花”
近年來,北京市農業技術推廣站持續對品質高、口感好、效益好的老口味蔬菜品種進行調研,經過對其抗病性、産量、口感等方面的多次研究試驗後進行示範推廣。在北京食為先生態農業園,花葉心裏美蘿蔔、核桃紋白菜、鞭桿紅胡蘿蔔、老北京刺瓜4種北京老口味蔬菜已經推廣種植。在恢復老北京蔬菜的同時,園區還不斷優化培育新品種,如從核桃紋大白菜到迷你型橘紅心核桃紋白菜。從單一的心裏美蘿蔔到各種各樣的水果型蘿蔔,這些特色老口味蔬菜種植效益是普通蔬菜的2-5倍。
如今,全市已經建立老口味蔬菜種植核心示範基地8個,帶動就業農民120戶,輻射全市950畝老口味蔬菜生産,預計總效益超過3800萬元。老口味蔬菜的重煥生機,將助力北京市蔬菜産業結構調整,打造“京味蔬菜”品牌,為市民們的“菜籃子”增添更多情懷味道。
作者:高夢圓
供稿:北京市農業農村宣傳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