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搜索
2022年10月10日 星期一
您當前位置: 首頁  >  振興樣版

一朵三角梅引發的“苦坑村”蛻變

發佈時間:2023-04-11 14:12:43 | 來源:新華網 | 作者:蔣巧玲 劉默涵 | 責任編輯:常曉姣

天氣轉暖後,沿著421縣道進入廈門市同安區古坑村,行人和車輛都會不自覺放慢腳步和車速——這是沿途簇擁綻放的各色三角梅帶來的“默契”。

7年前,這裡還是污水橫流,臭氣熏天的村莊。如今,這裡滿目芳菲,村居花園隨處可見,田園美意引來了如織遊人。它的蛻變,源於一朵三角梅。

豬場變花田豬倌變花農

早些年,古坑村曾因地處偏僻、經濟落後而被稱為“苦坑村”。為了脫貧致富,村民們開始養豬,這也一度成為村民的主要收入來源之一。“家家戶戶養豬,結果就是環境臟亂差,整個村子臭烘烘。”村黨總支書記、村主任葉建發説。

為了響應政策,保護生態環境,2013年10月起,同安區全面啟動生豬退養工作。經過三年的攻堅,古坑村于2016年完成了生豬養殖清退任務。不能養豬了,村民的收入問題怎麼解決?葉建發説,村黨總支幾番探索後,決定因地制宜、因勢利導發展三角梅種植。

三角梅是廈門市市花,因有三片花瓣、單個花瓣近似三角形而得名。古坑村原本就有種植三角梅的歷史,但因種植面積小而散,市場化程度不高。它真正成為當地村民的“致富花”,契機緣于2017年在廈門舉辦的金磚國家領導人會晤。葉建發回憶説,當時,廈門以市花三角梅裝點了整個城市和會場,不僅驚艷了世界,也讓村民們獲得了轉産轉業的啟發。

2017年9月,在同安區委區政府的支援和引導下,古坑村作為同安區第一個轉産轉業示範村,掛牌成立了同安區三角梅花卉種植專業合作社。隨後,古坑村按照“企業+合作社+農戶”的工作模式,引進廈門同安城市建設有限公司、廈門千日紅園藝有限公司,通過合作社流轉土地發展種植,三角梅開始在越來越多的村居和田間地頭綻放。

古坑村現有三角梅品種400多種。

轉産轉業致富有了“抓手”

葉東權是第一批轉産轉業的養殖戶。

早年種植蘑菇,他沒有掙到錢;後來開始養豬,錢倒是掙到了,卻污染了環境。“考慮到種植三角梅既能美化環境又能掙錢,村裏有了這個決定之後,我就把該拆的拆了,該賣的豬也賣了。”葉東權説幹就幹,一邊引進苗木,一邊向有種植經驗的村民取經、參與村裏組織的技術學習。經過幾年的發展,葉東權家十幾畝的三角梅基地,每年純收入可達到二三十萬元。

今年74歲的葉賜挺一直是三角梅種植戶。過去“一花獨放不是春”,一家一戶零星種植形不成氣候、打不開市場。轉業轉産後,資源整合了,渠道打通了,規模擴大了,品質提升了。“客戶來了,一裝裝一車,抱團發展才有規模優勢。”葉賜挺説,村民們嘗到甜頭之後,開始以更大的熱情投入到三角梅種植中。

“沒有好的種植技術,我們就組團去漳州學習取經;為了擴大銷售,我們通過企業對接市場……”談起轉産轉業過程,同安區三角梅花卉種植專業合作社負責人葉水旺如數家珍。他説,古坑村引入企業後,通過企業對接市場獲得市政和花卉企業訂單,合作社統一苗木種植和管理,並根據訂單量組織農戶發貨,形成良好閉環。“我接手合作社時,全部家當就一塊鐵牌子和一個2.1萬元餘額的銀行賬戶。現在,這個牌子擦亮了,還帶動了全村七八十戶村民種植三角梅。”

據了解,目前古坑村的三角梅品種以“同安紅”為主導,共有400多個品種,全村種植規模已達500多畝,苗木盆栽遠銷全國,年産值達3000萬元。通過産業帶動,不僅村民的收入逐年增加,村集體收入也從2017年的不到10萬元,增長到2022年的62萬元。

農旅結合村民吃上“旅遊飯”

距古坑村村口幾百米處,一個名為“東權小院”的“私家花園”格外搶眼。紅的、粉的、白的、紫的,各色三角梅盆栽簇擁出滿園春色,引來了絡繹不絕的遊人,也帶來了訂單。

“每到節假日,進村的遊客很多,我的‘花園檔口’一天少則賣幾百元,多則幾千元,疫情之後市場回暖,銷售還會更好。”葉東權説,現在家家戶戶的房前屋後都種滿了三角梅,村子美了,遊客多了,村民不用外出就能增收。

原來,為了進一步美化村居,古坑村組織了一次庭院“換裝”——根據各戶庭院特點,由合作社為村民“量身挑選”,在每戶村民庭院擺放或種植2—3盆中大型精品三角梅,並進行庭院美化提升佈置,形成一家一戶小花園。“換裝”之餘,古坑村還結合千日紅三角梅基地、滿枝紅花卉種植專業合作社、知微草堂研學基地、花園書屋民宿等資源,以流經古坑的西源溪為紐帶,打造以三角梅産業觀光為主題,集農業體驗、研學拓展、親子素拓、休閒娛樂、美食品鑒為一體的鄉村旅遊。

“去年合作社成立了民宿協會,現在已經發展了五六家民宿,整體房間量約100間,床位數200多個。”葉水旺説,目前合作社還在繼續整合資源,持續打造配套設施,希望在市場回暖後,帶給遊客更好的體驗。

“苦坑”不苦,魅力古坑方興未艾。2020年,花叢掩映的古坑村獲評中國美麗休閒鄉村,成為唯一一個以種植三角梅為産業的特色村;2022年,該村又獲評福建省級鄉村治理示範村。“通過這些年的實踐,我深刻感受到,鄉村振興的關鍵在産業,打好了産業基礎,鄉村振興才有持續動力。未來我們將以三角梅産業為主導,聯動周邊,走出一條一二三産融合發展的新路子。”葉建發説。


      中國網是國務院新聞辦公室領導,中國外文出版發行事業局管理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本網通過10個語種11個文版,24小時對外發佈資訊,是中國進行國際傳播、資訊交流的重要窗口。

      凡本網註明“來源:中國網”的所有作品,均為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電話:0086-10-88824995

傳真:0086-10-88828231

媒體合作:0086-10-88824995

品牌活動合作:0086-10-88824995

廣告合作:0086-10-88824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