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搜索
2022年10月10日 星期一
您當前位置: 首頁  >  資訊

中國的十年改革 世界的“三農”發展經驗——國際社會看全面深化改革這十年

發佈時間:2024-07-15 14:31:42 | 來源:農民日報 | 作者:趙潔 董家琛 | 責任編輯:王靜

十年前的2014年是中國全面深化改革元年。十年間,中國不斷深化農村改革,農業發展日新月異,農村面貌煥然一新,農民生活蒸蒸日上。

在二十屆三中全會即將召開之際,記者與部分國際組織、外國友人代表深入交流,共觀改革成效、總結發展經驗、展望未來合作。

觀變化 成就斐然

全面深化改革十年來,中國在農村減貧、基礎設施建設、糧食生産、農業農村現代化等領域的成就,國際社會有目共睹。

“十年來,我們在中國的項目逐漸多元化,不僅投資鄉村産業發展、村莊基礎設施建設,也更多關注多元的包容性農村發展、氣候智慧型基礎設施和可持續農業。我想,這些都從側面驗證了中國全面深化改革帶來的豐碩成果。”國際農業發展基金(IFAD)駐華代表兼東亞區域主任倪華説。

“這是我第二次來到中國,與多年前初次到來時相比,我發現中國的道路情況、基礎設施等都發生了很大變化。”寮國農業與林業部規劃與合作司農業統計中心副主任馮萬西·萬米賽説,“中國農業農村發展也取得了飛速進展,農業生産方式越來越現代化。”

“與2017年我上次來到中國時相比,農村的網際網路普及程度顯著提升,家家戶戶都能在智慧手機上使用社交軟體。在農産品貿易方面,中國也是非常重要的出口國和進口國。”馬來西亞農業研究與發展研究所高級研究員巴德里勒·希沙姆·本·阿布·巴卡爾告訴記者。

十年來,伴隨著國內改革的不斷深化,中國農業對外開放合作的熱度、廣度和深度不斷升級。國際馬鈴薯中心亞太中心主任謝建民表示,中國用世界不到9%的耕地養活了世界近20%的人口,在2020年消除了絕對貧困,提前十年實現了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目標,為全球糧食安全和消除貧困國際合作作出了榜樣。

鑒經驗 世界共勉

十年間,中國的“三農”巨變離不開因地制宜調整農業政策,這些卓有成效的“中國經驗”也給其他國家農業農村發展帶來啟發。

“中國已成為世界上最大的農業經濟體之一,這得益於中國政府成功建立了高效的農業發展體系。”加彭駐華大使波德萊爾·恩東·埃拉説,“中國成功建立了多元化食物供給體系,完善了種糧農民收益保障機制和糧食主産區利益補償機制,中國政府還給予農民足夠的補貼,激發了農民的積極性,提高了生産效率,並激勵更多的人投身農業。”

修路、改廁、通電、聯網……中國繼續重視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在進一步提升村容村貌的同時,也便利了村民生活。“希望促進農村發展和縮小城鄉差距的國家可以嘗試學習並運用中國的方法。”中德農業中心德方主任周裕耕認為,中國將城市地區的交通系統拓展到周邊農村地區,提升了農村與城市之間的連通性,不僅便利了農産品的運輸和貿易,也為農村地區發展旅遊業等新業態提供了機會。

結合實際情況發展鄉村特色産業,為中國鄉村振興注入了新動能。倪華介紹了IFAD在湖南省實施的項目,他們為農村青年和婦女創業者提供小額貸款並幫助銷售本地農産品。“這種因地制宜的特色農村産業發展模式,不僅有效帶動了農民增收致富,促進了地方經濟、社會協調發展,更為其他發展中國家提供了寶貴的經驗和啟示。通過學習和借鑒中國的做法,其他國家也可以在鄉村振興道路上取得新的進展。”倪華説。

近年來,極端天氣頻發給各國農業生産帶來了巨大打擊。“中國在農業生産中重視保護作物、水源和土壤,以提高生産力和産品品質,保護生態環境。同時,中國不斷提高管理和應對氣候變化帶來的風險的能力,完善預報預警系統,並將其與農業諮詢服務聯繫起來,儘量降低極端天氣對小農戶的影響。”越南北江農林大學機電與食品技術學院副院長范士平表示,中國在綠色農業和氣候智慧型農業方面的經驗值得其他國家學習借鑒。

譜新篇 攜手向前

10年來,全面深化改革為中國“三農”事業帶來碩果纍纍。展望未來,友鄰友邦願同中國持續深化合作,共同推動中國和世界“三農”領域的改革與發展。

“我們學校為越南培養了許多農業人才。”范士平説,“在農業數字化轉型國際合作中,中國是我們最為看重的國家之一。我們期待著從中國學習技術、引進設備,合作研究以提升農業生産力,培育産能和品質更高的動植物品種。”

“近些年,我們與中國農業科學院等農業科研機構開展了許多交流,也在籌劃專家培訓和技術轉讓計劃。未來,兩國的從業者可以更多地交流、討論農業專業知識,為應對兩國和世界性農業問題提供解決方案。”巴德里勒·希沙姆·本·阿布·巴卡爾説。

國際馬鈴薯中心亞太中心於2018年正式開始運作,此後與中國在農業領域的交流合作不斷深化拓展。謝建民表示,未來,國際馬鈴薯中心亞太中心將緊密結合中國和域內各國提出的發展倡議和戰略,實施“薯類踐行大食物觀”“薯類良種優化”和“薯類病蟲害綠色綜合防控”三大倡議,為中國和亞太區域糧食安全、減貧和農業可持續發展作出更大貢獻。

“我們通過研究、會議、調研等促進德國與中國農業專家的交流,不斷為兩國的共同關切及氣候變化、糧食安全等全球性問題提供解決方案。”周裕耕説,“未來,我們將繼續推動兩國為可持續農業的發展作出貢獻,減少農業生産對自然資源的負面影響,確保子孫後代的糧食安全。”

作者:農民日報·中國農網記者 趙潔 董家琛

      中國網是國務院新聞辦公室領導,中國外文出版發行事業局管理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本網通過10個語種11個文版,24小時對外發佈資訊,是中國進行國際傳播、資訊交流的重要窗口。

      凡本網註明“來源:中國網”的所有作品,均為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電話:0086-10-88824995

傳真:0086-10-88828231

媒體合作:0086-10-88824995

品牌活動合作:0086-10-88824995

廣告合作:0086-10-88824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