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搜索
2022年10月10日 星期一
您當前位置: 首頁  >  頭條

東北糧倉“十九連豐”的密碼

發佈時間:2022-12-21 10:07:59 | 來源:新華網 | 作者: | 責任編輯:王靜

新華社瀋陽12月19日電題:東北糧倉“十九連豐”的密碼

新華社記者

隆冬的東北大地,銀裝素裹,萬物儲藏,正在蓄積新的能量。

國家統計局12日發佈公告,2022年全國糧食總産量13731億斤,糧食産量連續8年穩定在1.3萬億斤以上。其中,東北三省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局地極端天氣等挑戰,今年産糧逾2865億斤,收穫了自2004年以來的“十九連豐”,糧食産量連續多年佔全國總産量的20%以上,在大國糧倉中持續貢獻著東北擔當。

東北連年豐收背後,是黑土地上新科技日益涌現,協作鏈層出不窮,新農人意氣風發,讓“中國飯碗”端得更牢,成色更足。

在吉林省公主嶺市樂農糧食收儲有限責任公司,工作人員通過傳送帶將玉米轉運至存儲倉(2022年11月2日攝)。新華社記者許暢攝

新品種,科技煮香“中國飯”

寒冬時節,遼寧省農科院水稻研究所內正在進行一場“大考”,幾百個品係的稻穗一字排開,研究員鄭文靜和團隊成員忙著數粒數、量穗長、看米質……一穗一穗過關。優勝的品種將在明年春天進入“試用期”,開始新一輪的考核。

一粒良種,來之不易。今年10月,瀋陽新民市馬糖坊村傳來好消息,水稻研究所培育的稻種“遼粳419”畝産達788.8公斤,實現增産130多公斤。望著豐收的稻田,村民們喜笑顏開:“千算萬算,不如良種合算。”

國無農不穩,農以種為先。種業振興,是握緊農業“晶片”的關鍵。


在吉林省宏澤現代農業有限公司實驗室內,科研人員展示培育的玉米種子(2022年6月7日攝)。新華社記者許暢攝

去年年初,吉林省開展了農作物種質資源普查與收集,共收集保存作物種質資源2946份,為育種創新提供了種質基礎。遼寧、黑龍江也陸續出臺政策,鼓勵科研院校、種業企業聯合起來,資源共用、優勢互補、強強聯手,種業市場活力滿滿。

創新在加速。“原來培育一個水稻品種需要5年,現在2至3年就夠了。”黑龍江省慶安源升河寒地水稻技術研究中心有限公司研究員臧大鵬説,他們與科研院所共建工作室,預計明年新參試報審的品種將達43個。

品種在增多。遼寧省自2016年為品種審定開通綠色通道,每年審定的主要農作物品種從原來的幾十個增至300余個。吉林省2年內審定通過了500余個玉米、水稻和大豆新品種。

規模在擴大。10多年前,吉林省鴻翔農業集團鴻翔種業有限公司還是一家種子經銷商,近年來已實現年生産玉米種子6000萬斤,品種推廣覆蓋全國26個省份。


農民在吉林省公主嶺市環嶺街道土城子村志和農機服務專業合作社分揀收穫的玉米(2022年11月1日攝)。新華社記者許暢攝

種優則物豐,糧安則民安。在黑龍江省富錦市,許多種稻大戶之前引進日本品種,這幾年紛紛換成既能抗病抗倒伏,單産産量也高的國産種子。

廣袤的東北大地上,一台臺智慧農機奔騰輾轉,一架架植保無人機空中作業,一項項保護性耕作、測土配方施肥、病蟲害綠色防控的新技術接連運用……“中國飯”因科技含量而煮得更香。

新協作,讓東北糧搭上時代“快車”

在遼寧省鐵嶺縣蔡牛鎮張莊合作社院內,堆成小山的玉米在陽光照射下,金黃耀眼。這家集産、供、銷經營模式于一體,帶動3000多名農民抱團合作的合作社,是東北農業創新協作的典型代表。

依託土地廣袤、平原較多的優勢,東北三省農業機械化水準領先全國。隨著數字化、智慧化浪潮,東北人探索種、管、收、儲、運等環節的新協作,提升農業現代化水準,讓東北糧搭上時代“快車”。

在瀋陽遼北七星米業有限公司,工作人員駕駛鏟車對收購的水稻進行攢堆(2022年10月18日攝)。新華社記者楊青攝

——數字賦能,資源聚合在增強。

吉林四平市鐵東區小塔子村,永發農機農民專業合作社的一塊大螢幕上,實時顯示著各地塊的農業氣象資訊。“現在手機就是新農具,數據成了新農資。”合作社負責人王大勇説,利用農業農村“雲平臺”,他們夏季科學種田、高效管理,秋季調度農機、檢測作業軌跡,冬季監控儲糧、下達發運任務,照顧到了生産、經營、管理的方方面面。

在北大荒集團,無人種田、無人收割等智慧産糧方式已大量應用。今年秋收,北大荒集團洪河農場有限公司應用的無人駕駛割曬機,可在農田裏自動前進、轉彎、倒車,作業流暢高效。洪河農場技術員趙華宇説,5G、北斗導航、移動網際網路等技術和服務團隊的加盟,形成了各方支撐糧食生産的合力。

