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一隻大鵝”看吉林特色産業新探索
發佈時間:2023-06-28 09:29:44 | 來源:新華社 | 作者:王勁松 | 責任編輯:常曉姣從不足18萬隻到突破230萬隻;從之前的農戶散養為主到發展鵝全産業鏈……白鵝産業,正成為吉林省舒蘭市的“富民強市”新增長點。
“一隻成鵝一天需要0.8元飼料,1萬隻鵝一天能吃掉8000塊錢。”舒蘭市新安鄉養殖戶劉華説起過去,“小商小販壓價收,那時候養鵝掙不了幾個錢。”
舒蘭為滿語“果實”之意。舒蘭市政府認識到,要確保果實在勞動者手裏,必須做大做全鵝産業鏈。
建設不少於667平方米的鵝舍,就有近萬元補貼;養鵝1000隻以上最高可享受4萬元貼息貸款;每只鵝保費2元,養殖戶承擔0.6元,剩餘由政府和保險公司補貼;與屠宰企業簽訂協議,確定保底收購價格……舒蘭市政府出臺“白鵝十條”扶持政策。
政策拉動、服務帶動,從做大養殖端開始。2021年底,舒蘭成立3個白鵝産業推進專班,解讀政策、招商引資、落實項目。聘請江蘇農科院組建服務團隊,為養殖戶提供技術指導、疫病防治。
這只鵝“能下金蛋”
2022年,舒蘭白鵝養殖端産值達到2億元,直接帶動農民增收4400萬元。
在舒蘭市環城街道重禮村佔地近4萬平米的光伏電站,光伏板和鵝舍間隔排列,光伏陣列整齊劃一,像是為鵝舍訂制的遮陽傘。“這是‘企業+光伏’牧光互補養殖模式。”“80後”譚忠來一進鵝舍,幾千隻小鵝急忙跑到一邊並齊刷刷盯著他,“目前三個光伏養殖區仔鵝存欄數近10萬隻,去年出欄33600隻,實現利潤44萬元。”
“黨支部+合作社”“域外代養”……舒蘭創新7種養殖模式。新安鄉養殖戶劉金平採用新養殖模式飼養白鵝24萬隻,財政為其補貼保險以及賠付金額總共80余萬元。
“今年5月購進1萬隻仔鵝,以合作社的形式養殖。”天德鄉三梁村挂職第一書記邊榮超説起養鵝的辛苦,“村幹部輪流看護。很辛苦,但值得!”
這只鵝“渾身是寶”
舒蘭地處“黃金産絨帶”,鵝羽絨品質上佳。白翎羽絨製品有限公司在這裡已根植30年,總經理張玉寶説,“公司年加工羽絨800噸,羽絨製品10萬件。年均實現銷售收入1.8億元,利稅近800萬元”。
舒蘭市白鵝産業園佔地面積34萬平方米,聚集鵝肉加工、羽絨製造、産品研發等白鵝全産業鏈,計劃投資14.2億元,建成投用後年産值59億元,帶動就業1.9萬人。今年將完成綜合服務區、肉品生産加工區、屠宰區等八大核心區建設。
目前,國內許多企業向舒蘭白鵝産業拋來“橄欖枝”。吉鵝鵝業(集團)有限公司正準備入駐,董事長宋軍介紹,“鵝全身都是寶,目前打造寒地有機富硒鵝肉品牌,開發熱鹵鵝、花膠鵝火鍋、鵝預製菜等系列産品,推向全國市場。”
像磐石的海棠、梨樹的花楸、伊通的百合、延邊的黃牛等特色産業一樣,舒蘭的白鵝正成為吉林省特色經濟的亮點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