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搜索
2022年10月10日 星期一
您當前位置: 首頁  >  資訊

倪計才:一泓好山泉 振興有洞天

發佈時間:2024-03-25 09:25:19 | 來源:農民日報客戶端 | 作者: | 責任編輯:王靜

近年來,河北省張家口市陽原縣千家營村在村“兩委”與河北省應急管理廳駐村第一書記倪計才和工作隊帶領下,舊貌換新顏,農民住著小別墅,喝著山泉水,邁上小康路。

倪計才(左一)在千家營村組織安全宣講活動。

引得山泉進村來

2021年5月,千家營村迎來了“愛出好點子”的駐村第一書記倪計才和河北省應急管理廳新一輪的駐村工作隊。倪計才軍人本色已沁入骨子裏,帶著雷厲風行的作風和執行力,迅速完成角色轉變,入村伊始就進山看山,下地聊地,上炕頭聽群眾的訴求。

聽著村民感念黨和國家的恩情,倪計才和駐村工作隊隊員們心裏熱騰騰的。可聊著聊著,倪計才和駐村工作隊隊員們又看到一些村民鎖緊了眉毛。“這是咋啦?你們肯定還有困難。有困難就得提出來,要不駐村幹部是幹嗎的!”倪計才在追問下,發現近些天村民們的“心頭事”——搬進新村,山泉水喝不上了。

以前村裏喝山泉水,剛到新村時,喝的是新打的井水,邊遠山村遇到停電必然要停水,用水反倒不方便了。

聽到這個難事,倪計才和駐村工作隊隊員們眉頭也緊鎖了。

山還是那座山,山體陡峭植被少,進山路險阻難行,村民心念著的山泉水在山中,距離新村已是遙遠不可及。

倪計才為了這件事一連幾天悶頭思考,他與工作隊員、村“兩委”幹部找到一些了解村裏情況的村民一起“攢”想法,把現有的條件、設備,想得到的結果和遇到的難題都一一擺出來,共同討論這項利民工程的可行性。

翻資料、察地形、實地走訪又多方諮詢,最終從之前新村建設時開鑿的水眼洞和鋪設的一些水渠為突破口,想出了下引山泉水到新村的構思。

從一個“點子”落實到一座飲水池,經歷了多番跑辦協調,從籌措資金到項目實施,從山間到水渠到飲水池再到千家營村每一戶,從緊縮雙眉和亟亟嚮往到入口的原味山泉水再到村民因此而綻放的笑容,倪計才和駐村工作隊隊員們也滿意地笑了。山泉水引下來後,解決了村民飲水問題,每年可為全村節省電費達3萬餘元。

引蓄清流潤良田

倪計才心中想著村裏産業發展大計。他把視線瞅準了村裏支柱産業——玉米和西瓜,這是助推千家營村,實現自主可持續發展,邁向富裕的重要根基。但是,灌溉水源又成了一道難題。

山泉水入村後,水井就閒置了下來。倪計才想到把水井作為灌溉水源,立刻聯繫有關部門,協調資金,實施改造。原本單一功能的水井可在農忙時對土地及時灌溉,增加的地下蓄水池又可以應急用於飲用。土地有了水就是糧食有了生長的依靠,2022年5月,千家營村在水利部門的20萬元資金支援下修建了千米水渠,購置了抽水設備,西洼地閒置機井滿足了300余畝土地的灌溉,千家營村一下子有了水澆地,擺脫了靠天吃飯的困境,土地和農民都看到了希望。截至目前,已有1300余畝農田得到有效灌溉,土地生産力提高,村民獲得實實在在的收益。2023年,千家營村累計收穫玉米300萬餘斤,村民黃鑫(化名)承包的100余畝玉米地産量大幅增長,收益就達15萬餘元。

看著為千家營村繪製的生産生活用水示意圖,笑容在倪計才臉上綻放,看得出他還有更大的目標在心中。他和其他駐村幹部一樣,深深地熱愛上這片土地,思索著如何讓幫扶一方百姓。2023年,他被評為河北省鄉村振興優秀駐村第一書記,也因連續三次考核優秀榮記三等功。

作者:陽組宣

      中國網是國務院新聞辦公室領導,中國外文出版發行事業局管理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本網通過10個語種11個文版,24小時對外發佈資訊,是中國進行國際傳播、資訊交流的重要窗口。

      凡本網註明“來源:中國網”的所有作品,均為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電話:0086-10-88824995

傳真:0086-10-88828231

媒體合作:0086-10-88824995

品牌活動合作:0086-10-88824995

廣告合作:0086-10-88824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