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搜索
2022年10月10日 星期一
您當前位置: 首頁  >  資訊

錨定建設農業強國目標 推進鄉村全面振興——訪農業農村部黨組書記、部長唐仁健

發佈時間:2024-02-08 08:54:30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 作者: | 責任編輯:王靜

民族要復興,鄉村必振興。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加快建設農業強國,紮實推動鄉村産業、人才、文化、生態、組織振興。”“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必須堅持不懈夯實農業基礎,推進鄉村全面振興。”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全會精神,錨定建設農業強國目標,把推進鄉村全面振興作為新時代新征程“三農”工作的總抓手,當前農業農村發展取得哪些新進展?建設農業強國有哪些優勢?今年“三農”重點工作有哪些?農業農村部黨組書記、部長唐仁健日前回答了記者提問。

“三農”底線守得穩,鄉村産業發展、鄉村建設、鄉村治理水準有新提升

記者:強國必先強農,農強方能國強。去年以來,我國農業農村發展有哪些新進展?

唐仁健:習近平總書記關於“三農”工作的重要論述,為做好新時代新征程“三農”工作指明瞭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指引農業農村發展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剛剛過去的一年,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各地區各部門和億萬農民團結一心,拼搏奮鬥,“三農”底線守得穩,鄉村産業發展、鄉村建設和鄉村治理水準有新提升,農業農村形勢穩中向好、穩中有進,為經濟回升向好、高品質發展紮實推進提供了有力支撐。

14億多人的飯碗端得更牢。去年天氣極端異常,自然災害多發重發。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農業防災減災和“把糧食增産的重心放到大面積提高單産上”的重要指示精神,我們一手抓農業防災減災,努力降低災害損失,一手抓糧油等主要作物大面積單産提升,有針對性地拿出良田、良種、良法、良機、良制“五良”整合組裝綜合性解決方案,以大豆玉米為重點,大面積推廣密植等關鍵技術,帶動全國糧食畝均增産2.9公斤,實現了“以秋補夏、以豐補歉”,再奪糧食豐收。2023年全年糧食産量13908.2億斤,比上年增産177.6億斤,再創歷史新高。同時,大豆面積産量繼續提升,肉蛋奶、果菜魚等“菜籃子”産品量足價穩,生態低碳農業發展取得積極成效,農産品例行監測總體合格率連續8年穩定在97.4%以上,長江十年禁漁效果初顯。

脫貧攻堅成果持續鞏固拓展。我們全力推進各項工作,不斷增強脫貧地區和脫貧群眾內生發展動力。22個鞏固脫貧攻堅成果任務較重的中西部省份,都建立了防止返貧監測幫扶機制,及時發現排查風險,針對性開展幫扶。截至去年底,認定的有返貧致貧風險的農戶,超過六成已經消除風險,其餘也都落實了幫扶措施。千方百計促進脫貧人口就業增收,更大力度實施東西部勞務協作,將60%的中央財政銜接推進鄉村振興補助資金用於脫貧地區幫扶産業發展,要求使用相關政策扶持的經營性項目建立聯農帶農益農機制,幫助脫貧群眾在家門口就業、促進增收,去年脫貧勞動力務工規模達到3396.9萬人,超出年度目標377.7萬人。加快脫貧地區整體發展,東部地區經濟較發達縣(市、區)、中央單位對國家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實施全覆蓋幫扶,民營企業、全國性社會組織開展結對幫扶,脫貧地區自我造血能力進一步增強。

農業現代化水準明顯提升。聚焦耕地和種子“兩個要害”、農機裝備“一個支撐”,補短板強弱項,推動農業綜合生産能力穩步提高。耕地品質持續提升,到2022年底全國已累計建成10億畝高標準農田,可以穩定保障1萬億斤以上的糧食産能,去年又新建和改造提升了8611萬畝。種業振興取得階段性成效,完成了全國農業種質資源普查,新收集種質資源53萬多份,具有自主智慧財産權的白羽肉雞新品種市場佔有率達25%,去年還實現首次出口。大型大馬力、丘陵小型適用機具這“一大一小”和智慧化農機研發應用取得階段性進展,植保無人機總量近20萬架,年作業面積21億畝次,一些領域實現了從“無機可用”到“有好機用”的躍升,加速了農業社會化服務發展,推動了農業生産關係變革,將更多小農戶引入現代農業發展快車道。全國農業社會化服務面積19.7億畝次,帶動了9100多萬戶小農戶。