無人機在北大荒集團七星農場有限公司一塊稻田中作業(2022年5月18日攝)。新華社記者王建威攝

——代管代儲,種糧服務在增多。

黑龍江北安市趙光村有耕地2.43萬畝,今年2.2萬畝全程託管給了北大荒集團趙光農場有限公司。從播種到收穫,作物生長全程都由公司負責,規模化經營提高了生産效率,每畝大豆由此增産六七十斤,農民純收益由此增加不少。

在北大荒集團北安分公司趙光農場有限公司,工作人員在一處曬場的玉米堆上忙碌(2022年10月19日攝)。新華社記者王建威攝

黑龍江省實施農業生産託管整省推進,開展“墾地合作”,今年全程託管服務面積超3000萬畝。

在吉林省梨樹縣,7座糧食産後服務中心可安全儲糧超12億斤,佔全縣玉米産量近三分之一。“這很好地解決了農民存糧‘無地方、無設施、無技術’難題。”梨樹縣商務局倉儲規劃科科長宮軍説。

——“訂單”生産,供需鏈條在增密。

在遼糧集團的合作糧庫瀋陽法庫縣秀水糧庫,工作人員正組織2000噸玉米陸續入庫,準備春節前經港口發往南方用糧企業。“這是農戶在春播前與南方用糧企業簽訂的保底收購訂單。秋收時,糧食直接就近送達指定糧庫,協同交通部門運往南方。”糧庫相關負責人李東説,訂單式生産讓東北糧搭上了“快車”,農民種糧積極性更高了。


在遼寧省鐵嶺市鐵嶺縣凡河鎮,農民駕駛農機播種大豆(2022年5月11日攝,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楊青攝

吉林省種糧大戶侯剛今年也與當地糧食加工企業簽訂了售糧協議。“現在是物流、儲存、烘乾等企業聯合為農戶服務,小農戶直接對接大市場,農民增收更有保障。”

新農人,挖掘“黑色寶藏”新潛能

今年夏汛,遼寧個別農田積水偏多,植保成了難題。法庫縣的梁日鵬操作無人機在玉米地上空來回穿梭,一天就完成200畝田的打藥作業。

畢業于瀋陽農業大學的梁日鵬,2016年看準了農業服務的潛力,成了3萬畝耕地的貼心“管家”。“我們講究的是科技種田,平均每畝地要比傳統種植增産200斤左右。”梁日鵬説。

新農人有技術,有視野,有魄力,有無限的可能性。他們或挖掘黑土潛力,科技種田實現增産;或直播帶貨,擴大市場知名度;或打通産業鏈條,成為鄉村産業發展的“生力軍”。

在瀋陽市康平縣方家屯鎮東小陵村,農民將封裝好的小米裝箱(2022年9月21日攝)。新華社記者楊青攝

陳雨佳的家鄉在黑龍江省寧安市上官地村,當地是優質“石板大米”主産區。陳雨佳辭去工作回鄉,從抖音直播帶貨,到擴大有機種植面積,再到養殖稻田鴨和稻田小龍蝦……陳雨佳幹得風生水起,今年承包的200畝有機稻田,插秧前就被認購一空,預售款接近400萬元。

近年來,吉林省先後出臺多個專項政策文件,多方位為返鄉創業人員提供支援。

呼喚“雛雁”歸鄉,也讓“頭雁”當家。2022年,遼寧啟動的“實用人才帶頭人培訓班”已培訓1.4萬餘人,通過考核的學員將有機會享受農業信貸、高職入學、市場對接等幫扶。2021年,該培訓班約有80位農民獲得高職擴招錄取資格。

“現在種地不能蠻幹傻幹,要用新知識新技術武裝頭腦。”遼陽市種糧大戶何峰説,他去年在培訓班上了解了一些水稻高産品種,今年試種效果很好,每畝增産200多斤。

12月7日,遼寧省鐵嶺市昌圖縣24名農民評上了初級職稱,成為全縣首批鄉村技術員。遼寧省農業農村廳科教處一級調研員劉獻説,他們有的是種了半輩子地的“好把式”,有的則是懂新技術的大學生,都擔負起向村民傳授技術的重任。

在黑龍江省拜泉縣興華鄉順利村,農機在進行大壟整地(2022年10月15日攝)。新華社記者王建威攝

黑土地上這些懂技術、善經營、能致富的糧食生産新農人,既實現了自我,也帶動了鄉親,更譜寫了希望。(記者王炳坤、鄒明仲、武江民、薛欽峰、黃騰)

      中國網是國務院新聞辦公室領導,中國外文出版發行事業局管理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本網通過10個語種11個文版,24小時對外發佈資訊,是中國進行國際傳播、資訊交流的重要窗口。

      凡本網註明“來源:中國網”的所有作品,均為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電話:0086-10-88824995

傳真:0086-10-88828231

媒體合作:0086-10-88824995

品牌活動合作:0086-10-88824995

廣告合作:0086-10-88824995