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搜索
2022年10月10日 星期一
您當前位置: 首頁  >  品牌振興

“茶”找動海共富之路:雲南大益愛心基金會鄉村振興案例

發佈時間:2024-04-01 14:40:49 | 來源:中國網 | 作者:大益愛心基金會 | 責任編輯:亦農

前言: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提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強調 “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和美鄉村是美麗宜居鄉村的“升級版”,指的是人居環境美好、人文生態和諧、人際關係和睦,産業、文化、生態、組織、人才全 面協調發展的鄉村。

2022年,在雲南省民政廳、雲南省教育廳、雲南省青少年發展基金會、西雙版納州及動海縣各級黨委政府的指導和支援下,雲南大益愛心基金會發起了“大益鄉村振興行動”公益項目,計劃總投入不少於5000萬元,用於扶持雲南西雙版納州動海縣普洱茶原料産區的茶農,幫助他們改造居住環境、提高生活品質。“大益鄉村振興行動”第一期項目重點在動海縣布朗山鄉、西定鄉兩個少數民族聚居的邊境鄉實施“水電路改造工程”“茶農居住改造工程”等,因地制宜,在良好的生態環境和豐富的少數民族文化基礎上,統籌推進鄉村建設,補齊鄉村基礎配套設施短板。截至2023年,項目已累計投入1200萬元,兩個邊境鄉62戶茶農已喬遷新居,過上了現代化的美好新生活;同時,行動規劃了“中國大美茶山”鄉村旅遊項目,推動茶旅融合,助力動海建設生態宜居和美茶鄉,探索一條以“生態綠”為底、適合動海邊疆少數民族地區鄉村發展的共同富裕路徑。

一、項目背景

“鄉村振興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一項重大任務”。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黨的十九大、二十大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也是建設現代化國家的重大歷史任務。2023年中央一號文件《關於做好 2023年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重點工作的意見》再次強調要紮實推進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建設的部署,加強農村規劃建設,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持續加強鄉村基礎設施建設。2022年《關於動員引導社會組織參與鄉村振興工作的通知》、2023年《雲南省社會組織助力鄉村振興三年行動方案(2023—2025年)》等文件的相繼出臺,為社會組織助力推動鄉村振興提供了指引。

▲基金會獲雲南省“萬企興萬村行動”典型項目揭牌

作為在雲南省民政廳登記的5A級基金會,雲南大益愛心基金(以下簡稱“基金會”)會自2007年成立以來,始終不忘回報社會。近年來,基金會以産業扶貧為突破口參與脫貧攻堅工作,幫扶、帶動動海邊疆地區近30萬茶農擺脫貧困。2018年10月,動海縣成為雲南省首批退出貧困縣的15個縣之一,基金會被雲南省扶貧開發領導小組表彰為“社會扶貧模範”。2021年基金會獲民政部授予的“全國先進社會組織”榮譽稱號。

二、基本情況與問題分析

脫貧攻堅目標任務完成後,基金會繼續積極響應“鄉村振興戰略”。2022年,基金會張亞峰理事長多次帶隊調研,走訪動海縣布朗山鄉、西定鄉的茶農,了解到這兩個邊境鄉的基本特徵與現實問題如下:布朗山鄉、西定鄉地處雲南省西雙版納州動海縣邊境的東南部、西部山區,境內山巒起伏連綿,山中古茶樹群落保存完整,天然林覆蓋率達80.02%,生物多樣性十分豐富。布朗山鄉是全國唯一的布朗族鄉村,西定鄉境內則居住有哈尼族、拉祜族、佤族等9個少數民族。這兩個邊境鄉的農民主要以種茶為生,受教育程度較低,儘管已經脫貧,但因山高路遠,居住相對分散且居住條件差——住房多為竹編房、石棉瓦房、土坯房等,不抗震、不防潮、不保溫、不安全,甚至通風、透光性能也不能滿足現代生活需要。同時,生活用電、排污等鄉村基礎設施也不健全,電線亂拉亂搭存在安全隱患,“旱廁”及垃圾處理方式落後等問題也導致鄉村整體衛生環境較差。從整體看,這兩個邊境鄉的茶農至今依然處於相對貧困狀態,距離農村基本具備現代生活條件、農民就地過上現代化生活的目標仍有一定差距。

