遨遊4億多年後 這群“魚”喚醒一個村
發佈時間:2024-11-20 14:22:17 | 來源:重慶日報 | 作者: | 責任編輯:常曉姣地質文化村(鎮)是指依託地質資源稟賦,通過深度挖掘地質科學和文化,將其與鄉村、鄉鎮建設相融合,發展特色産業和經濟,提升鄉村、鄉鎮生活品質和文化內涵,形成的宜居宜業的特色村(鎮)。
按照中國地質學會的部署和安排,現階段地質文化村(鎮)有“地質+生態旅遊”“地質+生態農業”“地質+自然教育”“地質+生態康養”“地質+創新創意”以及“地質+綜合服務”六種建設模式。
我國從2021年開始申報、評選地質文化村,目前在全國範圍內共有121個地質文化村。
重慶有3個全國地質文化村,分別為酉陽紮營疊層石地質文化村、秀山河壩志留紀魚化石地質文化村、渝北區天險洞地質文化村,均為“地質+自然教育”類地質文化村。
11月1日,第五屆全球最佳減貧案例在北京公佈。由重慶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提交的“一塊魚化石帶‘活’一個村——重慶市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縣河壩村創建國家地質文化村減貧案例”入選。
這塊魚化石來自遙遠的志留紀,距今約4.36億年前,是迄今為止最早的完整的有頜脊椎動物化石記錄,為“從魚到人”探源研究帶來重大突破。這幾年,重慶地質礦産研究院(以下簡稱重慶地研院)和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通力配合,在河壩村的地層和岩層中發現的這一成果,將有頜脊椎動物的歷史往前推了1000多萬年。
石頭上的小魚,在時間的縫隙裏遨遊了4億多年後,終於來到了21世紀。這顆滄海遺珠,揭開了河壩村的地質奧秘,也正在喚醒沉寂多年的小山村。11月12日,記者走進河壩村進行採訪。
因地質而衰落
“掏空”了2億多年前沉積的煤層後,河壩村歸於沉寂
涌洞鎮河壩村,位於川河蓋之下,海拔450-1200米,四面皆是山,名字裏卻是“河”,指向了這個小村子與水的淵源。
事實上,在距今2億多年前的二疊紀,這裡的確是一片海陸交互的地帶,形成了煤層。
“上世紀七八十年代,村裏到處是大大小小的煤礦,煤窯有幾十口,每天有好多車輛進進出出,熱鬧得很。”河壩村支書、主任姚友能不忘補充一句,“但這些煤礦生得怪,都很薄,最厚的地方也只有六七十公分。”
靠挖煤賺錢並不容易——挖煤者需要帶著工具、籮筐等匍匐前進,把煤炭裝滿後再拖出來,身上的重物少則一百來斤,多則兩三百斤。一天時間,力氣大的人能進出七八趟,可以背大約一噸煤出來。在那個機械化程度不高的年代,挖煤是件十分辛苦也很危險的事,不少村民受過傷,有的還落下了病根。
身材不高的姚友能嘗試過挖煤,但“力氣不夠,天生吃不了這碗飯”,後來到福建泉州打工。
姚友能2010年返鄉時,河壩村已變了模樣:瘠薄的煤層開採殆盡,採空的地方地災頻發,海拔高差800多米的山坡,成了滑坡和泥石流最喜歡的“跑道”,村民為此擔驚受怕。
兩個村民小組因此搬遷,一下遷走了600多人,河壩村的常住人口只剩下200多人,村裏早已沒有了往日的熱鬧和生氣。
因地質而揚名
古魚化石的發現引發全球關注,河壩村聲名鵲起
這種沉寂的狀態持續了很多年,直至一塊古魚化石的發現。
2019年,村民姚順法發現,村子裏來了不少陌生人,操著一口標準的普通話,很多人手裏都拿著鏟子、錘頭等工具。
幾個村民一合計,將他們的車輛扣留了下來,搞得對方哭笑不得:“我們是中國科學院的科研人員!”
