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搜索
2022年10月10日 星期一
您當前位置: 首頁  >  資訊

走進再生稻無人農場

發佈時間:2024-06-24 09:13:59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 作者:蔣建科 | 責任編輯:王靜

6月是水稻分蘗的重要時期。日前,記者來到位於湖南省益陽市大通湖區千山紅鎮的全國首個再生稻無人農場。透過指揮大廳的螢幕可以看到,稻田裏一台臺智慧農機在田間大顯身手,自動出庫、下田,自動播種、插秧……現場幾乎看不到工作人員的身影。

這個不足千畝的再生稻無人農場,是“十四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重點專項“長江流域再生稻産能提升和優質高效技術研發與整合示範”的重要組成部分。

所謂再生稻,是指在頭季水稻成熟後收割留樁,使稻樁上的休眠芽萌發、生長、結實,再收穫一季水稻的種植模式。種植再生稻最大的優勢在於其“一種兩收”的種植特點,尤其在溫光資源一季有餘、兩季不足的地區種植,可以取得雙季稻的收成,對提高農民種植效益、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具有重要意義。但由於再生稻一年兩收的特點,農村勞動力短缺問題成為制約再生稻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

為此,項目負責人、華中農業大學彭少兵教授團隊聯合多家科研單位,于2023年成功研發全國首個再生稻無人農場,有效解決了再生稻關鍵時期用工密集的矛盾。再生稻無人農場通過“農機+農藝+智慧”融合,利用中聯智慧農業平臺打造智慧農業大腦和數字農業展示樣板,實現水稻生産全程數據採集分析、農事指令智慧決策、農機作業智慧執行,水稻耕、種、管、收、産、供、銷環節全程溯源全面覆蓋。

農場負責人熊姣軍算了一筆賬,“相比以前,再生稻無人農場每一畝可節本增收300元左右。”熊姣軍解釋道,常規機械收割再生稻的碾壓率可能達到40%,通過無人農場的控制,碾壓率可以降到20%以內,從而提升再生稻再生季産量。

據了解,再生稻無人農場第一年就實現了兩季畝産過噸的目標。目前,再生稻週年平均畝産達到1199.2公斤,最高畝産達到1290.1公斤。

國家水稻産業技術體系崗位專家、湖南農業大學教授唐啟源表示,無人農場採用了基於北斗定位的農業機械自動導航作業技術,能實現直線收穫,均衡留樁高度,因此有利於再生稻再生季發苗的整齊度和産量提高。唐啟源預測,只要管理得當,大通湖區再生稻示範片第二季畝産將達到350至400公斤,未來有望在種糧大戶中繼續推廣。

《人民日報 》( 2024年06月24日 19版)

      中國網是國務院新聞辦公室領導,中國外文出版發行事業局管理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本網通過10個語種11個文版,24小時對外發佈資訊,是中國進行國際傳播、資訊交流的重要窗口。

      凡本網註明“來源:中國網”的所有作品,均為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電話:0086-10-88824995

傳真:0086-10-88828231

媒體合作:0086-10-88824995

品牌活動合作:0086-10-88824995

廣告合作:0086-10-88824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