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搜索
2022年10月10日 星期一
您當前位置: 首頁  >  振興樣版

合肥:農田“四變”贏得農業“四增”

發佈時間:2023-03-02 11:09:21 | 來源:安徽日報 | 作者: | 責任編輯:常曉姣

合肥市以“兩強一增”行動激活多方潛力,破解長期困擾農業發展“種糧難、用地難、用錢難、掙錢難”的難題,實現農業“生産用地、糧食産量、資金投入、農民收入”四個增加。2022年,全市糧食生産面積788萬畝、産量294.2萬噸,比上年“雙增長”,産量居全國省會城市第5位;農林牧漁業總産值584億元,同比增長4.2%;農村常住居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28727元,同比增長7.0%。

政策發力,“冬閒田”變“種糧田”增産量。面對省城建設用地量大、農田逐年減少的壓力,農業部門會同國土資源部門和縣區認真分析、梳理農田圖斑,據實下達生産任務,細化到田塊,按圖索糧,倒逼“閒田”變“糧田”潛力;市縣聯手出臺盤活冬閒田、暫置地獎補政策,增添“閒田”變“糧田”動力;爭取100個高産創建示範片、420萬畝配方肥使用補貼和病蟲害統防統治獎補等政策,激發“閒田”變“糧田”活力等,盤活各類閒田16萬畝,保障全年順利完成省下面積、産量雙任務。

科技給力,“平面田”變“立體田”增耕地。充分發揮合肥科技資源富、技術力量強的優勢,出臺政策、搭建橋梁、構建基地、配套資金,讓中科院合肥物質研究院、省農科院、安農大等到縣(市)建131個基地;組建50個農業行業首席專家工作室,帶動753個農業專家技術人員,聯手本市1000多名農技員服務全市農業。在糧食生産上,主推26項技術,戰勝旱情和疫情,糧食單産仍有增加,相當於原單産增加面積2.3萬畝。在蔬果生産上,主推37項技術,蔬果單産增加1.96%,相當於原單産增加面積2.8萬畝以上。

財政發力,“單投田”變“多投天”增投入。成立市、縣鄉村振興投資公司,建立10+X億元鄉投基金,引導銀行投資農業項目。去年全市涉農貸款增長29.2%。市財政加大對種糧、種菜示範項目和高標準農田建設獎補力度,撬動民間和社會資本投入。加大各類農業項目統籌力度,整合投資、捆綁式投資、鏈條式投資,財政支農項目投資額增長2.1%,投資效益明顯提高。為放大資金投入效應,市財政還採取擔保、貼息貸款等方式,引導金融機構向“三農”投貸,農業農村基礎設施和農業綜合生産能力、資訊化建設速度大大加快。

多方合力,“吃飯田”變“致富田”增收入。圍繞提高農業效益,增加農民收入,讓種田人由“吃飽飯”到“能致富”,市直32個部門合力實施“兩強一增”行動,承擔並實施76項任務,直接促進全産業鏈提效,增加農民來自農業的收入。去年農民經營性收入出現近幾年少有的好勢頭。農産品加工産值同比增長9.3%、品牌農業佔比增長18%,新增市級以上龍頭企業23個、新增10億元以上企業10個。農業多功能性得以不斷開發,農事體驗、果品採摘、田園綜合體遊覽人次大幅度增長。去年全市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收入同比增長18.5%。

今年合肥市將進一步深化“兩強一增”行動,著力實施“糧食安全、蔬菜提質增效、綠色食品重點産業鏈鍛造、‘小田變大田’、和美鄉村建設、新型村級集體經濟高品質發展”六個三年行動計劃,加速推進鄉村振興和農業農村現代化。


      中國網是國務院新聞辦公室領導,中國外文出版發行事業局管理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本網通過10個語種11個文版,24小時對外發佈資訊,是中國進行國際傳播、資訊交流的重要窗口。

      凡本網註明“來源:中國網”的所有作品,均為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電話:0086-10-88824995

傳真:0086-10-88828231

媒體合作:0086-10-88824995

品牌活動合作:0086-10-88824995

廣告合作:0086-10-88824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