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搜索
2022年10月10日 星期一
您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強農

農機賦能增效益 科技引領助豐收

發佈時間:2024-06-19 14:52:37 | 來源:中國網 | 作者:李震 | 責任編輯:王靜

6月中下旬,北京進入三夏豐收期。位於北京市懷柔區平義分村北京達明種植專業合作社的小麥田,經懷柔區推廣站技術人員測産,平均畝産預計能達到一千二百斤左右。“我們的長勢最好的一塊小麥,單産應該能達到一千四百斤。小麥單産水準提高不少,能比去年高百分之二十左右!”説話的是北京達明種植專業合作社的技術負責人喬仕勇,豐收的喜悅此刻在他的臉上綻放。

增産的成果,源自多方因素的加持。土壤的綠色發展也是農業豐收的基礎與保障。該合作社秉承著“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農業綠色發展是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的指導思想,一直在深入探索綠色農業發展之路。作為懷柔區農業廢棄物處理示範基地之一,既實現了資源的迴圈利用,又為糧食增産打下了良好基礎。

有了堅實的地基,也少不了技術的輔佐。喬仕勇説:“政府推廣的新技術,只要我們覺得對合作社的生産有幫助,就用!”50多歲的他接受新鮮事物的能力非常強。“去年秋天看到咱們市農機推廣站在大興演示小麥複式播種作業技術,當時合作社就買了一台,它可以一次性完成整地、開溝、播種、施肥、播前播後鎮壓等多項作業,相比我們原來那臺條播機,不僅省時、省工、省力,而且播種效果、小麥長勢都特別好。這高性能播種機還真是名不虛傳,合作社這1600畝小麥都是用它播的。”

除了高性能播種機助力外,平整肥沃的土地、性狀優良的種子、科學精細的管理等手段都是今年小麥增産的基礎,其中高效優質的農機裝備尤為重要,北斗導航輔助駕駛、水肥一體化自走式噴灌機、無人植保撒肥機等智慧農機裝備與技術也為合作社小麥增産增效保駕護航。這些助力不僅能夠有效增産,更能夠大幅提高生産效率、減少用工量,從而節本增收。喬仕勇介紹:“現在合作社有12台水肥一體化自走式噴灌機,能實現小麥種植地塊全覆蓋。應用這些自走式噴灌機不僅能夠大幅省工省時,而且水肥一體化技術的應用能夠水肥同施、以水帶肥,隨時根據小麥長勢進行水肥供給,保證水肥均衡,防止小麥早衰,促進增産豐收。”

為了解決糧食烘乾問題,該合作社還計劃建設日處理量100噸的糧食烘乾中心,並將引進生物質顆粒機一套,為其提供燃料來源,從而實現合作社糧食生産的全程機械化,同時也為周邊種植戶提供烘乾服務。

另外,該合作社還以農業生産為基礎,積極探索與二産、三産深度融合,多途徑助力社員增收。一方面,配備了半自動磨面設備1套,延伸農産品深加工;另一方面,建造了兩處精品民宿小院,向休閒旅遊産業拓展的同時帶動周邊就業以及農産品銷售。

北京市農業機械試驗鑒定推廣站的技術人員説:“其實,該合作社的發展只是北京市眾多農民專業合作社的一個縮影,他們的健康發展得益於農機購置補貼、耕地地力保護補貼等相關惠農政策的支援。同時,他們的發展也為北京市糧食、蔬菜等重要農産品穩産保供提供了有效保障。而我們作為農機化技術推廣部門,近年來積極響應農業農村部‘糧食大面積提單産行動’號召,篩選推廣適宜北京地區的高性能播種機、收穫機等新裝備、新技術,推進優機優補、作業補貼等工作,以農機為重要抓手,繼續為北京農業培育新主體、建設新工程、發展新動能提供有力支撐。”

作者:李震

供稿:北京市農業農村宣傳中心

      中國網是國務院新聞辦公室領導,中國外文出版發行事業局管理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本網通過10個語種11個文版,24小時對外發佈資訊,是中國進行國際傳播、資訊交流的重要窗口。

      凡本網註明“來源:中國網”的所有作品,均為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電話:0086-10-88824995

傳真:0086-10-88828231

媒體合作:0086-10-88824995

品牌活動合作:0086-10-88824995

廣告合作:0086-10-88824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