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搜索
2022年10月10日 星期一
您當前位置: 首頁  >  資訊

廣西大力發展現代特色農業産業

發佈時間:2024-02-07 08:56:28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 作者:鄧建勝 | 責任編輯:王靜

糖料蔗種植面積、食糖産量,佔全國六成左右。廣西,是全國最大的糖料種植基地和食糖主産區。

2021年4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廣西考察時強調,要立足廣西林果蔬畜糖等特色資源,打造一批特色農業産業集群。2023年12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廣西考察時指出,發揮廣西林果蔬畜糖等特色資源豐富的優勢,大力發展現代特色農業産業,讓更多“桂字號”農業品牌叫響大江南北。

近年來,廣西廣大幹部群眾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發揮特色資源優勢,按照經營規模化、生産機械化、水利現代化、種植良種化標準,規劃建設“雙高”糖料蔗基地500萬畝。同時,發展糖業迴圈經濟,延長産業鏈,提高附加值。

在廣西來賓市鳳凰鎮的國家現代農業産業園黃安優質“雙高”(高産高糖)糖料蔗基地,大型聯合收割機來回奔忙,滿載甘蔗的卡車穿梭其間。

“現在種甘蔗省心、省事、收入穩。”鳳凰鎮黃安村蔗農莫崇虛説,“雙高”糖料蔗基地面積1.3萬畝,由村裏的專業合作社實行全程機械化和水肥一體化生産,蔗農只需承擔農藥、化肥成本費和人工費,“我家種了45畝甘蔗,都是廣西自主培育的‘桂糖42號’,含糖量高、畝産高,總産量預計300多噸。糖廠派卡車到地裏收購,每噸收購價580元,除去成本,這個榨季的純收入在10萬元左右。”

黃安村西北約2公里處,坐落著一家日榨甘蔗近萬噸、年産白砂糖約10萬噸的大型制糖企業——廣西來賓東糖鳳凰有限公司。董事長李俊貴介紹,企業通過不斷引進新技術新工藝新裝備,實現生産廢渣、廢液100%轉化利用:蔗渣加工成優質紙漿,生産辦公用紙和環保食具;廢糖蜜製成高附加值的酵母系列産品;濾泥直接還田或製成複合肥……“除了各種規格的糖,我們還開發出30多個衍生産品。”李俊貴説。

蔗糖産業是廣西發展現代特色農業的一個縮影。廣西雨熱充沛,農業生産條件好。近年來,廣西立足資源稟賦,著力強特色、提品質、樹品牌,打造出蔗糖、水果、蔬菜等一批現代特色農業産業集群,成為全國有名的“糖罐子”“菜籃子”“果盤子”。

“目前,廣西已進入品質興農、品牌發展的新階段。”廣西壯族自治區農業農村廳廳長黃智宇介紹,依託廣西農業科學院、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熱帶作物品種資源研究所等科研力量,廣西已建成國家級農業種質資源庫(圃、場)9個、水産良種場2個;出臺關於加快推進廣西農業品牌建設的指導意見等政策措施,建立廣西農業品牌目錄製度,全自治區“三品一標”(即無公害農産品、綠色食品、有機農産品和農産品地理標誌)安全優質農産品公共品牌2500多個。

2023年,廣西寄遞農特産品包裹近3億件,貨值超210億元。以“廣西白糖”“百色芒果”等為代表的“桂字號”農業品牌,正叫響神州大地。

《人民日報 》( 2024年02月07日 01版)

      中國網是國務院新聞辦公室領導,中國外文出版發行事業局管理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本網通過10個語種11個文版,24小時對外發佈資訊,是中國進行國際傳播、資訊交流的重要窗口。

      凡本網註明“來源:中國網”的所有作品,均為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電話:0086-10-88824995

傳真:0086-10-88828231

媒體合作:0086-10-88824995

品牌活動合作:0086-10-88824995

廣告合作:0086-10-88824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