三、服務目標

根據布朗山鄉、西定鄉兩地的具體問題,基金會于2022年6月正式啟動“大益鄉村振興行動”,按照“産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總要求,圍繞讓茶農住上好房子、過上好日子、養成好習慣、形成好風氣的目標,計劃用四至五年時間,投入不低於5000萬元,對動海縣布朗山鄉、西定鄉兩個邊境鄉進行鄉村整體規劃設計,重點從茶農住房改建、水電路基礎設施等著手,優化提升村容村貌,重構內部道路體系,改善茶農生産生活水準,打造生態宜居的和美鄉村典範。同時,積極探索實施茶農賦能計劃的新做法,實施“中國大美茶山”等茶旅融合項目,推動茶農可持續增收,助力動海鄉村振興與邊疆高品質發展,促進共同富裕。

▲基金會鄉村振興黨建示範點

四、具體做法

“大益鄉村振興行動”將美化人居環境、打造鄉村振興示範村、實現茶旅融合有機結合起來,為動海布朗山鄉、西定鄉的茶農改善人居環境,為每戶茶農捐贈10萬元,改建新房(126 平方米/戶,五室一廳,一廚一衛),同時額外投入配套的項目資金對鄉村的水、電、路等基礎設施進行改造提升,全面改善鄉村生産生活條件,推動實現茶農更幸福、茶山更美麗。針對茶農面臨的困難,項目採用整體規劃、分步實施的方法逐步推進。具體做法如下:

(一)堅持黨建引領公益,為鄉村振興聚力賦能  

基層黨組織是鄉村振興之根,築牢黨建堡壘,才能讓鄉村振興之路行穩致遠。在“大益鄉村振興行動”中,基金會始終堅持黨建引領公益,積極發揮黨組織作用及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充分調動大益的黨員“益工”加入愛心行動,助力茶農建設美麗家園,實現更美好的生活。 

(二)實施茶農居住改造工程——以人為本,開展人居環境整治,為茶農提供規範化的現代居住條件

堅持以人為本、尊重茶農意願是建設宜居宜業和美茶鄉的關鍵點。在項目實施過程中,因不同的少數民族有不同的生活習慣,既要考慮到茶農的生活起居、污水處理和供電因素,又要充分尊重茶農意願,包括門窗朝向、樓梯及廁所位置等,與茶農們反覆溝通,確定新居改建方案後再進行施工。例如因風俗觀念不同,茶農堅持“廁所不能放在房子裏面”的觀念,因此兩個鄉的村居廁所均根據茶農意願獨立建在房子主屋的側面。 

(三)實施水電路改造工程——完善基礎設施建設,改善民生條件 

實施電路改造、道路硬化和排水工程,保證供電照明達標,供水排污合格,道路四通八達,實現水、電、路三通,讓茶農生活更安全、更便捷。 

(四)實施茶農提升計劃——加強鄉風民俗建設,提高茶農素質 

開展健康衛生知識等培訓,捐建籃球場等文體設施,讓茶農有機會提升自身文化素養,同時發展特色手工,拓展茶農致富渠道,攜手茶農共建共治共用美好家園。 

(五)激發茶農參與共建家園,引導更多社會力量參與鄉村振興 

通過引導和帶領茶農參與到鄉村振興項目中,由“要我參與”向“我要參與”轉變,激發茶農共建美麗家園的熱情,拉近黨組織和茶農的距離,進一步提升黨群關係和鄉鄰關係,促進和美鄉村建設。此外,在新居建成後,受“愛有大益”公益理念的影響,大益渠道服務商也積極加入鄉村振興中,為每戶茶農捐贈電熱水器,幫助茶農提高生活品質。 

▲基金會張亞峰理事長帶隊走訪慰問茶農

(六)規劃“中國大美茶山”鄉村旅遊項目——實現茶區變景區、茶園變公園,推動茶旅深度融合,為鄉村振興注入新動能 

鄉村無産業不興,産業發展是真正實現“造血式”幫扶的根本之策。茶農人居環境的提升及配套基礎設施的不斷完善,為鄉村旅遊提供了支撐條件。遵循“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立足動海縣得天獨厚的自然生態優勢,規劃“中國大美茶山”旅遊項目,將茶葉資源、茶葉種植與旅遊進行有機結合,為茶農提供就業機會,讓生態效益實現經濟價值,走出一條茶旅融合的發展新路。

