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搜索
2022年10月10日 星期一
您當前位置: 首頁  >  和美鄉村

西藏昌都波羅鄉“木刻古村”:刻出美好生活新圖景

發佈時間:2023-10-30 11:31:36 | 來源:新華社 | 作者: | 責任編輯:常曉姣

一手緊握刻刀,一手托住木板,刀起刀落間,木屑剝落,一件件樣式精美、色澤瑩潤的雕刻成品躍然眼前。在西藏昌都市江達縣波羅鄉外衝村,“波羅古澤刻版製作技藝”國家級傳承人澤培正在認真指導學徒製作木刻。

2008年,“波羅古澤刻版製作技藝”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今年60歲的澤培,從12歲開始學習這門古老的技藝,是家中第九代傳承人。據澤培介紹,波羅鄉的刻版製作距今已有數百年曆史。波羅鄉是西藏較早開始雕版印刷的地區,主要産地外衝村被譽為“木刻古村”。

澤培正在製作木刻(2023年10月27日攝)。新華社記者邵澤東攝

波羅刻版製作並不容易,包括切割、曬油、加固等十多道工序。澤培説:“我們一般選用優質的紅樺樹,必須要耐磨、沒有裂縫。正式刻製時,每一個字都必須與模板相對應,不能跑偏、變形。要想雕刻好,需要熟練掌握藏文書法等相關知識。一個字刻壞了,整個作品就毀了。”

曾經的外衝村,因基礎設施不完備、木刻工匠分散無組織、手工藝品銷路窄,導致非遺技藝傳承陷入困境。

掌握這一情況後,近年來當地政府加大資金支援力度,駐村工作隊動員組織群眾成立木松民族手工藝公司,中國華電集團有限公司援建面積1400余平方米的工作車間,並幫助尋找銷售資源。以澤培為代表的傳承人也獲得了外出學習的機會,經過培訓研討,他們的木刻技藝不斷精進。

在多方的努力下,外衝村刻版産業逐漸走向規模化,生産效率大為提高。近五年來,外衝村與社會各界達成的訂單總額超過一億元。

木松民族手工藝公司的工人正在製作木刻(2023年10月27日攝)。新華社記者邵澤東攝

如今,刻版産業已成為外衝村的主要經濟來源,村民實現了“家門口”就業。刻版産業年創收200多萬元,從事木刻的工人們,每月收入可達6000元。

産業的快速發展,吸引了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加入。擁金卓嘎是從外鄉慕名前來學藝的,她告訴記者:“在這裡能學到寶貴技藝,收入也不錯。刻版工作時間比較自由,可以同時做些其他事情,我很喜歡在這裡工作。”

為進一步助力鄉村振興,外衝村村民正在用刻版技藝製作更多種類的文創産品,嘗試開發網上銷售的渠道,與藏香等特色産業抱團發展。外衝村駐村第一書記李宇説:“我們正積極打造‘波羅古澤刻版製作技藝’品牌,以峽谷風情遊等項目為支撐,加強刻版遺跡保護,進一步拓展群眾增收渠道。”

俯瞰外衝村(無人機照片,2023年10月27日攝)。新華社記者聶毅攝

“村裏的房子越建越好,來我們這裡旅遊觀光的人越來越多。很高興看到刻版製作技藝幫助大家學習到了知識,增加了收入。我要趁著視力還可以,盡可能多教幾名徒弟,讓村民們能夠依靠這門手藝過上更好的生活。”澤培説。

刀木之間,更多的“澤培”們正在用自己的雙手,將木板上的精美圖案刻畫成現實中的美好未來。


      中國網是國務院新聞辦公室領導,中國外文出版發行事業局管理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本網通過10個語種11個文版,24小時對外發佈資訊,是中國進行國際傳播、資訊交流的重要窗口。

      凡本網註明“來源:中國網”的所有作品,均為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電話:0086-10-88824995

傳真:0086-10-88828231

媒體合作:0086-10-88824995

品牌活動合作:0086-10-88824995

廣告合作:0086-10-88824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