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鄉村振興故事:鎮寧縣革利鄉100年古茶樹背後的滄海桑田
發佈時間:2023-04-03 09:59:00 | 來源:中國網 | 作者:杜一鳴 王波 | 責任編輯:亦農中國網訊 春光明媚,空氣中瀰漫著一股芳香的味道,偶爾的雞鳴狗吠,不時打破這寧靜的村莊,似乎在喚醒這裡的人們趕早採摘明前茶。
3月31日清晨,在位於貴州省安順市鎮寧縣革利鄉,太陽緩緩升起,四射的光芒穿透古樹茶葉,將採茶人的臉照得紅潤,安逸舒適的勞作環境,好似一幅歸園田居春景圖,如此愜意和美好!在革利鄉的山頭上、水溝邊、地埂田間、房前屋後……古茶樹隨處可見。
據悉,2019年年初,鎮寧自治縣林業局開展對全縣古茶樹資源進行調查統計工作,共發現革利鄉有50397株古茶樹,樹齡最大的為750年。
如此多的古茶樹,于當地村民而言,已是“見怪不怪”了!甚至有村民認為這些古茶樹沒太多的價值,還阻礙種地,於是便有被砍伐在田間地頭的零星枝丫。
看著被破壞的古茶樹,革利鄉黨委書記楊立群深感自責和痛心不已,自2021年她到革利鄉任職以來,一直都在為古茶樹的保護奔走和呼籲。
“在了解我們鄉古樹茶現狀之後,楊書記帶領全鄉黨政幹部,一邊對村民宣傳古茶樹的價值和意義,一邊採取對古茶樹的保護措施。”革利鄉黨委委員、政法委員郭發兵説,之前村民們都沒有保護意識,經過大力的宣傳後,部分村民逐步知道了古茶樹的價值,並對各自田間地頭的茶樹進行保護性採摘,再也不亂砍亂伐了。
在該鄉水牛壩村王佔馬組的一家生茶收購點,村民朱安慧接過收購商周鵬的200元現金,臉上挂滿了笑容,她告訴記者,他們都知道這是古茶樹,但沒有直接産生經濟價值,只要擋住莊稼,他們就會進行修剪,甚至砍掉。“現在不捨得砍了,都把它當個寶看待,村裏有人制茶,我採來的茶青直接賣給他們,還有筆不錯的收入,我要好好保護這些古樹茶。”
據朱安慧預估,除了在家幹農活的時間,整個清明節前,她一個人採摘收入能達到5000元左右,目前僅僅十天時間,她就收入了3000多元。
記者一行走訪發現,每天下午五點左右,不少村民都會將採摘的茶青送到收購點換錢,每斤40元,有的多則4到5斤,少則1斤多。
如今,看到村民多有一份收入,也有了對古茶樹的保護意識,楊立群的臉上洋溢著久違的笑容,在她看來,全鄉的努力都是值得的。
“我們鄉多年來有沿襲傳統手工古法制茶的技藝,有不少傳承下來的手藝人,正等著人接班。”楊立群説,下一步,將全鄉10個行政村的古茶樹全部集中起來管理,培育一批古法制茶接班人,採取招商引資的方式,將有能力、有資質的茶企引進來,並成立合作社,利用當地低緯度、高海拔、寡日照、多雲霧的自然環境,採取對古茶樹籽(苗)培育、扦插等方式,形成規模化種茶。
同時,該鄉採取公司+合作社+農戶的模式,一方面將當地茶産業發展壯大,另一方面解決當地的就業問題,提高村民收入,實現農業高品質發展,助推鄉村全面振興。
據革利鄉水牛壩村王佔馬組古法手工制茶傳承人周志華介紹,每年明前茶採摘開始,收茶青、炒茶、接待、賣茶,他就會從白天忙到夜晚,樂此不疲。
憑藉著遍佈滿山的古茶樹,周志華認為,這是大自然給村裏人的饋贈,他們家有6、7畝古茶樹,超過700年的茶樹都有幾十株,對於古茶樹的來源,也無從考證。“在我兒時的記憶中,古茶樹長在誰家地裏頭的就是誰家的。我們家從祖奶奶哪就開始世世代代制茶,主要經濟來源都是靠漫山遍野的古茶樹。”在談到古茶樹的生長時間時,今年73歲的周志華回憶道。
據他回憶,打自己記事以來,他的老祖母就開始制茶,柴火、鐵鍋、簸箕、篩子,再配以精湛的手藝,香氣撲鼻的明前茶就製作出來了,就是這樣,一代又一代的傳承,到了他這兒,也學到了老人傳下來的制茶手藝。他又將這套制茶手藝傳給了兒子,可謂是代代相傳、後繼有人。
“我們這裡制茶,一般都在半夜,夜深人靜時,更容易出好茶,那個時候,不受外界打擾,整個心思都放在制茶上。”周志華説,一般流程是下午採茶青回來,稍作休息,吃完晚飯,再慢慢炒茶,到了第二天上午,縣上或更遠的客戶都會趕早來買茶,有些是慕名而來,到了家裏,還需搞好接待。
儘管現在是古茶樹的受益者,可周志華也曾破壞過古茶樹,他坦言,過去由於意識差,不懂得保護,“古茶樹太高,自己採不了,就會將高的枝幹砍掉。”現在看來,周志華認為過去的行為太粗暴和愚蠢,如此寶物,就因為自己的私欲被破壞了實在是可惜。
如今周志華不想那麼累了!於是,他將收購茶青的工作交給了兒子周鵬來打理,而他就一心一意的做炒茶和賣茶。對於收購的茶青,也是他自家古茶樹上的,只要村民採回來,就按40元的價格回收。
3月31日下午五點,在周鵬家門口聚集了不少採茶村民,此時的他開始忙碌起來,只見他手裏拿著一個筆電,一邊稱茶青一邊記錄著,然後付錢。
現年84歲高齡的王朝氏,上山採了大約半天時間,收穫了1.2斤,換回48元錢。拿到錢的她嘴裏不停念叨,“這周重孫的零花錢有了”。
一旁83歲的楊淑珍老人,一天摘了2.5斤,收入100元,與他一同去採茶的還有女兒、女婿、外孫,女兒女婿共收入256元,19歲的外孫收入了120元。據楊淑珍老人介紹,每年的茶青採摘季,他們家收入會上萬元。
而周鵬回收的茶青,一部分給父親制茶,父親做不完的,他就會留著自己炒制。不過,周鵬也承認,他的技術沒有父親那樣爐火純青,“我父親的茶,一般晚上炒出來,第二天就賣光了,我的就沒有那麼大的名氣,待明前茶採完後,我就會帶著到江蘇、浙江一帶去賣,賣完就在那裏務工,到了來年,又會回來做明前茶。”
雖説年紀大了,但周志華有一個明確的目標,就是要將自己的制茶手藝傳給當地更多年輕人,希望他們將家鄉的古樹茶葉和茶藝發揚光大,讓外界知曉,形成自有品牌,從而提升其經濟價值,提高全村人的收入,以此達到更好地保護古茶樹的目的。(杜一鳴 王波/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