五、服務成效

“大益鄉村振興行動”自2022年啟動以來,已累計投入1200萬元,實施“茶農居住改造工程”及基礎配套設施建設,新建房屋面積7812平方米,惠及動海縣布朗山鄉、西定鄉62戶茶農,極大地改善了兩個邊境鄉茶農的人居環境,茶農搬進新居開始了現代化的美好生活,描繪出一幅山美、水美、路美、屋美的和美宜居鄉村畫卷。該項目成為助力動海“宜居宜業和美茶鄉”建設的樣板,2023年獲“雲南省萬企興萬村行動典型項目”榮譽。 

(一)住——從“棚戶”到“山景洋房”,茶農人居環境品質大幅提升

“茶農居住改造工程”,在充分尊重茶農少數民族生活習俗的基礎上,因地制宜,空間建設在採光、保暖、通風、防漏、室內分區等方面均進行了創新。改進後的茶農新居,是一家一棟的獨立兩層小樓,上下一共126平方米,院落寬敞,有獨立的廚房和衛生間,統一供電供水,燒柴的灶臺也逐漸淘汰,原來盤錯在空中的供電線路引入地下,雨污進行分流,每戶人家都有化糞池,生活污水得到統一處理,滿足了茶農現代生産生活的需求。截至2023年9月,“茶農居住改造工程”共在布朗山鄉、西定鄉實施並圓滿交付62套新居,茶農搬進新家過上了現代化的新生活,兩個鄉的茶農還分別為新的村居取名為“西哈寨”“吉象家園”等,幸福感和滿意度大幅提升。 

(二)鄉村基礎設施逐步完善——“水電入地”,道路乾淨整潔,美化村容村貌,茶農生活更安全、方便 

電入地——原來的架空線路抗自然災害能力差,容易出現跳閘、停電等情況,改造後,實現電纜全部入地,房前屋後盤錯的電線和電桿得以清理,村容村貌更加美觀,茶農用電也更安全。 

水入地——修建雨水和污水兩套管網系統,每家每戶都預埋化糞池,實現雨污分流,同時建設自來水工程,自來水管接入到茶農家中,困擾茶農多年的用水難題也徹底解決,極大地改善了生活環境和生活條件。 

道路建設——鄉村入戶路實現道路硬化,寬敞整潔的道路修到茶農家門口,從前“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現在整個鄉村道路乾淨整潔,為茶農解決了“行路難”的問題,茶農的生産、生活更加便利。 

(三)“廁所革命”——改出少數民族鄉村新生活 

廁所是文明的尺度,也是鄉村發展的注腳。經過“廁所革命”,茶農鄉村戶廁實現了從原來簡易“旱廁”的“臟、差、臭”到現代化廁所“凈、靚、美”的華麗“蛻變”,新建的現代化廁所美觀大方、亮堂乾淨,裏面潔具、熱水器等設施一應俱全,乾淨衛生又方便。茶農在完成勞作回到家後,由原來“通過烤火烘乾衣服”的生活方式轉變為現代化的生活方式——洗個熱水澡換身乾淨的衣服,個人生活習慣及家庭的衛生狀況均得到改善。這一變化,不只是鄉村廁所“顏值”的提升,更是茶農在生活方式、文明習慣以及思想觀念上發生改變的體現。

六、總結與展望

自鄉村振興戰略提出以來,邊疆少數民族地區便是鄉村振興貫徹落實中的重點和難點。站在新時代新起點上,基金會將繼續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積極響應鄉村振興戰略號召,繼續推進“茶農住房改造工程”及配套基礎設施建設等,到2025年,爭取讓動海縣布朗山鄉、西定鄉兩個邊境鄉的全部茶農都住上好房子,生活在生態宜居、鄉風文明的青山綠水間,將兩個鄉村奮力打造成“鄉愁可寄,未來可期”的生態宜居宜業和美鄉村,逐步縮小與發達地區的差距,促進共同富裕,助力雲南省邊疆少數民族地區高品質發展。

(本文為雲南省社會組織促進會發佈的《雲南省社會組織參與鄉村振興服務案例選編》雲南大益愛心基金會“大益鄉村振興行動”公益項目入選案例。圖文供稿:大益愛心基金會)

      中國網是國務院新聞辦公室領導,中國外文出版發行事業局管理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本網通過10個語種11個文版,24小時對外發佈資訊,是中國進行國際傳播、資訊交流的重要窗口。

      凡本網註明“來源:中國網”的所有作品,均為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電話:0086-10-88824995

傳真:0086-10-88828231

媒體合作:0086-10-88824995

品牌活動合作:0086-10-88824995

廣告合作:0086-10-88824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