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搜索
2022年10月10日 星期一
您當前位置: 首頁  >  中國好農味

特色蔬菜産業 “蔬”寫發展新篇章

發佈時間:2023-08-07 11:57:38 | 來源:央廣網 | 作者: | 責任編輯:常曉姣

盛夏的吉林大地,萬物蔥籠,生機盎然,豐收在望。 

地處在“黃金玉米帶”上的吉林省,糧食産量連續兩年超過800億斤,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作出了吉林貢獻。“米袋子”充盈,關係百姓民生的“菜籃子”怎麼樣?近日,記者前往吉林省各特色蔬菜生産基地,一探究竟。 

通榆:辣椒産業帶來紅火日子 

走進通榆縣瞻榆鎮西關村旭日辣椒種植專業合作社的車間,香辣味兒撲鼻而來,工人們正在生産線上進行初選,一袋袋挑好的幹辣椒倒入除籽機,將辣椒籽與辣椒皮剝離。 

“這個辣椒籽兒我們會把它磨成面兒,也是一種很好的調料,香味兒非常足。”通榆縣天意農産品經貿有限公司董事長于海娟告訴筆者。 

“通榆這個地方,光照充足,雨熱同步,非常適合辣椒生長。通榆種植辣椒的歷史也比較長,這裡的辣椒果型美、個頭勻、皮質厚、味道正,色素和維生素含量都很高。多年來通榆縣一直以生産優質、高産辣椒而遠近聞名。”于海娟説。 

成立於2005年的天意公司,是通榆縣唯一一家國家級農業産業化龍頭企業,訂單式生産辣椒,幹辣椒出口到日本、泰國、馬來西亞,凍辣椒出口南韓。經過多年發展,天意公司年加工能力10萬噸,年出口額2億元,輻射帶動周邊3萬多農戶種植辣椒。 

為了進一步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通榆縣以庭院辣椒種植為切入口,加快推進産業振興。印發了《通榆縣2023年發展庭院經濟實施方案》,整合資金8000多萬元大力發展庭院經濟,種植辣椒每平方米補貼2元,最高可享受6000元庭院補貼,農戶種植庭院辣椒的積極性高漲。截至目前,全縣庭院種植辣椒達4.8萬畝,預計庭院鮮辣椒産量可達10萬噸,産值2.5億元。 

“通榆縣在瞻榆鎮實施産業強鎮項目。僅2022年,通過瞻榆鎮輻射作用,構建了通榆縣辣椒現代農業産業體系、生産體系、經營體系三大體系,帶動全鎮農業總産值6.25億元,鄉村農業旅遊年接待遊客1.2萬人。帶動就業超過1400人,帶動農戶17860戶,形成農民收入穩定增長新機制。圍繞辣椒種植、加工、經營,通榆縣採取綜合規劃、統一指導、區域佈局、分步實施的方式,實現一二三産的融合發展。”通榆縣農業農村局負責人告訴筆者。 

榆樹:糧食、蔬菜一個都不能少 

享有“天下第一糧倉”美譽的榆樹市,多年來在棚膜經濟發展上投入了大量真金白銀和實打實的支援政策,棚膜經濟成為農民增收致富的“金鑰匙”。 

一大早,榆樹市五棵樹鎮番茄三産融合産業園就被滿載著番茄的農用車擠滿,卸貨、稱重、付款一氣呵成,當場收貨當場結賬;另一旁,裝箱、打包,裝車同時進行,準備發往江浙等地。 

進步村黨支部書記王龍生説,進步村主要種植番茄,從零星幾戶摸索種植,到成為全村的標誌性産業,進步村村民的日子被番茄“染”紅了。“一開始就是個別戶摸索著種,慢慢地大家看到效益了,越來越多的村民種植番茄,有條件的村民到山東等地學習種植技術。到後來,建大棚國家還給補貼,大家的積極性越來越高。” 

在進步村的帶動下,五棵樹鎮的棚膜經濟不斷發展壯大,全鎮共建大棚2365棟,其中標準大棚2296棟8900畝、溫室69棟100畝。農業農村部在這裡建設國家定點蔬菜批發市場,預計2023年五棵樹鎮棚膜産業可創産值8.7億元、利潤5.4億元。 

走進榆樹市八號鎮北溝村,連片的棚室盡收眼底,“中國北方蔬菜生産基地”幾個大字格外顯眼。登上觀景臺,村書記王春莊指著一棟棟大棚説:“我們村有標準化棚膜蔬菜園區7個,蔬菜大棚1061棟,年産蔬菜6萬多噸,年産值將近1.6億元,全村每人平均純收入3.9萬元,我們的目標是打造‘中國北方蔬菜生産基地’”。 

