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搜索
2022年10月10日 星期一
您當前位置: 首頁  >  聚焦三農

一樹“椿”香滿村

發佈時間:2024-04-19 11:29:16 | 來源:中國網 | 作者:張慶華 | 責任編輯:王靜

4月的京郊,春意盎然,“椿”意馥鬱,正是老北京人説的“食椿”好時節。此時的香椿醇香、爽口、嫩如絲,讓您一口下去,春天的清新瞬間就在嘴巴裏舒展鋪陳開來。

其中,平谷區樊各莊的香椿,有著“貢椿”的美譽;房山區上方山香椿葉厚芽嫩,顏色紫紅,葉面油亮;門頭溝區泗家水村的紅頭香椿頭大抱攏、色澤紅潤光亮,且後兩者都是國家地理標誌農産品。京郊各區因地制宜地以“特”興産,走出了一條富民強村的好路子。

節慶裏的“椿”日經濟

穀雨節氣前的東樊各莊村,桃花漫山遍野,紅芽香椿滿枝頭。一年一度的峪口鎮香椿文化節即將於4月19日舉辦。屆時,“椿”+美食、“椿”+非遺、“椿”+藝術、“椿”+遊園、“椿”+鄉村咖啡等精彩紛呈的特色活動邀您“藝起·擁抱‘椿’天。”

峪口鎮樊各莊的紅芽香椿是清朝時期的定制禦貢品,又稱“貢椿”。目前,該鎮有標準化種植紅芽香椿700畝,年産量達7萬餘斤,主要集中在東樊各莊村、西樊各莊村以及周邊地區。其中,東樊各莊村香椿有300多年的歷史,是聞名全國的香椿種植大村,被稱為“中國貢椿第一村”。每年4月“食椿季”,香椿文化節就在東樊各莊村舉辦。“我們在做好東樊各莊村的‘一村一品’、深挖貢椿的文化價值、引進香椿矮化密植種植技術、借助鄉村特派員,解鎖香椿新吃法的基礎上,今年在第二十六屆平谷桃花節期間,舉辦香椿文化節,為節慶‘升溫’,讓香椿借勢‘破圈’。”東樊各莊村黨支部書記王玉奇説。

自2016年開始,峪口鎮連續多年舉辦香椿文化節。宮廷香椿美食新吃法、峪口好物、“椿葉原野”藝術展、太空蠶科技文化産業園觀光體驗、博士農場科普研學、鄉村民宿等活動項目精彩紛呈。節慶搭臺,香椿唱戲的文化節,創造了新的“椿”日經濟。據統計,僅2023年香椿文化節期間休閒農業營業收入12萬餘元,遊客接待量1萬餘人次,農副産品銷售收入52萬餘元。

當走進第十個年頭的香椿文化節成為集農業、休閒、美食文化于一體的品牌活動時,以“椿”為媒撬動鄉村産業協調融合發展,以節興農的路子越走越寬闊。

聯農帶農穩促增收的生動實踐

走進房山區韓村河鎮聖水峪村,油亮亮的、香嫩嫩的香椿芽在春光的照拂下,舒展開身子,迎風招展。北京聖水太行種植專業合作社裏的社員們開啟了一年一度的“農忙”,近3000畝的香椿進入采收期:採摘隊一大早就出門上山打香椿;分揀隊在分揀車間精挑細選;運輸隊將分揀包裝好的香椿裝車……“2020年以前,我們都是到村口擺攤,5塊錢一兜都沒人要,誰能想到去年香椿200元一斤,還不夠賣的。”看著眼前熱火朝天的采收場面,社員于海英不禁感嘆道。扭轉局面的是土生土長的聖水峪村人周文霞。

2017年,周文霞回村創業,經營民宿之餘又“瞄”上了村裏遍地都是的香椿,“以前農戶都是各幹各的,香椿品質良莠不齊,我想把大家擰成一股繩,抱團做大香椿産業”。在村“兩委”支援下,2020年,周文霞成立了北京聖水太行種植專業合作社,她一邊盯生産端,加大對社員的培訓力度,請專家到田間地頭,手把手教村民科學種植與養護,同時,按照有機農業標準進行生産管理、制定嚴格的分揀標準、設計外包裝盒等;一邊抓著供應端,“今年,在中國農學院團隊的研發幫助下,我們引進了電漿保鮮技術,可將鮮食香椿保鮮期延長一個月左右。”周文霞介紹道。

