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搜索
2022年10月10日 星期一
您當前位置: 首頁  >  中國好農景

欒川縣:以運營前置為抓手 高品質推進鄉村建設

發佈時間:2023-11-03 09:11:23 | 來源:中國網 | 作者:魏喜喜 謝健圓 | 責任編輯:周相宇

近年來,欒川縣深入學習貫徹“三農”工作重要論述,認真落實全國鄉村建設工作會議、全省鄉村建設工作推進會議精神和市委鄉村振興“151”工作舉措,深入推進“184”行動,堅持運營前置、系統佈局、統籌推進,高品質建設和美鄉村。我們的做法是:

一、運營前置,激發鄉村建設動力

堅持運營思維,把激發內生動力,釋放發展活力,挖掘巨大潛力作為根本遵循,以運營目標引導鄉村建設。

一是夯實鄉村運營基礎。圍繞補短板、強弱項,結合欒川實際,實施道路交通、安全飲水、清潔能源、冷鏈倉儲、數字鄉村、農村住房改善及人居環境整治等680個鄉村建設基礎設施項目,進一步夯實鄉村運營基礎。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行動,改造提升停車場、小遊園166個、生態廊道104條、村莊綠化171個,建成“四美鄉村”12個,“五美庭院”4556戶,107個垃圾分類試點村。

二是引進培育運營人才。通過媒體面向全國發佈“欒川鄉村運營招募令”,大力推出七大項20條招募優惠政策並制定鄉村運營服務指南。舉辦“全國百名鄉創運營師(鄉賢)欒川行暨鄉村運營集中簽約活動”、“百村千宿定向招募等活動”,目前已有200多個運營團隊主動對接,成功簽約運營商40家。大力支援鄉賢返鄉創業,已累計吸引鄉賢回歸3800余人。同時,把本土人才培育作為重點,把“土秀才”培育成為優秀的運營商,實現鄉村運營的本土化深耕。

三是探索鄉村運營手段。在運營中突出五個轉變,從重建設到重運營、從重業態項目到重整村佈局、從資源資産閒置到變身文旅産品、從農副産品到旅遊商品、從單一齣租盈利到合作經營創收,探索具有欒川特色且靈活多樣的鄉村運營模式。

景區帶動託管運營型,重渡社區依託重渡溝景區入股合作配送中心、洗滌中心、食具消毒中心、停車場等項目,並由景區對農家賓館規劃升級為精品民宿,豐富消費業態,村集體經濟年收入突破160萬元,農戶戶均年收入突破35萬元,成功入選第一批國家級夜間文化和旅遊消費集聚區。盤活資源支部引領型,三川鎮柳子村黨支部先後招商引資建設露營地、雲上農場、鸞鳥傳奇民宿、核桃加工廠等項目,帶動全村發展民宿22家,村集體經濟年收入突破100萬元。

溝域經濟聯建聯營型,陶灣鎮協心、紅廟、西溝、唐家莊4個村同處一道溝,通過“聚人聚地聚財聚平臺”整體運營,區域內發展農家賓館、精品民宿、農産品銷售公司等160余家,年接待遊客突破30萬人次。農旅融合駐村幫帶型,文廣旅局派駐撥雲嶺村第一書記王玉棟創設“撥雲嶺時間小鎮”主題IP,開發雲禮、雲物、雲水、雲啤等品牌。

此外還有康養度假村莊自營型的莊子村、文創賦能鄉賢帶動型的大王廟村、工旅研學村企聯營型的龍王廟村、鄉村提質運營師主導型的小河村、沉浸式體驗國鐵幫扶型的王坪村、冰雪運動校企合作型的楊樹坪村等。全縣51個鄉村運營試點村,集體經濟平均增收20萬元。

二、系統佈局,科學鄉村建設方向

科學編制鄉村規劃,按照“精品村”、“示範村”、“達標村”三個類別,對集鎮、鄉村進行清晰定位、分類推進,以運營目標引導鄉村建設更加合理化、科學化、效益化。

一是優化完善鄉村建設布點。始終堅持縣域規劃建設一盤棋,通盤考慮城鎮村莊規模結構和功能佈局,合理劃定各類空間管控邊界,優化佈局鄉村生活空間,嚴守耕地保護紅線,在精準定位中推進鄉村建設。按照《河南省村莊規劃導則》要求,結合已確定的“三區三線”成果,加快編制鄉鎮國土空間規劃,完善村莊規劃,構建完成縣域國土空間一體的規劃體系,確保各項建設依規有序開展。結合鄉鎮情況,在國土空間規劃編制中安排不少於5%的新增建設用地指標,以保障鄉村重點産業和項目用地。