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建設實現良好開局。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各地區各部門集中力量抓好辦成了一批群眾可感可及的實事。農村生産生活條件明顯改善,2023年新改建農村公路超過16萬公里,衛生廁所普及率達73%,90%的行政村生活垃圾得到收運處理,絕大多數村莊實現乾淨整潔有序。鄉村公共服務加快提升,村級衛生室實現行政村全覆蓋,居民基本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制度實現城鄉統一,農村社會保障網越織越密。農村新産業新業態蓬勃發展,去年農産品電商銷售額超過7300億元,鄉村休閒旅遊年接待遊客超過30億人次。農民收入穩步增長,2023年農村居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21691元、實際增長7.6%,增速持續高於城鎮居民收入,城鄉收入比降到2.39:1。通過村規民約制定修訂等措施,整治天價彩禮、大操大辦等不良風氣,鼓勵為村民婚喪嫁娶提供便利化服務,持續推進移風易俗,文明鄉風逐步形成。

加快建設農業強國有基礎有條件,如期實現建設農業強國目標有信心有底氣

記者:黨的二十大作出加快建設農業強國的戰略部署。推進農業強國建設有哪些優勢?

唐仁健: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要建設的農業強國、實現的農業現代化,既有國外一般現代化農業強國的共同特徵,更有基於自己國情的中國特色。”我國的資源稟賦,決定了我們做不了各方面都很強的“全能冠軍”;搞某一方面突出的“單項冠軍”,又滿足不了強國的戰略需要。加快建設農業強國,應立足人多地少的資源稟賦、農耕文明的歷史底蘊、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時代要求,力求拿下比較綜合、比較均衡的“團體冠軍”。到2035年基本實現農業現代化,到本世紀中葉建成農業強國,我們有信心有底氣如期實現這一目標。信心底氣主要源於四個方面:

有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習近平總書記對“三農”工作始終高度重視、念茲在茲,黨的十九大、二十大都對“三農”工作進行總體部署,每年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中央農村工作會議都對“三農”工作作出系統安排,習近平總書記外出考察調研,格外關心農業農村、格外關心鄉村振興,這些都為做好新時代新征程“三農”工作提供了最根本的保證、最有利的條件。

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顯著優勢。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黨堅持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的重中之重,不斷加大對“三農”工作的支援力度,在幹部配備上優先考慮、要素配置上優先滿足、資金投入上優先保障、公共服務上優先安排。堅持農村基本經營制度不動搖,有效保護了農村居民土地承包經營權、宅基地使用權、集體收益分配權等基本權利,讓農民吃上“定心丸”。不斷加大強農惠農政策實施力度,小麥、水稻、玉米三大糧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險和種植收入保險實現全國所有的産糧大縣全覆蓋。去年底召開的中央農村工作會議明確提出“探索建立糧食産銷區省際橫向利益補償機制”“優先把東北黑土地區、平原地區、具備水利灌溉條件地區的耕地建成高標準農田,適當提高投資補助水準”“支援農業科技創新平臺建設”等一系列舉措,釋放出重農強農的強烈信號。隨著黨中央強農惠農政策力度不斷加大,農業農村發展的保障條件將越來越好。

有農業綜合生産能力提升的堅實基礎。當前,我國農業防災減災能力大幅提升,糧食産量連續9年站穩1.3萬億斤臺階,“菜籃子”生産能力不斷加強,設施蔬菜規模擴大到3000萬畝以上,畜禽養殖規模化率達到71.5%,設施漁業水準不斷提升,世界上每2條養殖魚就有1條屬於中國。未來,隨著耕地品質不斷提高,農業科技裝備水準不斷突破,數字化、資訊化、智慧化不斷賦能,我國農業農村發展還將迎來更大突破,迸發更大活力。

有超大群體消費拉動的市場空間。我國人口眾多,擁有超大的農産品消費市場。隨著新型城鎮化深入推進,城鄉居民生活水準不斷提高,農業多種功能、鄉村多元價值進一步凸顯,除了食品供給,還包括生態涵養、休閒觀光、文化傳承等,在提供田園風光、留住鄉韻鄉愁、傳承農耕文明等方面將釋放出巨大的市場空間。此外,高標準農田、現代設施農業、鄉村建設等農業農村基礎設施建設,還是擴大投資、拉動內需的“新藍海”。我國農村到2035年實現“基本具備現代生活條件”的目標,將不斷激發鄉村投資和鄉村消費新需求。從宏觀上看,擴大國內需求、推進高品質發展,“三農”可騰挪的空間、可挖掘的潛力非常廣闊,對基礎産業拉動作用將進一步顯現。

有力有效推進鄉村全面振興,努力推動“三農”工作持續取得新進展

記者:推進鄉村全面振興不斷取得實質性進展、階段性成果,今年“三農”工作有哪些重點任務?

