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搜索
2022年10月10日 星期一
您當前位置: 首頁  >  振興樣版

安徽省鳳陽縣棗巷鎮:生態養殖助增收 特色産業促振興

發佈時間:2023-04-17 16:13:13 | 來源:中國網 | 作者:焦亞男 | 責任編輯:張袁

近年來,安徽省鳳陽縣棗巷鎮立足生態資源優勢,在生態特色種養殖上做足文章,典型示範帶動,不斷優化全鎮産業佈局,引導農民發展稻蝦連作、淡水珍珠、鴿子、肉牛等特色養殖,拓寬農民增收致富渠道。

當前,全鎮特色養殖産業已呈現出“百花齊放”的良好態勢,成為了農民增收致富的新引擎。

稻香蝦肥“錢”景好

棗巷鎮“稻蝦連作”示範基地位於該鎮張王村保莊圩南,交通便利,佔地1000余畝,是標準化“稻蝦連作”千畝示範基地。“稻蝦連作,優勢在於肥藥雙減,實現了生態綠色迴圈種養。”棗巷鎮榮軒養殖專業合作社負責人説,“採用稻蝦連作生産模式,一年收穫兩季龍蝦,每畝純收入2000元左右;一季有機水稻1000斤,由於是綠色無污染種植,按照每斤價格在1.5元,每畝年純收入可達5500多元。”

規模化是標準化生産的前提,近年來,該鎮牢固樹立綠色發展理念,按照“企業+基地+合作社+農戶”的模式,切實將水資源優勢轉化為産業優勢。根據資源環境承載能力,積極穩妥地發展稻漁綜合種養。開展水稻秸稈還田利用,促進稻田地力修復。充分利用稻田的天然餌料,科學確定投喂漁用飼料,嚴格控制投喂量。通過規模化、標準化生産,提升稻米品質,促進稻蝦綜合種養主産區生産、生活與生態協調發展。

小珍珠串起新生活

棗巷鎮牌坊村坐落于淮河沿岸花園湖畔,與五河縣、明光市交界,為“雞鳴三縣之地”,當地村民多靠養殖“土雞”增收。為了解決每人平均土地少、勞動力人員外出多、內生動力不足和集體經濟薄弱的難題,實現好鄉村振興與脫貧攻堅有效銜接,村黨支部多方尋找適宜當地的産業發展“良方”,做出了揚長避短“走出去、引進來”決定,結合本村擁有眾多沿湖低窪地的實際,利用獨特的自然資源優勢,選擇發展淡水珍珠養殖産業,盤活了村裏閒置水面,綠水青山變成了金山銀山,實現了在家門口持續增收。

到2022年6月,全村已有淡水珍珠養殖水面650畝,吸引20戶村民加入珍珠養殖的隊伍,全村依託淡水珍珠養殖可實現産值1900萬元,開啟了紅紅火火的幸福新生活。

小鴿子揮動金翅膀

走進棗巷鎮張王村,“鴿”聲陣陣,一排排鴿籠整齊地排列著,正是養殖戶趙娟娟的養殖大棚。該大棚主要對市場銷售乳鴿和鴿蛋,目前,鴿子存欄量為3000對種鴿,大棚佔地約3畝。

“我們給鴿子投喂的都是豌豆、高粱、小麥、玉米等雜糧,這樣喂出來的鴿子的肉蛋白含量高、脂肪含量低,肉質細膩,口感更鮮美。現在每對種鴿會帶兩到三隻小鴿子,為了保證肉質口感,乳鴿在一個月之內都要出欄,目前市面上乳鴿根據品質和重量能賣到40到50元一隻,鴿蛋一顆能賣到5元。去年年收入近25萬元”養殖戶趙娟娟對自己的養殖大棚前景充滿了信心。

近年來,棗巷鎮探索實施“種養産業鋪路、特色産業拓路”的産業發展模式,積極發展特色種養殖産業,幫助養殖戶擴大養殖規模、為農戶提供技術指導和幫助銷售,不斷拓寬農民增收渠道,壯大村集體經濟,實現了在家門口持續增收。

小牛犢“犇”向振興路

走進棗巷鎮車楊村,村民車志好利用農閒時間搞起來肉牛養殖,在他的牛棚裏,幾十頭膘肥體壯的育肥牛和基礎母牛悠閒地吃著草料。

家人們正在添料、清掃,忙得不亦樂乎。車志好介紹他養牛的成本不算高,把種植的玉米、水稻秸稈做成飼料來育牛,牛産生的糞便再施用到地裏,既環保又省錢,實現了就地“消化”。他還表示自己以前只是零星散養小戶,趁著縣上鼓勵發展特色種養殖的政策東風,購進了一批肉牛。現在肉牛存欄量達到了30多頭,一年的純收入基本上在十幾萬元左右。今年準備再改建一下養殖圈舍,擴大養殖規模。

據了解,在鳳陽縣棗巷鎮像這樣的小規模養牛戶還有幾十戶,一人富不算富,大家富才是富。養殖戶們把自己的養殖經驗分享給左鄰右舍,形成了“一戶帶多戶、多戶帶全村、一村帶多村”的牛産業經濟,蹚出一條肉牛養殖産業發展助力鄉村振興之路。

鄉村振興,各美其美。棗巷鎮瞄準市場需求,因地制宜,按照“一鄉一業、一村一品、一戶一策”原則,大力發展特色種植養殖,加快形成規模效應,推動農業轉型升級。

從“一枝獨秀”到“百花齊放”,該鎮始終積極探索實踐,充分發揮産業“領頭雁”作用,不斷挖掘鄉村多元價值,鼓足群眾的“錢袋子”,形成頭雁引領、群雁齊飛的模式,確保鄉村振興戰略落地生根、開花結果。(圖/文 焦亞男)

      中國網是國務院新聞辦公室領導,中國外文出版發行事業局管理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本網通過10個語種11個文版,24小時對外發佈資訊,是中國進行國際傳播、資訊交流的重要窗口。

      凡本網註明“來源:中國網”的所有作品,均為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電話:0086-10-88824995

傳真:0086-10-88828231

媒體合作:0086-10-88824995

品牌活動合作:0086-10-88824995

廣告合作:0086-10-88824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