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搜索
2022年10月10日 星期一
您當前位置: 首頁  >  資訊

2024石景山區産業發展促進大會圓滿舉行

發佈時間:2024-03-20 14:21:31 | 來源:中國網 | 作者:常曉姣 牛釩冰 | 責任編輯:常曉姣

3月20日,石景山區産業發展促進大會在北京·銀行保險産業園舉行。會上,全面總結了石景山區過去一年的産業發展成果,發佈了《中關村石景山園改革提升工作方案》、《石景山區關於推動創業投資、股權投資高品質發展實施方案(2024-2025年)》、《石景山區推進人工智慧大模型産業集聚區建設發展支援辦法》等多項政策措施,旨在進一步推動新質生産力加快形成,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未來産業集群。

2024石景山區産業發展促進大會會議現場

石景山區委書記常衛表示,近年來,石景山區立足“三區”定位,深入實施“兩大戰略”,統籌做好“四個融合”文章,有力推動了打造新時代首都城市復興新地標和區域經濟高品質發展。今年,石景山區將進一步深刻領會中央和市委關於發展新質生産力的重大決策部署,立足區域實際,圍繞科技創新、産業轉型、數字經濟、消費升級、核心産業發展,加強前瞻性研究謀劃,重點支援人工智慧、工業網際網路、虛擬現實等戰略性新興産業,並積極開闢未來産業新賽道,瞄準未來資訊、未來健康、未來製造、未來空間等4大領域佈局引育項目,廣泛應用數智技術、綠色技術,搭建應用場景,培育技術成果,賦能産業升級,加快形成具有石景山特色和比較優勢的新質生産力發展格局。

打造具有全國影響力的人工智慧大模型産業集聚區

早在2023年11月,作為推動北京建設人工智慧創新策源地的重要舉措,人工智慧大模型産業集聚區就在石景山區正式揭牌,搶抓産業發展機遇,石景山區在全市率先制定實施《石景山區人工智慧大模型産業集聚區工作方案》,通過建中心、搭平臺、落場景、聚企業、強算力等多措並舉,打造人工智慧大模型産業發展熱土。

石景山區人工智慧大模型産業集聚區,一期規劃建築面積4.9萬平方米,位於中海金安橋片區宏潤大廈,今年開園。本次會上簽約的百度智慧雲千帆大模型産業(北京)創新基地是百度在在全國範圍內將大模型技術與産業創新深度融合的示範項目,也是在北京設立的唯一的智慧雲千帆大模型産業創新基地,百度創新基地以“一基地三引擎”為建設目標,全力推動人工智慧及大模型領域創新發展。項目落地後,百度將與石景山區政府共同致力於引入和培育生態企業,推動數據的積累和開放,打造垂類行業大模型,為區域數字化轉型及産業智慧化升級提供支撐,實現人工智慧産業資源的聚集。

會上,石景山區發佈了《石景山區推進人工智慧大模型産業集聚區建設發展支援辦法》(以下簡稱為《支援辦法》),進一步為人工智慧産業發展搭建全産業鏈生態體系。為夯實人工智慧産業算力和數據基礎底座,《支援辦法》中提出對重點建設的智算中心、購買或租用算力的企業,給予最高1000萬元支援;對建設高品質數據集和數據專區、開展數據(數字)資産登記和交易、建設數據安全屋等,給予最高300萬元支援。注重人工智慧産業鏈上下游協同發展,對於新認定或新遷入國家級或省級重點實驗室、創新平臺及研究機構等給予最高100%租金補貼支援、連續三年每年給予最高500萬元運營經費支援;對首次通過國家級評估評測資質認證的企業給予最高50萬元資金補貼。推動人工智慧産業場景應用,鼓勵圍繞垂直領域打造示範應用場景,對獲得市級應用場景支援或區級應用場景重大項目,給予最高500萬元支援。同時,支援建設標桿型孵化器,梯度培育一批潛力企業和高成長性企業,形成産業集群。

2024石景山區産業發展促進大會會議現場 攝影 牛釩冰

根據《石景山區促進人工智慧大模型産業發展行動計劃(2024—2025年)》給出的産業發展目標,今年,石景山區將重點發揮政府在規劃引導、政策支援、優化營商環境等方面的重要作用,為産業發展提供全方位支撐,圍繞人工智慧大模型産業關鍵環節,建立以算力為支撐、演算法為核心、數據為驅動、應用為引領的産業發展模式。積極整合創新資源,加強要素配置,營造創新生態,形成協同創新發展格局,開展人工智慧大模型技術在經濟、社會等各領域的垂直應用,促進人工智慧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力爭到2024年底,人工智慧大模型産業集聚區引育10家行業重點企業,落地3個行業領先的人工智慧大模型,引入5個以上産業服務平臺,形成5個以上行業標桿解決方案,建設10個以上重點應用場景示範項目,初步形成具有區域影響力的人工智慧産業發展高地。到2025年,構建“算力互聯、演算法領先、數據融合、應用涌現、産業集聚”的發展格局,打造具有全國影響力的人工智慧大模型産業集聚區。