二是穩步提升農村公共服務。以創建全省首批“義務教育優質均衡先行創建縣”和“省級學前教育普及普惠縣”為引領,統籌優化調整城鄉教育資源佈局。支援建設城鄉學校共同體,加強農村職業院校基礎能力建設,全面推行義務教育階段教師“縣管校聘”,切實保障鄉村教師待遇。深入推進醫藥衛生體質改革,努力實現縣域內就診率達到90%以上,基層就診率達到65%以上。加快鄉村公共文化數字化建設、社會化發展。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和基本醫療保險縣域內參保率穩定在96%以上。落實好現行城鄉低保、殘疾人“兩項補貼”、孤兒最低養育、高齡補貼等政策。加快推進縣級特困供養機構和鄉鎮社會工作服務站建設,實施縣綜合養老服務中心、10個鄉鎮集中養老服務中心、9個鄉鎮養老助老服務站和50個村養老服務站建設項目。

三是紮實有序開展鄉村治理。構建黨建引領的“四治”融合基層治理體系,持續推進“三清兩建”,激活鄉村善治“一盤棋”。圍繞抓黨建促鄉村振興,持續推動農村“五星”支部創建與鄉村振興深度融合。推行黨員積分化管理、星級化考評,深化黨員幹部聯繫服務群眾“百千萬”行動,激勵引導黨員在全面推進鄉村振興中爭當先鋒模範。積極探索以積分制管理推進鄉村治理新模式,通過開發微信小程式,將村民日常行為轉化為數字積分,建立行為銀行,激發鄉村治理新動能,破解鄉村治理難題,有效提升鄉村治理水準。

三、統籌推進,增強鄉村建設保障

堅持高位推動,加強統籌謀劃,在整合有效資源的基礎上,健全完善相關保障制度和措施,為鄉村建設工作有序推進保駕護航。

一是凝聚工作合力。堅持政府、社會、農民協同發力,成立由縣委書記任組長的鄉村建設工作領導小組和13個行動專班,安排33名縣級領導包鄉包村協調推進鄉村規劃、基礎設施建設、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基本公共服務提升、鄉村治理等重點工作,持續加大對鄉村建設的聚焦和動員部署。建立運營主體與農民利益聯結機制,著力構建“政府+運營商+村集體+群眾+鄉賢”的共贏模式,推動形成全民參與、共建共用的工作格局。

二是加強頂層設計。認真學習貫徹中辦、國辦印發的《鄉村建設行動實施方案》和《河南省貫徹落實<鄉村建設行動實施方案>工作方案》,強化政策頂層設計,進一步健全完善配套制度。先後研究制定《2022年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重點工作實施意見》《鄉村建設行動實施方案》《鄉村運營專項工作方案》《鄉村振興支援政策彙編及項目資金爭取指南》等系列政策文件,建立鄉村建設行動2023—2024年重點任務臺賬和重點項目臺賬,構建了推進鄉村建設的“四梁八柱”。

三是強化保障措施。結合深化鄉鎮管理體制機制改革,推動各鄉鎮成立鄉村建設辦公室。制定出臺《欒川縣鄉村振興考核評價辦法》,建立鄉村振興縣領導聯繫點制度,示範帶動各級幹部抓好落實。強化資金保障,保持財政銜接資金投入力度不減,同時積極爭取專項債、中長期貸款及政策性銀行貸款,為推動鄉村建設注入源頭活水。2023年,欒川縣共入庫專項債券項目113個,總投資130.9億元,擬申請專項債券66.75億元。

下一步,我們將堅持以鄉村運營為抓手,科學制定任務清單,健全完善推進機制,強化宣傳引導,努力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推動欒川鄉村建設工作再上一個新臺階。( 魏喜喜 謝健圓)

      中國網是國務院新聞辦公室領導,中國外文出版發行事業局管理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本網通過10個語種11個文版,24小時對外發佈資訊,是中國進行國際傳播、資訊交流的重要窗口。

      凡本網註明“來源:中國網”的所有作品,均為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電話:0086-10-88824995

傳真:0086-10-88828231

媒體合作:0086-10-88824995

品牌活動合作:0086-10-88824995

廣告合作:0086-10-88824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