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搜索
2022年10月10日 星期一
您當前位置: 首頁  >  聚焦三農

三農科普|近期氣溫驟降 農業專家為西瓜苗“把脈”

發佈時間:2024-02-06 08:33:23 | 來源:中國網 | 作者: | 責任編輯:王靜

根據北京市氣象部門預報,近期,北京市多以低溫降雪持續寡照天氣為主,最高氣溫在0℃左右,並伴有大風天氣,陰冷速凍模式再度重啟。低溫寡照天氣,棚室內易形成低溫高濕的環境,利於西瓜育苗期立枯病、猝倒病和炭疽病的發生與流行。當前是北京西瓜育苗的關鍵期,為加強西瓜苗期病害防控工作,降低災害天氣對生産的影響,北京市植物保護站發佈寒潮低溫西瓜苗期病害防治技術要點,幫助育苗企業、瓜農加強病害防控相關工作。

為害症狀

立枯病:在低溫多雨氣候特別是遇到寒流時,可引起未出土的瓜種爛種和爛芽,幼苗出土後,則在莖基部或根部出現黃褐色長條形或橢圓形的病斑,病斑凹陷逐漸環繞幼苗,繞莖一週後莖基部縊縮變細,縊縮成蜂腰狀,地上部的莖葉萎蔫乾枯;有時在病部及莖基周圍土面可見淡褐色蛛形網狀物,有別於猝倒病。

猝倒病:是一種西瓜苗期的主要病害,種子尚未出土時可引起胚莖和子葉腐爛,侵染幼苗後,在幼苗近地面處的根莖或莖基部出現黃色或黃褐色水漬狀病斑,繞幼莖擴展,使幼莖乾枯收縮呈線狀。高溫、高濕條件下,病部及其周圍的土壤表面會生出一層白色棉絮狀菌絲。

炭疽病:在氣候條件適宜時,該病害從植株苗期到生育初、中、後期均可發生,近年來育苗期發病率逐年上升,需要密切注意。西瓜幼苗發病時,于子葉上先呈現褐色圓形病斑,而後幼莖基部變為黑褐色,且縊縮,甚至倒折。葉片染病初期為黃色水漬狀圓形小斑,後小斑逐漸擴展並附有同心輪紋,易穿孔,呈褐色且外緣常伴有黃色暈圈,通常病斑顏色較為均勻,上面有散生黑色小點;當環境濕度增大時,會出現粉紅色粘稠膠狀物。

發生特點

立枯病:多在苗床濕度較高或育苗後期發生,溫度低、連日陰雨並有寒流時,大水大肥澆施、氮肥施用過多等條件下發病更重。

猝倒病:在早春溫度低、育苗基質含水量高或空氣相對濕度大、通風不良時易發病。低溫雨雪、苗床悶濕,加上光照不足或寒流侵襲,會加重猝倒病發生。

炭疽病:濕度是誘發西瓜炭疽病的重要因素。在適溫下,相對濕度87%~95%時,擴展期只有3天。溫度24℃左右,濕度97%以上,發病最重。

防治技術要點

一、農業防治

採取加溫措施,提高育苗棚室溫度。對於播種不久或剛完成嫁接的西瓜幼苗可採用鋪二道幕、覆蓋薄膜的方式提高局部環境溫度。也可採取鋪設電熱線、開啟空氣源熱泵或者燃燒增溫塊等措施提高棚室夜溫。注意用電安全,用增溫塊加溫時,遠離易燃物,以免發生火災。

注意通風換氣,降低濕度。加強棚室溫濕度控制,儘量保持棚內白天溫度在25~28℃,空氣濕度65%以下。雨雪停後,緩慢進行通風,先揭開棚室內小拱棚一段時間後,再根據棚內溫度適當打開溫室頂風口或多層覆蓋中棚和大棚通風,避免冷風直接吹入,以防棚室溫度過低。

二、生物防治

育苗初期苗床噴施哈茨木黴菌、寡雄腐霉、多粘類芽孢桿菌等微生物製劑,可有效促進瓜苗根系健康,增強抗病能力。

三、化學防治

立枯病:發病初期用70%敵磺鈉可溶粉劑250~500克/畝苗床潑澆或噴霧;1%嘧菌·噁霉靈顆粒劑與育苗基質拌勻後播種。

猝倒病:育苗前用0.4%嘧菌·噁霉靈顆粒劑10000~15000克/畝與育苗基質拌勻,噴濕後播種。

炭疽病:發病初期可選用25%咪鮮·多菌靈可濕性粉劑75~100克/畝噴霧;或325克/升苯甲·嘧菌酯懸浮劑40~50毫升/畝噴霧,或10%苯醚甲環唑水分散粒劑65~80克/畝,或80%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130~210克/畝等藥劑進行葉面噴霧,交替用藥。

供稿:謝愛婷

來源:北京市農業農村宣傳中心

      中國網是國務院新聞辦公室領導,中國外文出版發行事業局管理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本網通過10個語種11個文版,24小時對外發佈資訊,是中國進行國際傳播、資訊交流的重要窗口。

      凡本網註明“來源:中國網”的所有作品,均為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電話:0086-10-88824995

傳真:0086-10-88828231

媒體合作:0086-10-88824995

品牌活動合作:0086-10-88824995

廣告合作:0086-10-88824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