原來,60多年前,湖南省區測隊在秀山水源頭村的滾石上發現了一塊無頜魚類化石,這一發現送到中國科學院後引起了高度關注。這一地區還有沒有更多魚化石,是否存在更早的有頜魚類化石?多個專家團隊歷經幾代人,一直在周邊區域探索。
2019年,由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與重慶地研院組成的聯合考察隊,通過對地質數據的分析,鎖定了秀山縣涌洞鎮。但多日搜索下來,卻一無所獲。
正要放棄之時,一位隊員在一塊石頭上發現了一條黑黑的、狀似魚類的痕跡。所有人都瞪大了眼睛,進而歡呼雀躍——經過分析鑒定,這是一條4.23億年前的全頜盾皮類古魚,即後來被命名的袖珍邊城魚。
2020年7月30日,科研人員又在涌洞鎮發現了4.36億年前的有頜魚。後來這些魚類陸續被命名為奇跡秀山魚、蠕紋沈氏棘魚、靈動土家魚——這裡的古生物化石構成了目前世界最早的完整有頜類化石群“重慶生物群”。
對於古生物學界而言,這是世界級的發現:奇跡秀山魚是世界的第一張臉;袖珍邊城魚擁有與人類更為相似的現代臉;蠕紋沈氏棘魚是鯊魚的祖先;靈動土家魚保留了人類四肢最早雛形……凡此種種,填補了“從魚到人”演化史上缺失的早期環節,將人類身體結構的起源追溯到4.36億年前的志留紀時期,完善了從魚到人演化的證據鏈條。
這些發現入選2022年“國內十大科技新聞”,研究成果作為封面論文發表于國際頂級學術期刊《自然》,引發各界廣泛關注。
剎那間,這個小山村匯集了全球的目光。駐村第一書記呂曉磊説,古魚化石發現前,涌洞鎮的搜索量只有區區4萬餘條,而現在翻了1萬倍,達到4億條。
因地質而復蘇
拿到全國地質文化村招牌後,河壩村將發展研學遊
河壩村出了名,姚順法卻不以為意,他的文化程度不高,聽不懂科研人員的專業術語。他唯一想知道的是:這些震驚世界的大發現,能給村子和自己帶來什麼?
呂曉磊常常趁著院壩會或趕場天,拿著魚化石向村民講解地質知識,但大多數村民並不感興趣,最多回應一句:“這麼寶貴嗎?我小時候就撿到過,有什麼稀奇的。”因此,呂曉磊等人也開始思考,這麼好的地質資源,能給河壩村帶來什麼?
考慮到村裏的地質結構,重慶地研院專家團隊感覺除了魚化石外還應該有其他地質資源,便組織了一支專業隊伍對村裏的土壤和水資源進行了分析,測出水資源富鍶,土壤富硒,這些檢測結果,可以幫助提升當地農産品的價值。
“結合村裏的富鍶水、富硒土、千丘梯田等資源,我們將河壩村定位為集地質科考科普、研學旅行、民俗體驗于一體的‘地質+自然教育’類的地質文化村。”重慶地研院高級工程師楊瀚告訴記者,河壩村在去年5月提出申報,在11月就獲得了全國地質文化村授牌。
打那以後,姚順法感受到了村裏的變化:鄉村道路得到拓寬,40多套農房裏裏外外煥然一新。與此同時,村裏還建起了科普長廊、科普廣場、陳列室等設施,裏面反覆播放著《魚類的黎明》科普視頻、《秀山化石魚》主題科普MV,還擺放了許多魚文化主題文具、裝飾品等文創産品。此外,今年已有負責人投入8000萬元在涌洞鎮建設礦泉水廠,還有人想在河壩村白竹組發展幾間民宿。
前不久,呂曉磊找到姚順法説:“以後村裏搞研學遊,你願意當講解員嗎?”
“不就是幾塊石頭嗎?有什麼可講的。”姚順法雖然嘴上這麼説,但已悄悄自備了小榔頭,學著科研人員時不時去敲兩下石頭,他嘿嘿一笑,“來咱們村看石頭的人肯定會越來越多,我還是得準備準備!”
記者手記
珍惜穿越時光的“夥伴”
酉陽5億多年前的疊層石,通過藍藻製造氧氣,開啟了後來的生物大爆發;秀山4億多年前的古魚化石,進一步證實了魚是人類的祖先;渝北古生代至中生代的菊石化石,成為海陸變遷的有力證據……
我們應當珍惜這些穿越時光的“夥伴”:正是因為它們的存在,讓鄉村有了屬於自己的特色,從而有效規避千村一面。合理利用好這些地質特色資源,講好地質故事,不斷發掘地質旅遊資源的觀賞、科學研究和科普教育價值,能夠持續放大地質文化的輻射效應,打造地質文化+生態旅遊相結合的特色鄉村。
重慶的這3個地質文化村還有著獨具特色的農業資源和旅遊資源。比如:酉陽紮營村擁有傳統手工藝、民族服飾、特色民族風俗、特色餐飲等人文資源;秀山河壩村有富硒土、富鍶水、千丘梯田等特産和景致;渝北天險洞村擁有野櫻花林、紅楓園等生態景觀及明朝白雲寺遺址、白岩懸棺、連環九寨遺址等歷史人文資源。通過地質文化村建設,將這些獨特的“賣點”與地質遺跡資源融合起來,鄉村便展現出別樣的魅力。
其實,不光是地質遺跡資源需要保護和利用,在鄉村全面振興的過程中,我們應該挖掘、整理好各種資源,巧妙地實現活化利用,從而提高村莊的辨識度、擦亮“金名片”。比如説,廢棄的礦坑可以經過修繕更新為礦山公園,多年未用的糧倉經過設計後成為藝庫,壁立千仞的懸崖絕壁則可以開展攀岩、飛拉達等體育運動,甚至鄉村裏的籃球賽、馬拉松都能做成“IP”,讓鄉村火出圈。
換個視野,打開思路,鄉村振興才會有不一樣的格局,呈現出不一樣的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