唐仁健:關於今年的“三農”工作,去年底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和今年中央一號文件作出系統部署。我們將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三農”工作的重要論述,堅持穩中求進總基調,錨定建設農業強國目標,以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為引領,把中央明確的“兩確保、三提升、兩強化”逐項落實到位,著力夯基礎、穩産能、防風險、增活力,努力推動“三農”工作持續取得新進展新提升,以“三農”之穩來夯實築牢經濟社會大局穩定之基。

“兩確保”就是確保國家糧食安全、確保不發生規模性返貧。今年將著力穩口糧、穩玉米、穩大豆,繼續擴大油菜面積,著力提高單産,確保全國糧食面積穩定在17.7億畝以上、産量保持在1.3萬億斤以上。要進一步健全落實防止返貧監測幫扶機制,開展集中排查幫扶,努力做到風險動態清零。要更多在增強脫貧地區和脫貧群眾內生發展動力上下功夫,推動各類資源集中到增強脫貧地區和脫貧群眾內生發展動力上來。鞏固一批、升級一批、盤活一批、調整一批,分類推進幫扶産業提質增效。抓好就業幫扶和區域協作,更多推行訂單式培養、以工代訓等方式,確保年度脫貧勞動力務工就業規模繼續穩定在3000萬人以上。統籌東西部協作、中央單位定點幫扶、駐村幫扶、社會幫扶等資源,促進區域協調發展、共同發展。

“三提升”即提升鄉村産業發展水準、鄉村建設水準、鄉村治理水準。

要全鏈條推進鄉村産業發展。做精做優鄉村特色産業,高值提升農産品加工業,持續壯大鄉村休閒旅遊業,佈局建設一批現代農業産業園、優勢特色産業集群、農業産業強鎮,把農業建成現代化大産業。同時健全産業發展聯農帶農益農機制,帶著農民幹、幫著農民賺。

要務實推進鄉村建設。健全自下而上、農民參與的實施機制,謀劃推動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和公共服務提升等普及普惠、以小見大、以點帶面的關鍵要事,集中力量紮實推進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建設,把好事實事辦到農民心坎上。

要加強和改進鄉村治理。持續推進農村移風易俗,整治高額彩禮、厚葬薄養、鋪張浪費等問題,增加村歌、村晚、村超、“村BA”等富有農耕農趣農味的鄉村文化産品供給,推廣積分制、清單制、“村民説事”、數字化治理等務實管用的鄉村治理方式,進一步提升鄉村治理效能。

“兩強化”即強化科技和改革雙輪驅動、強化農民增收舉措。

要系統推動農業科技創新。聚焦産業瓶頸制約,梳理農業科技重大問題清單,進一步明確各級農業科研機構、涉農高校、企業等主體功能定位,探索建立面向産業實際徵集需求、面向用戶反饋評價等機制,加強重大成果運用轉化,突出應用導向,構建梯次分明、分工協作、適度競爭的農業科技創新體系。

要紮實穩妥推進農村改革。堅持“大穩定、小調整”,穩妥推進第二輪土地承包到期後再延長30年試點,穩慎抓好農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試點,因地制宜發展新型農村集體經濟。同時,不斷拓寬農民增收致富渠道,通過産業聯動、就業帶動、改革促動,構建更加穩健的聯農帶農益農機制,讓農民更多分享改革發展成果。

《人民日報 》( 2024年02月08日 02版)

      中國網是國務院新聞辦公室領導,中國外文出版發行事業局管理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本網通過10個語種11個文版,24小時對外發佈資訊,是中國進行國際傳播、資訊交流的重要窗口。

      凡本網註明“來源:中國網”的所有作品,均為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電話:0086-10-88824995

傳真:0086-10-88828231

媒體合作:0086-10-88824995

品牌活動合作:0086-10-88824995

廣告合作:0086-10-88824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