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搜索
2022年10月10日 星期一
您當前位置: 首頁  >  中國好農景

江西鄱陽湖:鶴鸛起舞 江豚逐浪

發佈時間:2023-01-30 10:11:06 | 來源:光明日報 | 作者: | 責任編輯:常曉姣

在鄱陽湖濕地越冬的小天鵝。(記者徐譚 /攝影)

在稻田裏棲息的白鶴“翩翩起舞”。 (記者徐譚 /攝影)

“鄱湖鳥,知多少?飛時遮盡雲和日,落時不見湖邊草。”一曲江西民歌,生動描繪了數十萬隻候鳥在江西省鄱陽湖安然過冬的壯觀場景。

作為中國第一大淡水湖泊,鄱陽湖是“東亞—澳大利西亞”候鳥遷飛通道上最重要的水鳥越冬地,也是近半數長江江豚繁衍棲息的家園。

洪水一片,枯水一線,它是“會呼吸的湖泊”。與長江的天然聯繫成為鄱陽湖濕地發育的重要水文環境,豐水期主體及附近水域面積可達4000平方千米,秋冬枯水期面積僅為數百平方千米。退水後的洲灘之中,大大小小的碟形湖星羅棋佈,仿佛是望向天空的眼睛。正是這一豐一枯的水文節律變化,造就了鄱陽湖多樣化的生態環境,為野生動植物提供了豐富的食物資源和棲息地。

鶴鸛起舞,雁鴨翔集,它是萬千候鳥的樂園。每年秋冬,約70萬隻候鳥會如約飛抵鄱陽湖,其中包括白鶴、白枕鶴、東方白鸛等珍稀瀕危水鳥,以及全球種群數量60%以上的鴻雁。鄱陽湖豐富的植物、魚類與底棲生物,可為不同食性的鳥類提供食物保障。苦草塊莖是白鶴和鴻雁鍾愛的食物,鯽魚、泥鰍等魚類,則成為東方白鸛的過冬口糧。路邊那些不起眼的泥塘裏同樣熱鬧得很,身著黑白相間羽衣的反嘴鷸,用長而上翹的嘴在底泥表面迅速地左右來回掃動,尋覓甲殼類、昆蟲幼蟲和蠕蟲,樣子顯得可愛又滑稽。

水清魚肥,江豚逐浪,它呵護著“長江的微笑”。作為長江流域特有的淡水鯨豚類動物,長江江豚因嘴巴呈弧線形好似微笑,被稱為“微笑天使”,它們已經在地球上生存了2500萬年,是長江生態環境的重要指示物種。歷史上,採泥挖沙、酷漁濫捕等人類活動曾一度威脅它們的生存,野外僅存千余頭。隨著長江“十年禁漁”政策的實施,鄱陽湖地區水生態和漁業資源明顯改善,電捕魚、採砂、運砂等破壞江豚棲息地的行為得到有效遏制。前不久,上饒市余幹縣康山鄉江豚巡護隊在一次出航巡護中就遇到了上百頭江豚,它們時而躍出水面,時而翻滾逐浪。其中,還有一大帶一小的“母子豚”,這些“小不點兒”是長江江豚種群延續的新希望。

如今,冬季到鄱陽湖來一場“環湖遊”,觀候鳥賞江豚,已成為越來越多人的出遊之選。從江西省省會南昌出發,只需1小時的車程,便可抵達鯉魚洲,通過隱蔽廊道近距離觀察白鶴和小天鵝曼妙的舞姿。也可以再多花1個小時,到上饒余幹插旗洲,仰望上千隻東方白鸛淩空盤旋的壯觀場面。還可以選一個晴朗的清晨,登上湖堤,靜靜聆聽。在長江江豚浮出水面換氣的撲哧撲哧聲中,感受大湖的生命脈動。(記者徐譚 撰文/攝影)

      中國網是國務院新聞辦公室領導,中國外文出版發行事業局管理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本網通過10個語種11個文版,24小時對外發佈資訊,是中國進行國際傳播、資訊交流的重要窗口。

      凡本網註明“來源:中國網”的所有作品,均為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電話:0086-10-88824995

傳真:0086-10-88828231

媒體合作:0086-10-88824995

品牌活動合作:0086-10-88824995

廣告合作:0086-10-88824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