繼而開發的上方山香椿醬、香椿面、香椿蘑菇、香椿紅酒等深加工産品讓村民“甜頭”不斷。“2023年合作社共實現收入480余萬元,累計吸納就業100余人。我們現有農戶321戶,社員除了土地入社收入、在合作社再就業收入、年底分紅外,還有因銷售深加工産品帶來的二次分紅,戶均年收入2萬餘元。”

深耕一産,延伸二産後,周文霞又聯合一起返鄉創業的10名青年,推出10家民宿品牌“椿香谷”,以香椿宴為品牌,以香椿文化為主題,以“民宿+”為動力,村民又吃上了“旅遊飯。”在此基礎上,她又開始琢磨農文旅深度融合。“今年我們將推出農村傳統流水席與香椿宴結合起來的香椿研學食堂,全鎮500個‘香椿代言人’乙太平鼓的形式為香椿做宣傳推廣活動。”周文霞説。

隨著香椿産業鏈條的不斷拉長,北京聖水太行種植專業合作社與社員們愈發聯得緊、聯得長、聯得牢,形成了以新型農業主體帶動穩促農民增收的生動實踐。

標準化+的“致富經”

在門頭溝區雁翅鎮泗家水村,剛剛採摘下來的一批頂芽香椿“坐”上順豐快遞的專車出山進城。望著遠去的車子,泗家水香椿種植專業合作社的負責人張文武才松了口氣。

去年的特大暴雨把近300畝的香椿地完全沖毀,還有好幾百畝的香椿樹也不同程度的受損,如何減少種植戶的損失成為泗家水村要解決的頭等大事。春節一過,泗家水村兩委就免費為種植戶發放種植有機肥;為受損地塊給土培土,增加地力;圍石壘堰加固受損地塊;加強合作社的管理,連日來組織農技人員深入地頭查看長勢,指導田間管理,保障香椿品質,繼續走實走深“標準化+”的路子。

泗家水紅頭香椿已有600多年的栽培歷史,具有“頭大抱攏、色澤紅潤光亮,味香濃郁”等特點。“合作社2007年成立以來,統一購買有機肥、統一生産技術服務、統一挑揀香椿、統一使用‘泗家水’商標、統一銷售,保障了香椿品質的同時,社員的收益也隨著提高。”張文武介紹道。2023年,紅頭香椿標準化種植基地1300畝,年産量4.5萬斤,合作社有社員103戶,平均每戶香椿産業年收入近6千元,也是村民主要的穩定收入來源。

“今年,為了減少受災村民的損失,我們加大與順豐、京東、抖音等電商合作力度,並開啟預售模式,擴大了銷售週期,提前獲得收益;延伸二産,開發香椿醬、香椿木枕頭、香椿木手串等;繼續舉辦香椿採摘節,將一産與三産融合。”泗家水村黨支部書記郭章峰説。

源於土,顯于特,成于産的小小香椿,一頭連著農民增收,一頭連著鄉村的向好發展。不管是以節慶為抓手,還是充分發揮農民合作社的聯農帶農作用,抑或是為鄉村産業體質升級,各區都在千方百計延伸産業鏈條,深挖“土特産”的多元價值,為鄉村産業振興添動力,為農民持續增收增活力。

作者:張慶華

供稿:北京市農業農村宣傳中心  

      中國網是國務院新聞辦公室領導,中國外文出版發行事業局管理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本網通過10個語種11個文版,24小時對外發佈資訊,是中國進行國際傳播、資訊交流的重要窗口。

      凡本網註明“來源:中國網”的所有作品,均為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電話:0086-10-88824995

傳真:0086-10-88828231

媒體合作:0086-10-88824995

品牌活動合作:0086-10-88824995

廣告合作:0086-10-88824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