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搜索
2022年10月10日 星期一
您當前位置: 首頁  >  聚焦三農

北京市小麥豐收 秸稈全量化利用

發佈時間:2024-06-26 13:51:11 | 來源:中國網 | 作者:劉京蕊 | 責任編輯:王靜

近日,在北京市懷柔區橋梓鎮平義分村農田裏,小麥收穫後,秸稈撿拾機和打捆機在田間來回穿梭共同協作,將小麥秸稈撿拾並打捆成整齊的“豆腐塊”。與此同時,抓草機和運輸車將這些打捆好的小麥秸稈清運出農田。

秸稈拉運

小麥秸稈直接還田

據統計,2024年北京市40余萬畝小麥地塊,可産生小麥秸稈20萬噸,這些秸稈一部分就地還田,一部分撿拾打捆,用於牛、羊等牲畜的飼料。據北京市農業機械試驗鑒定推廣站的技術人員介紹:“北京市小麥秸稈直接還田率達到98%以上,大部分小麥收穫後,麥秸稈在田間粉碎鋪在田面,不影響下茬玉米播種作業。此外,粉碎還田的小麥秸稈能夠增強土壤保肥、保水性能,還可以為下茬玉米提供養分。不僅作業利用成本低、沃土效果好、主要對環境影響相對較小。”

秸稈打捆

小麥秸稈飼料化利用

如今,北京市小麥秸稈綜合利用高,對於還田量飽和的區域進行秸稈撿拾打捆離田應用。不僅提高了秸稈的綜合利用率,還增加了農民的經濟收入。“趁著這兩天天兒好,機手們加班趕點的幹,預報過兩天下雨,麥秸稈兒一受潮,就收不了了!”北京市鑫利農機服務專業合作社社長張金介紹。目前合作社有三台打捆機,一天就能打300噸秸稈,以一噸450塊錢的價格賣給周邊養殖戶,扣除人工費用、農機消耗,僅賣秸稈這一項就給他帶來不少收入。

廢柴火變成“金餑餑”

小麥秸稈變廢為寶,讓農機合作社有了賺頭,也讓群眾嘗到了甜頭。“過去的小麥秸稈都是燒火做飯的柴火,沒想到現在還能賣錢!我願意讓他們給收走”懷柔區橋梓鎮平義分村種糧戶唐傑樂呵呵地説,今年河北省的農機合作社主動聯繫他,説免費給收秸稈,每畝地還給他30塊錢,這可把他高興壞了。小麥收穫完成後,秸稈撿拾打捆機緊接著進入麥田,經過撿拾、扭轉、壓縮、捆綁後,小麥秸稈被整理成2*1*1m規格的“豆腐塊”擺在麥田中,等待運輸車拉運到養殖場。

當前,北京市40萬餘畝小麥收穫基本結束,小麥秸稈完成全量化利用。通過提高秸稈綜合利用,減少小麥秸稈在田間、地頭的堆積,有效避免了秸稈污染和焚燒的現象,為改善空氣品質、優化生態環境打下堅實基礎。同時,以機械化為抓手充分撿拾拋撒散漏麥田的麥草,不僅可以提高下茬農作物的出苗率,減少病蟲害,還可以促進環境品質改善和農業可持續發展,實現秸稈綜合利用、節能環保的雙贏。

作者:劉京蕊

供稿:北京市農業農村宣傳中心

      中國網是國務院新聞辦公室領導,中國外文出版發行事業局管理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本網通過10個語種11個文版,24小時對外發佈資訊,是中國進行國際傳播、資訊交流的重要窗口。

      凡本網註明“來源:中國網”的所有作品,均為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電話:0086-10-88824995

傳真:0086-10-88828231

媒體合作:0086-10-88824995

品牌活動合作:0086-10-88824995

廣告合作:0086-10-88824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