作為榆樹市“菜田”區,北溝村投資2.1億元建設了三産融合示範園區,配套建設吉鮮冷鏈項目,園區形成集棚膜蔬菜種植、加工、倉儲、物流、銷售于一體的全産業鏈體系。在村幹部和黨員的示範帶領下,村民們也積極加入到棚膜産業當中來,自建棚室、自己種植、自己管理蔚然成風,全村5個自然屯770戶農民,共建設標準棚膜蔬菜園區7個、蔬菜大棚1061棟,年産蔬菜6萬餘噸,年産值超1.46億元,實現了屯屯有園區、戶戶有大棚的規模化發展,北溝村成為名副其實的“億元村”。2020年、2021年連續兩年被農業農村部評為“全國鄉村特色産業億元村”,八號鎮因北溝村特色蔬菜被省農業農村廳命名為“吉林省番茄之鄉”。 

進步村和北溝村的棚膜經濟發展是榆樹市的縮影,經過多年不斷深耕,榆樹市溫室、大棚面積發展到7.3萬畝,30畝以上棚膜園區發展到116個,其中國家級園區11個,省級園區29個,産量90萬噸,年産值實現31億元。 

公主嶺:小香蔥帶動大産業 

從長春出發向南34公里,是公主嶺市懷德鎮,這裡交通便利,土質肥沃,近年來,三里堡子村大力發展香蔥産業,走上了致富之路。 

在三里堡子村蔬菜專業種植合作社的大棚裏,村民們正在收穫香蔥,起蔥、摘葉、稱重、裝袋,分工明確,有條不紊。 

“這是我們從國外引進的品種。你看這蔥,溜直、葉長,不僅外形好,産量也高,遠銷北京、南京、江蘇、長春、大慶等地。”村黨支部書記李小甫隨手拿起一棵蔥説。 

三里堡子村發展香蔥産業由來已久。合作社成立以後,堅定地按照“集中連片,統一標準,滾動發展,梯次推進”的發展思路,實行統一種植、統一標準、統一購藥、統一品牌、統一標識、統一銷售的“六統一”管理方式,把一家一戶農民組織起來,建設規模化種植、標準化生産、品牌化銷售、産業化經營的綠色園區。 

李小甫給記者算了一筆賬:一平方米溫室能産香蔥14-18斤,1000平方米的溫室一茬能生産1.4-1.8萬斤香蔥,平均售價每斤2元,一年四茬,全年毛利潤11-14萬元,去掉每茬5000元的成本,純收入達10萬元。 

不僅種香蔥掙錢,給合作社打工也掙錢。香蔥采收旺季時,每天打工人員多達500人,平均每人每天100元,打工人年收入也達2.5萬元。合作社發揮帶動作用,鼓勵貧困戶以土地入股形式參與土地流轉分紅,也吸納貧困人口進入園區務工,貧困戶每人平均增收2000元以上。 

經過多年持續發展,三里堡子村現有各類棚膜1708棟,棚室生産面積244公頃,其中香蔥種植面積佔90%以上。年産香蔥4萬噸,産值近2億元,2022年全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達到26700元,把小香蔥做成了大産業。 

“菜籃子”裝滿大民生 

“菜籃子”關係民生。吉林省農業農村部門緊緊依託良好的生態條件、水熱資源,制定多項扶持政策,大力發展優質蔬菜産業。以九個市(州)城市周邊和重要鐵路公路沿線蔬菜主産區為重點,建設一批設施蔬菜生産基地,穩步提升城市“菜籃子”供給能力,提升冬季“菜籃子”保障水準。以哈大線為主軸,在扶余、榆樹、德惠、農安、九台、公主嶺、梨樹等蔬菜生産大縣(市、區),建設北方優質夏菜産業帶,打造國家級吉菜南運基地。遍佈全省的178個“菜籃子”應急保障基地時刻供給百姓餐桌。 

給啥都不如給好政策。近年來,為推動吉林省棚膜經濟高品質發展,吉林省政府出臺《關於加快推進全省棚膜經濟發展的實施意見》,引導和激發地方政府、社會資本、農民發展棚膜經濟積極性。在規模園區建設上,30-50畝的新建塑膠大棚、土堆溫室、節能日光溫室,每畝補助標準分別為5000元、9000元和13000元;50-70畝的,補助標準上浮50%;70-100畝的,補助標準上浮100%;100畝以上的補助標準上浮200%。對於普通農戶散建棚室達到園區面積標準的,同樣予以建設補助支援。此外,對於年度新建棚室面積超過1000畝、且全省綜合排位前三名的縣,省裏還一次性獎補500萬元。特別是2022年,吉林省投入1.41億元支援棚室建設。 

“在利好機制的不斷刺激下,全省棚膜經濟持續發展壯大。全省蔬菜種植面積達325萬畝,産量1312萬噸,産值345億元。2022年,全省蔬菜出口額7708萬美元,位列全國第6位,成為農民增收的重要組成部分。”吉林省農業農村廳園藝特産處相關負責人表示。 


      中國網是國務院新聞辦公室領導,中國外文出版發行事業局管理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本網通過10個語種11個文版,24小時對外發佈資訊,是中國進行國際傳播、資訊交流的重要窗口。

      凡本網註明“來源:中國網”的所有作品,均為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電話:0086-10-88824995

傳真:0086-10-88828231

媒體合作:0086-10-88824995

品牌活動合作:0086-10-88824995

廣告合作:0086-10-88824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