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搜索
2022年10月10日 星期一
您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強農

三農科普|特色蔬菜知一二 高鈣蔬菜冬寒菜

發佈時間:2024-05-31 08:54:31 | 來源:中國網 | 作者: | 責任編輯:王靜

冬寒菜是錦葵科錦葵屬一、二年生草本植物。又叫冬莧菜、冬葵、葵菜、滑腸菜等,古代稱“葵”。冬寒菜根系較發達,株高30~90cm,不摘心高1~2m,分枝能力強。葉圓形掌狀,互生。莖葉被有白色茸毛。小花簇生於葉腋,淡紅色或白色。主要有紫梗和白梗兩個類型。

冬寒菜營養豐富,尤其富含胡蘿蔔素、維生素C,及富含鈣、磷等礦物元素,是一種高鈣蔬菜,非常適合老人、兒童等對鈣需求量較大的人群。冬寒菜性寒,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滑腸的功效,全株可入藥,有利尿、催乳、潤腸、通便的功效。治肺熱咳嗽、熱毒下痢、黃疽、二便不通、丹毒等病症。不宜與溫性食物同食,脾虛腸滑者忌食,孕婦慎食。

家常吃法

冬寒菜以嫩莖葉供食,幼苗和嫩梢在抽薹前可隨時采收,可炒食,也可作湯,做餡,或煮粥,口感細膩滑潤,味道清香。

1、清炒冬寒菜

將冬寒菜洗凈切段,蒜瓣切片;鍋中放油加熱後下蒜片爆香,接著加入冬寒菜快速翻炒至變軟,加適量鹽和雞精調味,翻炒均勻即可。

2、冬葵煮粥

將粳米、糯米淘洗乾淨,放入燒開的水鍋內,熬至稠糯熟;將冬寒菜洗凈放入稀飯鍋內;加豬油少許、味精、鹽,煮製片刻即成。

3、冬寒菜肉末羹

將冬寒菜洗凈切碎;肉末加入生抽、料酒、紅薯粉、蠔油和少許水,攪拌均勻至紅薯粉融化,腌制一會兒;用玉米澱粉調製水澱粉,生薑切末備用;先炒熟肉末,再加水煮開,之後加入冬寒菜碎,調味後煮沸幾分鐘,撒上蔥花即可。

4、冬寒菜豆腐湯

冬寒菜洗凈切段,豆腐切塊;鍋中加水燒開後放入少許油和生薑、豆腐塊略煮,再加入冬寒菜煮至軟爛;最後加鹽、雞精、撒點胡椒粉調味,撒上蔥花即可。

種植管理

冬寒菜喜冷涼濕潤的氣候條件,不耐高溫和嚴寒。種子8℃以上開始發芽,發芽適溫25℃左右,莖葉生長適溫15~20℃,30℃以上高溫病害嚴重,低於15℃莖葉生長緩慢。耐輕霜,在稍低的溫度下可改善品質,生長期溫度稍高時,茸毛增多增粗,組織硬化,品質降低。夏季播種常“化苗”死亡,故夏季不宜栽培。喜充足光照,但怕強光,長日照當年抽薹結籽。要經常澆水保持土壤濕潤,追肥以氮肥為主,不宜連作。從幼苗起到開花初期都可采收食用。

北京地區露地栽培可于春季或秋季進行,春季土壤解凍之後,3月中下旬播種,過早播種易受凍害,過遲影響品質。秋季可于8月中下旬播種,過早高溫影響發芽,病蟲害嚴重,過晚則生長期短,産量低。大棚栽培春茬于3月下旬直播或4月上中旬定植,5月開始採摘到6月抽薹開花前。溫室栽培除7-8月高溫期外可分期播種。冬寒菜也可在樓頂、庭院、陽臺等盆栽,盆口徑25~30cm、高25cm左右,每盆3-4株。

1、整地施肥

每畝施腐熟有機肥1500kg、三元複合肥20kg作底肥,深翻耙平,土肥混勻後作成1.3~1.6m寬的平畦。

2、播種育苗

冬寒菜可直播,也可育苗移栽。

大田直播可採用穴播、條播或撒播,播種後覆土0.5~1cm厚。穴播株行距20~25cm左右,每穴播種子4~5粒,留苗3~4株,間苗後留3株,每畝約需種子250克。條播行距20~25cm,每畝用種量500~750 g。撒播每畝需種子1~1.5kg。播種後通過噴壺或微噴設施噴水保持土壤濕潤。春播時溫度低出苗慢,播後8~10天出苗;秋播出苗快,4~6天出苗。

冬春季設施栽培最好採用育苗移栽,可用72孔穴盤或容器育苗,每畝用種量為150g。穴盤育苗4~5天出苗,2葉1心時結合噴水進行1~2次葉面噴肥。苗高5~10cm苗齡20~30天、3葉1心時即可定植,按株行距20~25cm,每穴2株定植。容器育苗可培育有4~5片葉的大齡苗,苗齡30~35天。定植前5~7天降溫放風煉苗。

3、田間管理

(1)間苗定苗

撒播、條播的在3葉1心時,間苗1次,株距為5cm,間苗原則“留大去小,留壯去弱”,幼苗5片葉時定苗,株行距為15cm×20~25cm,以2~3株為一叢。穴播的間苗2~3次,每穴留3~4株。間苗時進行除草並中耕松土,促進根系發育。

撒播

條播

育苗移栽

(2)水肥管理

春季8~10天左右澆水一次,秋季5~7天左右澆水一次,經常使土壤保持潤濕以促進植株生長。

冬寒菜需肥多,除施足底肥外,還要追肥。第1次間苗後結合澆水追施速效氮肥提苗。以後根據苗情澆水追肥,苗小少追輕追,苗大多追重追,尤其每次采收後要隨水追1次肥,每次施尿素5~7kg/畝或噴施一次高氮葉面肥。低溫季節在采收前少量追肥,以免燒苗。

(3)其他

冬寒菜植株生長迅速,要及時中耕,少量培土,促進生長髮育。蚜蟲、鈄紋夜蛾等害蟲能為害冬寒菜,應及時打藥防治。

4、適時采收

冬寒菜以采收嫩梢和嫩葉為主,一般播後40~60天在主莖高18~20cm時開始至抽薹開花為止分次割收。春季約6~10天采收一次,采收時在莖基部留2~3節,之後每株始終保留4~5個側枝,避免側枝萌發過多影響産量及品質。在迅速生長季節須及時采收,否則品質下降。低溫季節可15~20天采收1次,在莖基部留4~5節以提高抗寒力。采收後加強肥水管理,側枝會很快長出。冬寒菜春季可采收4~6次,秋季可采收3~4次,畝産1000~2000 kg。紫梗冬寒菜較晚熟,前期産量較低,後期産量較高,而白梗冬寒菜較早熟,前期産量較高,後期産量較低。

5、採種

早春直播或育苗採種,採種植株定苗1穴1株,不摘心,不采收嫩葉,6-7月分批採種,每株可採種50~100克。為防止植株倒伏,要進行搭架。

作者:郭芳

供稿:北京市農業農村宣傳中心

      中國網是國務院新聞辦公室領導,中國外文出版發行事業局管理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本網通過10個語種11個文版,24小時對外發佈資訊,是中國進行國際傳播、資訊交流的重要窗口。

      凡本網註明“來源:中國網”的所有作品,均為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電話:0086-10-88824995

傳真:0086-10-88828231

媒體合作:0086-10-88824995

品牌活動合作:0086-10-88824995

廣告合作:0086-10-88824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