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農科普|如何讓家禽溫暖過冬
發佈時間:2024-11-20 17:05:40 | 來源:中國網 | 作者:金銀姬 郭江鵬 | 責任編輯:王靜冬季氣候寒冷,家禽容易受低溫影響産生應激反應。在環境溫度突然下降(一般在10℃以上)或是長期處於低溫環境下(4℃以下),機體所産生的一系列生理或病理變化叫冷應激。家禽冷應激的發生主要與溫度、風速、濕度等環境因素和飼料等投入品因素有關。
冷應激會影響機體的絕大多數組織器官,短期內出現體溫下降、皮膚充血、肌肉緊張消失、免疫器官形態改變等現象,進而引起家禽內環境的穩定性、生理指標和行為等的變化,導致機體抵抗力下降、生長緩慢、生産性能下降、發病率和死亡率上升,給養禽業造成了嚴重的經濟損失。由此可見,防止家禽發生冷應激勢在必行。建議從以下幾個方面加強飼養管理措施。
環境調控
溫度調控:天氣轉冷後,禽舍應適當調整縱向通風量,以減少冷空氣進入禽舍。在入冬前,應對禽舍進行全面檢查,注意舍內有無其他漏風的縫隙,對進風口以外的縫隙進行封閉,避免造成局部低溫。室外溫度較低時,可適當降低風扇的轉速,在保障空氣品質的同時,儘量減少空氣流通量。
對於規模較小的養殖戶,應根據實際情況加裝禽捨得保溫隔熱層。迎風面應增加保溫吊棚,增加隔溫層;迎風面窗口應設擋風導流板,以緩解寒風刺激;向陽面應安裝玻璃或塑膠薄膜,確保四面墻壁及屋頂的密閉性;夜間在窗口和門口處加挂厚門簾。
濕度調控:潮濕的環境,不但會增加冷應激的發生,還可助長病原菌的滋生,導致發病率增加。可適當增加飼養密度,儘量減少舍內用水量,如盡可能減少地面灑水、降低帶禽消毒用水量、時常檢查水線系統,減少漏水的發生等。定期清理和更換墊料,保持禽舍地面的乾燥和清潔。及時清除糞便,減少糞內水分蒸發造成舍內相對濕度的增加,可定期放置生石灰以除濕。此外,在外界氣溫適宜時,可加大換氣量以降低舍內濕度。
通風換氣:舍內環境控制的關鍵在於有機結合防寒保溫與通風換氣。冬天可在中午陽光充足、溫度相對高時打開氣窗換氣,晴天一般可在中午前後間斷性開窗換氣,每次約10~30分鐘。根據目標舍溫與舍內最小通風量設定禽舍風機為自動運轉模式,以確保通風的效果。
營養調控
能量調控:在氣溫變化的情況下,家禽可以通過自身採食量的調整,在一定程度上滿足其對能量的需要。在寒流來前1~2天,應適當增加飼料供給量,通常持續3~5天,以應對氣溫下降時能量的不足。當氣溫回升後,為避免造成能量過剩,應恢復到原來的飼喂量。在冷應激的狀態下,適當調高飼料的能量水準5%~10%,如用脂肪替代部分碳水化合物等,可以達到在採食量不改變的情況下,滿足家禽對能量需要的效果。
維生素調控:在冷應激條件下,補充一定量的維生素C可促進機體生長,提高産蛋量和蛋殼強度,還可抑制應激過程的體溫升高、促進食欲、提高家禽抵抗疾病的能力。維生素E能夠清除由於冷刺激而産生並蓄積在細胞內的氧自由基和脂質過氧化物,緩解應激症狀同時增強抗寒能力。
氨基酸調控:氨基酸可維持機體正常的生理平衡,降低冷應激的負面影響,對家禽的生長和抗寒性能起重要作用。
微量元素調控:家禽遭受冷應激時,對微量元素的需求也相應增多。適時適量補充微量元素,動物能更好地應對冷應激狀態的發生。
電解質調控:冷應激時,體內極易發生酸鹼平衡紊亂,嚴重時影響其生産性能。而及時補充飼糧電解質,可緩解應激的發生。
中草藥添加劑:中草藥有利於維持機體腸道微生態平衡,提高機體免疫機能。添加天然中草藥能夠提高動物的生長率,增強其抗應激能力,提高其免疫水準。
微生態製劑:微生態製劑可通過在腸道黏膜上黏附、定植、繁殖,與致病菌競爭黏附位點和營養物質,從而達到抑制致病菌的效果。在冷應激時,添加適量的微生態製劑對於降低家禽的應激有一定的效果。
作者:金銀姬 郭江鵬
供稿:北京市農業農村宣傳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