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搜索
2022年10月10日 星期一
您當前位置: 首頁  >  振興樣版

遼寧新民:“三招”壯大村集體

發佈時間:2023-02-10 10:16:08 | 來源:農民日報 | 作者: | 責任編輯:常曉姣

“多年來,我們想方設法圍繞村內特色——‘鄭單985’老品種玉米做文章,在市委、市政府的引導下,村黨組織大膽創新,定項建廠,做起玉米深加工,先後研製出玉米麵條、麵粉、碴子、即食糊糊4種産品,2022年以來,賣出産品10萬餘斤。”遼寧省新民市新農村鎮黃家嶺村駐村第一書記唐海波同基層幹部分享經驗時説。

曾經的省級貧困村通過黨建引領“基地+幫扶”“強村+弱村”“項目+産業”等模式,2021年村集體實現純收入18萬元、2022年村集體收入27萬元,黃家嶺村實現了從“省級貧困村”到“産業特色村”的華麗蛻變。在新民市335個村中,像黃家嶺村這樣的集體經濟強村還有不少。

新民市委書記馬原説:堅持把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作為夯基層、打基礎的重要抓手,突出黨建引領,創新發展模式,加強政策扶持,走出了‘新路子’,鼓起了‘錢袋子’,切實增強了村級組織自我保障能力,村級集體經濟呈現出量質齊升、加速發展的良好態勢。”

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是實現鄉村振興的必由之路。新民市制定出臺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三年行動實施細則(2021-2023),深入實施“特色鄉鎮示範創建”“書記挂帥、破冰攻堅”“活水暢流”工程等載體,帶動各村培育壯大特色産業,打造出柳河溝瓜果、前當堡漁業、公主屯蛋雞等專業村,推動80%以上行政村實現“一村一品”,助農增收達5.6億元,並於2022年初圍繞合作經營、産業帶動、資源盤活、土地流轉、招商引資、服務創收6種創收模式,精心編撰“一村一方案”。

截至2022年底,全市335個村集體經濟純收入均達到5萬元以上,其中10萬元村達到281個,佔比83.9%。然而,在2021年底前,新民市仍有112個“空殼村”。為何能一舉實現“空殼村”摘帽?新民市用好了三招。

招法一:培育“本土能人”

2021年初,青年黨員致富帶頭人李衛波當選為胡臺鎮王家河套村書記、主任“一肩挑”村幹部。這之後,他帶領村民發展小龍蝦養殖、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忙得“腳打後腦勺”,在村民收入增加的同時王家河套的村集體收入也實現新突破。

2021年以來,新民市深入實施“三個百強”工程,大力挖掘和選樹一批抓黨建促鄉村振興的先進典型,發揮榜樣力量,聚點連線構面,打造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強引擎”,為助推鄉村振興搭建鮮活載體、積蓄強勁動能。

鄉村振興必須要有人才支撐,新民市加快培養“本土能人”,設立鄉村振興研究院,實施“萬名農民進職校”工程,整合社會資源,投資1000萬元在職教中心建成佔地52畝的技能人才實訓基地,培育技能人才和高素質農民2892人。

舉辦“鄉村振興雲課堂”系列培訓活動34期,指導農戶2000人次。緊扣“一村一品”培育發展主導産業,深入鄉鎮、村屯開展産業發展實用技術培訓和操作技能指導服務,加強對村級集體經濟産業發展的科技支撐,提升集體經濟産業的科技附加值。

同時,推動集體經濟同20個電商村、177家電商企業聯通,引導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與本土電商平臺簽署合作協議,建立標準化電商體驗店和物流點,積極培育農村集體經濟電商品牌。

招法二:支部領辦合作社

日前,記者在新民市興隆鎮弓匠堡子村大果榛子加工廠看到,村黨支部書記張利正忙著帶領村民對大果榛子進行篩選、炒制,臉上洋溢著豐收的喜悅。

“我們村現有榛子園1100多畝地,去年的産量特別好,總産量達到40多萬斤,榛子加工廠也特別忙碌,每天都在炒制,現炒現售保證榛子的香度。合作社加工廠已經加工了20多萬斤,每天銷售都在300-500單左右。”張利向記者介紹。

弓匠堡子村黨支部于2022年領辦創辦了合作社,成立了大果榛子加工廠,明確提出一年示範引領,兩年提質擴面,三年擴大規模的發展思路,實現村集體經濟和群眾收入雙豐收,走出一條以黨建為引領、推動鄉村振興的致富路。

“堅持把黨組織建在産業鏈上,將黨員集聚在産業鏈上,持續開展村集體經濟‘提質強村’行動,帶動政策、資金、項目等資源要素下鄉進村,讓群眾富在産業鏈上,持續增強鄉村振興發展的內生動力。”新民市委組織部部長王福偉介紹。

2022年以來,新民市以“振興新突破我要當先鋒”專項行動為抓手,從綠色發展可持續、打造産業鏈條、富民利民等多角度指導135個壯大村級集體經濟項目試點村及56個領辦創辦合作社試點村,探索實踐發展壯大的新路徑。其中,紅旗鄉西王崗村從建立“黨支部+合作社+村民”的發展模式到打造“鑫王崗”牌西芹,再到村集體修建冷庫創收,讓近百名群眾在家門口實現就業;張家屯鎮後大河泡村創建“村企聯合”模式,整合社會資本、扶持政策與村民自籌三類資金,收購81畝魚池,發展養魚項目,産出鮮魚15萬斤。

招法三:“擂臺比武”激活力

“當眾‘打擂’,很有壓力,但也是鞭策我工作的動力,今後我將以本次‘比武’活動為契機,向先進學習,儘快補齊短板差距,制定好村裏的發展規劃,推動黨建引領鄉村振興。”東蛇山子鎮前蓮花泡村黨支部書記劉漢貴在參加完村黨組織書記、駐村第一書記“擂臺比武”活動後説。

“村子富不富,關鍵在支部;支部強不強,要看‘領頭羊’。”村黨支部書記在引領村級集體經濟發展中扮演著重要角色、發揮著重要作用。新民市以扶持壯大村級集體經濟為主題,開展“縣鄉搭擂臺、比武促振興”活動。在2022年10月底,組織開展農村領域黨建重點任務“擂臺比武”活動,27名村黨組織書記、10名駐村第一書記亮答卷、授經驗、展思路,進一步激發大家幹事創業熱情。

新民市創新思路,把獎懲激勵作為切入點,制定村黨組織書記績效考核辦法,將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工作成效作為重點考核內容和評優評先、提拔使用、調整退出的重要依據,建立市、鄉、村三級人才儲備庫,通過“傳幫帶”“壓擔子”等方式,為其提供廣闊的發展舞臺。

如今的新民市鄉村振興動能強勁,基層治理活力十足,處處彰顯出嶄新氣象。接下來,新民市將一如既往,鼓勵、支援和引導335個行政村依靠農村生産力的自我發展和外部資源的綜合利用,增強村集體“造血”功能,在鄉村振興的致富路、幸福路上越走越遠。


      中國網是國務院新聞辦公室領導,中國外文出版發行事業局管理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本網通過10個語種11個文版,24小時對外發佈資訊,是中國進行國際傳播、資訊交流的重要窗口。

      凡本網註明“來源:中國網”的所有作品,均為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電話:0086-10-88824995

傳真:0086-10-88828231

媒體合作:0086-10-88824995

品牌活動合作:0086-10-88824995

廣告合作:0086-10-88824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