金融人才政策持續發力高水準培育産業發展生態

根據《石景山區關於推動創業投資、股權投資高品質發展實施方案(2024—2025年)》,石景山區將按照“一産業一基金”原則為重點細分行業配置專項基金,建立“揭榜挂帥”機制,廣泛遴選優質合作夥伴,做大做強“1+X”基金集群;支援“股貸債保”行業協同發展,吸引更多優秀私募機構、投資人才在石景山區幹事創業,形成“科技-産業-金融”良性迴圈;深化改革,建立一體化商事登記程式,打造“一站式”生態服務體系,為私募基金設立提供註冊登記服務便利化支援,全面優化市場準入機制;聚焦人工智慧大模型産業集聚區、中關村科幻産業集聚區等特色園區建設,探索建立“基金+基地+産業集群”發展模式,構建要素集聚、良性互動的創業投資、股權投資生態圈。力爭到2025年末,全區創業投資、股權投資等市場主體數量超過100家,石景山區被投企業數量累計超過130家,打造高品質創業投資、股權投資集聚區、活力區,為加快形成新質生産力注入金融“活水”。

人才是第一資源,是推動傳統生産力向新質生産力躍升、促進區域轉型發展的關鍵要素。石景山區深入實施“景賢計劃”,堅持人才“引育用留”一體化推進,加快創新鏈、産業鏈、資金鏈、人才鏈“四鏈”深度融合,全力打造科技創新與人才生態最優樣板。

啟動全球産業生態合作計劃構築未來産業生態合作夥伴

作為本次大會的重要成果,石景山區全球産業生態合作計劃也在當天全面啟動,該計劃將通過搭建全球産業生態合作平臺,促進石景山區相關産業和企業進一步強化國際合作,實現資源共用、優勢互補,促進産學研深度融合,加速科技成果轉化應用,共同推動區域産業結構轉型升級。

同時,石景山區還與清華大學、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學院、北航、北理工等高校達成合作意向,並與多家行業協會、企業商會、産業平臺、投資機構簽約結為未來産業生態合作夥伴。

作為未來産業生態合作夥伴簽約方之一,石景山未來産業育成中心由石景山區和國投(北京)科技創新有限公司合作,對標世界先進科創人才服務平臺,建成面向全球高層次人才、高端産業引育的央地合作標桿,結合區域産業發展,在垂直領域形成服務閉環,提供一站式全生命週期的科創服務,突出“服務留才”“項目育才”,營造世界一流營商環境和創新生態系統,全方位打造高品質的硬科技産業發展新引擎。

2024石景山區産業發展促進大會會議現場 攝影 牛釩冰

石景山區委書記常衛表示,與知名高校、未來産業生態夥伴建立合作聯繫,將搭建起聯通國內外高端産業資源交匯的舞臺,最大程度展現石景山區開放優勢,將為未來發展積蓄更加強勁的動力。

全力建設高品質特色園區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産業集群

據石景山區區長李新介紹,近年來,石景山區堅持把推動産業轉型作為經濟工作的戰略支撐,不斷以科技創新引領建設現代化産業體系,加快構建梯次發展的高精尖産業格局,推動重點産業功能區、高精尖産業和“五子”聯動融合發展。

2023年,現代金融産業實現收入1244.9億元;軟體與資訊技術服務業實現收入1272.2億元,總量躍居全市第三,增速位列中心城區首位;文化産業實現收入1319億元總量位列全市第四,增速位列中心城區第一,形成了三個千億級産業集群,人工智慧、科幻、工業網際網路、虛擬現實等特色産業快速發展。

會上,石景山區發佈了《中關村石景山園改革提升工作方案》,作為全區産業轉型的主陣地和主戰場,按照北京市“一區十六園”特色化、差異化發展要求,順應“智慧化、綠色化、融合化”産業變革方向,在全市率先印發《中關村科技園區石景山園改革提升工作方案》和《三年行動計劃》,以首鋼園為核心,以人工智慧、科幻、工業網際網路、虛擬現實等特色産業為重點,構建“一核心、兩組團、五個特色園區”的發展格局,加快建設世界領先的科技園區。

會議現場,石景山區對2023年區域經濟突出貢獻企業和行業高成長性企業進行了表彰;石景山區政府與北京鐵建成長股權投資中心等10家重點企業、百度智慧雲千帆大模型産業(北京)創新基地等10個重大項目、8所合作高校和石景山未來産業育成中心等10家未來産業生態合作夥伴代表進行了簽約儀式,現場集中簽約項目20個,涉及金額252億元。此外,會上還舉行了“全球産業生態合作計劃”啟動儀式以及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建設、高精尖産業片區及人才住房項目方面的推介。

(常曉姣 牛釩冰)





      中國網是國務院新聞辦公室領導,中國外文出版發行事業局管理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本網通過10個語種11個文版,24小時對外發佈資訊,是中國進行國際傳播、資訊交流的重要窗口。

      凡本網註明“來源:中國網”的所有作品,均為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電話:0086-10-88824995

傳真:0086-10-88828231

媒體合作:0086-10-88824995

品牌活動合作:0086-10-88824995

廣告合作:0086-10-88824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